張文麗 責校 楊斐 美編 陳倩

面對疫情全球多點爆發的態勢,各國不斷升級防控措施,已有多國采取最嚴厲的“封城”甚至“封國”措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整個人類社會嚴陣以待。為捍衛全人類的健康福祉,守護經濟社會發展和共同價值,人類必須團結協作,依靠科學,多線作戰,共渡難關。
以全球為戰場,全面開戰
據報道,截至目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破百萬,疫情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傳播如此廣泛而迅猛,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病毒本身的傳染性較強。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R0值(衡量病毒傳播能力的最重要指標)達3.77,意味著平均一個感染者可傳染近4個人。而SARS病毒的R0值為0.85至3,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的傳染性更強。其次,在高度全球化時代,國與國、人與人聯系越發緊密,互動越發頻繁,在促進繁榮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為流行病傳播鋪設了“快軌”。《紐約時報》文章認為,這次疫情可以看作是對21世紀“人類‘無間斷聯通生活方式的首次壓力測試”。
面對疫情全球多點爆發的態勢,各國不斷升級防控措施,已有多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還有多國已采取最嚴厲的“封城”甚至“封國”措施。然而,展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結束,國內外專家并未給出明確而樂觀的回答。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還預測今年10月后或再迎疫情高峰。
3月27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甚至稱,“機會之窗”已關閉,全球抗“疫”進入持久戰了!
所謂持久戰,意味著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將不會在短期內結束。瑞安還說:“目前,沒有人能夠預測這場大流行將持續多久。我們正在進入并邁向一個不確定的未來。這場大流行在許多國家的周期才剛剛開始。”
全球抗疫“大考”難在何處
那么,現階段疫情防控究竟難在哪里?
首先是各國醫療資源壓力極大。隨著入院患者數量持續增加,各國醫療資源普遍面臨極大壓力。一些國家不得不調整檢測和治療策略,不再全力排查每一名疑似人員,而是通過盡量延緩疫情峰值到來為醫療系統爭取時間。
瑞安在3月18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全力檢測并識別每個疑似病例,意味著在無法確定具體感染者的情況下,后續還要對他們的所有聯系人追蹤、檢測、識別、隔離,將消耗極大的公共衛生資源。基于各國國情,這一方案可能難以全面推廣。
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醫療資源負荷確實已達極限,比如歐洲疫情“重災區”意大利,能拯救這么多患者生命“已屬奇跡”。
其次,各國防控措施及執行力度不盡相同。在多數國家和地區疫情已轉為社區傳播為主的情況下,減少人際接觸仍是最有效的抑制病毒傳播手段。但由于各國國情不同,政府出臺防控措施及執行力度不盡相同,這也給全球有效抗“疫”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再次,文化和認識差異以及防護措施執行力度等因素也給防疫增添了難度。一些國家的民眾仍認為新冠肺炎與季節性流感并無太大差別,對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以疫情形勢嚴峻的意大利為例,新華社記者3月初在羅馬的街頭采訪時還看不到有人佩戴口罩,市內公園和往常一樣熱鬧,幾乎感受不到疫情影響。直到后來政府宣布全國“封城”后,民眾生活才發生明顯變化。
以人類的名義,同舟搏浪
抗“疫”這場持久戰,不管打到何時,一定會有戰勝之時。面對肆虐的新型病毒及其裹挾的謠言、歧視和恐慌等無形病毒,眾多國際組織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密切協調、積極合作來加強應對。
作為全球衛生防疫工作的“總協調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控制疫情的關鍵是阻斷病毒傳播鏈條,具體措施包括采取強有力的行動盡早發現病例、對病人進行隔離和護理、追蹤密切接觸者等。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堅信,只要采取正確的措施,疫情就可以得到遏制。“這是來自中國的關鍵信息之一。”
除衛生健康領域,這次大規模疫情對人類社會的沖擊正全方位顯現:市場悲觀情緒明顯,全球股票市場劇烈波動,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跳水;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顯示,2月全球制造業出現10年來最大收縮;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警告,波及全球的疫情可能導致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減半……
為此,許多相關國際機構也行動起來,協調全面應對。
世界銀行3月3日宣布,將提供最高12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各成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減輕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
3月3日,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發表聯合聲明說,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他們將使用“所有合適政策工具”來實現強勁、可持續的增長并防范經濟下行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3月4日宣布,將向尋求援助的低收入和新興市場國家提供總額約500億美元貸款,幫助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以科學為武器,加速研發藥物和疫苗
此外,面對疫情,全球各個科研機構正開足馬力,加速研發疫苗和藥物。藥物研究“兵分兩路”:現有藥物加緊篩選,特效藥研發夜以繼日。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治療方案研發計劃重點關注的兩項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其中一種療法聯合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另一種療法使用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都屬于對已有藥物的“新功能測試”。
此外,經過多輪篩選,瘧疾治療藥物磷酸氯喹、抗病毒藥法匹拉韋以及一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成藥也受到關注。
與此同時,目前全球有20多種新冠病毒疫苗正在研發,部分疫苗品種已經進入動物實驗或臨床實驗階段。
總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整個人類社會嚴陣以待。為捍衛全人類的健康福祉,守護經濟社會發展和共同價值,人類必須團結協作,依靠科學,多線作戰,共渡難關。
(《南方》2020年第6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