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雖然網絡帶來了海量的音樂,但數量龐大及自身質量差異使得如何從這些海量的音樂中識別出真正有價值的音樂變得越來越困難。推薦系統通過分析用戶的歷史播放記錄或行為挖掘用戶的潛在興趣,從而進行音樂推薦。本文利用專利數據庫對基于個性化音樂推薦技術進行了數據分析,并具體從專利申請年度趨勢、地域分布、行業重要申請人等多個維度進行統計分析。
關鍵詞:音樂;個性化;推薦;專利
一、引言
為方便用戶從眾多音樂資源中快速定位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音樂網站一般會向用戶提供搜索引擎,由用戶輸入關鍵字得到搜索結果;另一種方式是音樂網站或供應商對音樂資源進行分類并形成目錄。然而,這兩種方式都是在用戶有明確需求的前提下進行的。為了在用戶無明確需求的情況下快速定位音樂資源,音樂網站或供應商需通過音樂推薦系統來預測、發掘用戶的興趣,從而向用戶推薦。
二、個性化音樂推薦技術專利分析
(一)專利數據統計及分析
(1)申請量分析
圖1顯示了基于用戶隱性偏好的音樂推薦在全球范圍和中國范圍內的專利申請趨勢。可見,在1999年以前該技術還處于發展的萌芽期,從2001年開始,隨著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在線聽音樂的用戶開始逐漸增多,全球范圍內的申請量快速攀升,在2000年首次達到頂峰,至2004年申請量有所回落。2004年以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一些優秀的音樂推薦網站,比如SongTaste、蝦米網和豆瓣網等的快速發展,音樂資源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在僅僅兩年之后的2006年申請量第二次達到頂峰,并于2017年達到歷史最高峰。
相比之下,國內個性化音樂推薦技術起步較晚,在2002年以前幾乎沒有相關申請,直至2009年以前專利申請數據與全球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2010年往后,隨著全球申請量的增多,國內的申請量也急劇攀升。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互聯網在國內的普及、網民的增多,互聯網音樂需求也增多。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內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得到了提高,在核心技術的保護上投入了較大精力。
(二)國別及重要申請人分析
從申請國別來看,中國、美國、韓國、日本是全球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幾個國家。從申請人來看,索尼、第一興商株式會社、微軟、三星、谷歌、LG、SK、蘋果、兄弟工業株式會社是個性化音樂推薦這個領域國外相對的主要申請人,除索尼、第一興商株式會社外其他申請人申請量差距都不是很明顯而且申請的數量也并不大,在國內酷狗是本領域主要的申請人。可見,在個性化音樂推薦領域,申請人較為分散,除了這些主要的申請人外,存在大量的科技公司、高校以及個人在該領域有所研究和進行專利申請,這也表明個性化音樂推薦能夠廣泛地應用于多個領域,受到各行各業的關注。
通過統計,國內申請集中在2010年以后,這也應該是受近年來國內智能移動通信終端的廣泛使用的影響。整體來看國內的申請在數量上相對占優勢,但是其中很多都是原有技術的重復,而國外的申請數量相對較少,但專利的質量較高,單個專利的技術方案較為豐滿,可以涵蓋更多的技術范圍,且其申請時間較早,而國內的相關專利申請時間較晚,比較容易落入國外早期申請的保護范圍。
三、核心專利分析
Agent Arts Inc于2000年申請的US09616474,用于基于用戶和其他用戶之間的簡檔中的相似性以及在用戶簡檔中索引的內容和數據庫中的其他內容之間的相似性,向用戶推薦面向娛樂的內容項,例如音樂。崇實大學產學合作團于2009年申請的專利KR1020090100455涉及一種用于音樂推薦的關聯分析方法,通過組合基于一個歷史性能協同推薦的技術增強整個推薦。索尼公司于2009年提出了專利申請US11909952,其涉及一種能夠提出更有說服力的推薦理由的信息處理系統,當服務器裝置選擇滿足用戶偏好的音樂CD時,在用戶裝置的顯示器上顯示推薦屏幕,包括推薦音樂CD中的音樂片段的標題和推薦理由的詳細信息顯示在推薦屏幕上,由某個音樂評論員編寫的音樂CD上的注釋用于顯示推薦理由。
四、結語
本文統計概括了該技術領域專利申請趨勢、重要申請人以及大致分布情況,并對具有代表性專利進行了分析,有助于審查員全面了解個性化音樂推薦技術的基本發展態勢,對涉及該技術領域的審查工作有一定幫助。
作者簡介:
羅偉(1989-),1989,男,籍貫:重慶,職稱和學歷:研究實習員,工學碩士,研究方向或專業:信息檢索和數據挖掘領域專利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