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勤
摘 要:根據大港油田低滲透油藏的地層特征,即油層埋藏深、巖性雜、孔滲條件差、自然產能低、水敏性強等,結合現有的試油工藝,展開了適合大港油田低滲透儲層特點的試油試采配套技術研究,逐步形成了適合大港油田探區低孔低滲儲層特點的試油試采配套技術,即低孔低滲儲層聯作試油技術、低孔低滲儲層措施改造技術和低孔低滲儲層排液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有效促進了大港低滲透油藏的高效開發。
關鍵詞:低滲透油藏;試油聯作措施;大港油田
前言
隨著大港油田勘探深度和難度的增加,勘探工作重點已經轉移到具有埋藏深、巖性雜、孔滲條件差、自然產能低、水敏性強等低孔低滲儲層上來,要想在這些區域有較大的突破,必須要有針對性強的適合儲層地質特征的試油配套工藝技術。為此,逐步形成了適合探區低孔低滲儲層特點的試油試采配套技術,即:低孔低滲儲層聯作試油技術、低孔低滲儲層措施改造技術、深井低孔低滲儲層排液技術。
1 試油聯作技術
1.1 壓差式油管傳輸負壓射孔與MFE測試聯作
正壓差式油管傳輸負壓射孔與MFE測試聯作技術管柱基本結構:油管+定位短節+油管+反循環閥+油管+MFE+壓力計托筒+封隔器+盲管+減震器+油管+起爆器+射孔槍。技術原理是管柱在下井時,不加任何測試液墊,當管柱下到預定深度后,進行射孔校深并調整管柱,確保射孔槍對準目的層,然后坐封封隔器-封隔器坐封后,按照設計要求向管柱內加液墊,當液墊柱壓力達到起爆控制壓力后,打開測試閥,壓控式射孔起爆器在測試液墊柱所產生的液柱壓力作用下起爆,引爆射孔槍,同時打開生產孔,地層流體經過生產孔進入測試管柱,進行正常測試。
該技術在油田油井現場實施多口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某井第2層,井段3393.6~3379.6m,采取一開6h,一關36 h的工作制度,應用正壓差式油管傳輸負壓射孔與MFE測試聯作技術進行試油,整個施工過程僅用57 h,從其形成的實測壓力曲線圖中可以看出減震系統十分有效。
1.2 環空加壓式油管傳輸射孔與MFE測試聯作試油技術
該工藝技術管柱基本結構:油管+定位短節+油管+反循環閥+油管+MFE+壓力計托筒+封隔器+篩管+減震器+油管+起爆器+射孔槍??偟募夹g原理是將射孔槍、減震器、引爆器連接在常規測試管柱下部一起下井,當管柱下到預定深度后,進行射孔校深并調整管柱,確保射孔槍對準目的層,坐封封隔器并打開井下多流測試器,然后環空加液壓,壓力通過傳壓管作用在起爆器的承壓活塞上,推動引爆活塞向下運動,當環空壓力達到設計壓力后,截斷銷釘,引爆活塞繼續下移并撞擊藥餅起爆,引爆射孔槍,地層流體經過篩管進入測試管柱,進行正常測試。
1.3 MFE一抽汲 二聯作”工藝技術
對于MFE一抽汲“二聯作'試油工藝技術,就是在測試工藝結束后在管柱內進行抽汲排液,待液性和產量落實后,起出“二聯作”管柱,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一趟管柱完成測試、排液二道工序,它又分為單封測試一抽汲“二聯作”和雙封跨隔測試一抽汲“二聯作'J兩種工藝。采用MFE一抽汲“二聯作,試油工藝技術,僅用了12 d完成測試及排液兩種工藝,取全取準了各項試油地質資料。
1.4射孔一MFE一抽汲 三聯作”工藝技術
對于射孔一MFE一抽汲“三聯作”試油工藝技術,就是將射孔、測試管柱一次下井,待測試工藝結束后在管柱內進行抽汲排液,液性和產量落實后,則起出“三聯作”管柱,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趟管柱完成射孔、測試、排液三道工序,它又分為射孔一單封測試一抽汲“三聯作”和射孔~雙封跨隔測試一抽汲“三聯作”兩種工藝。
1.5 TCP—MFE一JET“三聯作”工藝技術
對于TCP—MFE一JET“三聯作”試油工藝技術,就是將水力射流泵工作筒、滑套、單向閥及托砂皮碗隨射孔一測試“二聯作”管柱一同下入井內預定位置冼引爆射孔進行正常測試,測試結束后若需要排液,則投球打開滑套、投泵芯啟動地面設備進行排液,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一趟管柱完成射孔、測試、排液三道工序。從壓力曲線特征分析看出。排液前一關壓力恢復較快,說明儲層滲透性較好,且關井34.75 h后,測得的恢復壓力為29.3MPa,而經過泵排40 h出液2O.68 m3后二關恢復,壓力恢復曲線特征與一關相同,但測得的恢復壓力19.3 MPa,進一步說明該層滲透性較好,但能量不足,可能是一個四周封閉的小斷塊油藏。
2 試油措施改造技術
2.1 基本原理
以輕質原油(或過飽和溶液)為載體,將HNO3粉末注入到井底巖層中,再注入一定比例的HC1或土酸等酸化液體。HNO3粉末在后注入的酸液中水解成為HNO3。當酸液流到各個微觀局部點以HNO3:HCI=1:3時,構成“王水”,激烈溶蝕堵塞物,而不破壞地層結構,從而疏通油路,提高滲透率。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在低于地層破裂壓力或以盡可能大的施工排量,確保地層壓開(施工泵壓大于地層的破裂泵壓)的情況下,鹽酸和硝酸粉末交替單級或多級注入,目的是為了增加酸液的有效作用距離,達到進一步溝通遠處天然裂縫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改造儲層,改善油井滲流特性,提高導流能力。
2.2 酸粉末酸化工藝技術應用效果評價
(1)不同區塊硝酸粉末酸化技術應用效果分析硝酸粉末酸化技術自引進以來,已成為特殊巖性低滲透油氣藏勘探與開發不可缺少的工藝技術手段,但不同區塊其應用效果不同。通過對近幾年來不同巖性硝酸粉末酸化效果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巖性不同其硝酸粉末酸化的增產效果不同,白云巖和灰巖增產效果最好,粗面巖增產效果較好,花崗巖和變質石英巖增產效果一般,砂巖增產效果最差。
(2)地層壓力對硝酸粉末酸化效果的影響地層壓力是酸化設計和施工前選井選層的一項重要參數,該參數與酸化后增產效果的好壞有直接關系。為了確定地層壓力與酸后增產效果的關系,收集分析了硝酸粉末酸化施工井酸前測壓資料,從對施工井壓前測壓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地層壓力系數大于0.8的井,酸前平均日產油1.315 t,酸后平均日產油48.42 t,增產倍比36.8倍;地層壓力系數小于0.6的井,酸前平均日產油O.213 t,酸后平均日產油1.133 t,增產倍比僅為5.3倍:因此,地層壓力高低對酸化增產效果影響很大。地層壓力高,酸后增產效果好,地層壓力低,酸后增產效果差,這與酸化井的選井原則是一致的,要求在今后的酸化選井時,必須重視地層壓力這一參數。
3 試油排液技術
(1)水力射流泵排液技術目前在油田主要有二種應用方式:① 聯作技術;②單獨的水力射流泵排液技術。這種排液方式相對子聯作技術較簡單,即將篩管(內有壓力計)、封隔器、托砂皮碗、水力泵筒用油管送入井內設計深度,坐封封隔器,投入泵芯,用清水送泵芯入座,然后進行排液。
(2)氮氣氣舉閥排液工藝技術 將多級氣舉閥按照不同深度、不同壓差下井,該閥是單向閥,閥的開啟完全依靠環空壓力,與管柱內壓力大小無關。排液開始時,首先啟動地面現場制氮設備連續向環空注入高壓氮氣,使井下氣舉閥逐級打開,依靠高壓氮氣膨脹能,分段將井內液體排出,從而實現快速排液的目的。
4.結語
針對大港油田低滲透油藏的試油逐步形成了適合探區低孔低滲儲層特點的試油試采配套技術,即:低孔低滲儲層聯作試油技術、低孔低滲儲層措施改造技術、深井低孔低滲儲層排液技術。這幾項技術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大港低滲透油藏的開發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收益。
參考文獻:
[1]康建國,楊昱,張忠建.淺層高產氣井下返試油工藝研究與應用[J].油氣井測試.2015,11(0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