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方 汪茂全
摘 要: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廣電無線發射技術發展速度加快,不僅可以提升數據傳輸的準確性,還能夠確保電視畫面清晰度。在無線發射技術支持下,模擬電視逐漸轉化為數字電視,為廣電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此次研究主要是基于數字時代背景,探討分析廣電無線發射技術,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起到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數字時代;廣電事業;無線發射技術
廣播電視屬于發展比較早的媒體技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比較大。在信息網絡發展過程中,廣播電視仍處于重要地位。隨著物質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廣電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操作便捷性和畫面清晰度方面。在數字時代背景下,社會生產生活的便捷化與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絡信息技術嚴重沖擊了廣電事業的發展。因此,廣電事業為了謀求發展,必須聯合現代化技術,不斷改進發展策略。
1、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
該項技術的成本低廉,且覆蓋范圍大,已經成為廣電基本服務中的核心技術。在數字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發展速度加快,開始形成新型邊緣技術,涉及到信息技術、多媒體通信技術以及軟件技術。
無線發射技術也存在多種優勢特點,首先,數字智能化特點。在傳統電視臺控制模式中,手動模式為主要操作方式,該種模式的工作時間長、任務量大。電視節目一般為連續播放模式,對工作人員的狀態要求比較高。而無線發射技術具備質量特點,可以為廣電發射機賦予自動檢測功能,自主統計信息數據,實現開關機器的自動化控制。通過智能化發射機,可以對廣電工作狀態進行監控,及時發現故障隱患,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其次,安全可靠性特點。為了提升廣電系統的應用安全性,需要設置一系列訪問權限,同時建立獨立的網絡系統,注重開發備份機制與設定恢復機制,使廣電系統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環境。
2、廣電無線發射技術存在的問題
2.1社會認可度不高
無線發射技術具備智能化與安全性優勢,抗自然災害能力強,即使在惡劣環境下也可穩定運行。然而無線發射技術的社會認可度較低,政府部門沒有認識到此項技術的應用價值,缺乏資金扶持力度,從而導致無線發射技術的應用普及率較低。
2.2技術運營問題
通過分析市場發展現狀可知,廣電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有線電視開始全面取代無線電視。各地區有線廣播電視基本覆蓋市場,不僅包括城市地區的覆蓋率,也包含郊區農村等地區覆蓋率。由于偏遠地區接收無線信號的難度大,因此多采用有線電視模式,加大無線電視發展難度。
2.3技術更新難度大
無線發射技術發展過程中,也面臨技術更新難度問題。當前,一線與二線城市基本完成廣播電視布局,用戶增長率開始趨于平穩。為了擴展新覆蓋地區,廣播電視必須注重技術更新。我國中西部地區地質地貌復雜,且人口基數小,群居性特點不明顯。在該類地區發展無線發射技術,會加大廣播電視的覆蓋成本。廣電企業需要研發新型技術,降低成本投入,全面提升地區覆蓋率。在廣電技術建設期間,光纜屬于重要硬件設備。在偏遠地區鋪設光纜時,不僅要確保穩定性,還需要保證信號接收的可靠性,降低建設成本。
2.4社會公益與經濟效益選擇問題
對于廣電信息的各種傳輸方式來說,無線發射技術具有重要作用,抗自然災害能力顯著。無線廣播電視已經成為重要公益事業,政府部門必須注重無線廣播電視建設。然而在實際建設期間,企業無法獲得較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在2006年批準地面數字電視建設標準,無線模擬電視已經不再成為主流方式。
3、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優化措施
3.1數字化發射機改造
當前,模擬電視逐漸轉向數字電視,模擬電視設備也朝著數字電視設備轉變。實現電視信息數字化,就可以加強廣電信息接收質量,還能夠促進信息發射速率提升,改善音頻有效利用率。通過改進設備設施,能夠促進電視發射技術的發展。在改造工程中,需要獲得資金支持。企業為了獲得經濟效益,可以進行數字發射機改造,采用局部改造方式降低資金成本,獲得改造效益。
3.2建設無線發射監控系統
數字化對于各行業的發展影響比較大,為了實現廣電的技術轉型,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無線發射監控系統。在系統建設過程中,必須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加大無線設備控制力度,注重設備儀器的日常檢測與維護。對于設備日常管理來說,應當建立設備維護制度,定期檢查和維修發射機設備。同時,檢修人員還應當注重發射機防塵處理,避免影響元器件運行效果。注重控制機房溫度,確保發射機設備于正常運行狀態。循環檢查設備運行狀態,詳細記錄運行與維修數據。通過以上措施,能夠提升無線發射監控系統操作與管理智能化水平,隨時監控系統運行狀態,促進廣電技術的數字化轉型。
3.3注重光纜建設,推行感知無線電技術
廣電事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必須發揮出硬件設施的支撐作用。企業注重光纜建設,可以維護信號源質量與安全性,使電視節目全面覆蓋于各個地區,提升廣電節目的數字化、網絡化管理水平。通過開發感知無線電技術,可以及時查找閑置的無線電頻譜,以此處理無線電頻譜匱乏問題。
3.4注重防雷處理
在檢修和維護無線發射設備時,必須注重防雷處理,加大天線與地網的避雷保護力度。同時,避免因發射鐵塔銹蝕所致接地電阻增大問題。為了防止發射鐵塔銹蝕,需要采用緩釋劑法、電化學保護法和覆蓋保護層法。其中應用最為廣泛方法為電化學保護法。選擇性質活潑的金屬材料,將其覆蓋在設備表面,替代鐵元素進行裂解,以此避免鐵塔銹蝕。在雨水季節到來之前,運維人員應當使用鹽水對接地裝置進行澆水,通過搖表檢測接地點的電阻數值。如果接地電阻數值不滿足要求,必須及時進行更新處理。
3.5應用空時無線電技術
通過分析無線電發射技術的發展歷程可知,空時無線電技術最早應用于軍事作戰,屬于雷達聲納技術。通過該項技術的電波過濾功能與空間定位功能,能夠提升作戰成功率。在通信網絡發展過程中,相應擴大互聯網網絡范圍,技術人員對于無線電發射技術的研究力度也不斷加大。空時無線電技術具備節能理念,可以降低空間資源占用率。通過相關研究可知,在廣電領域應用空時無線電發射技術具備顯著優勢,可以對無線電信號進行自動化處理,提供豐富的空間資源。在未來發展中,還應當加大技術研究力度,確保空時無線電技術在廣電工程中的應用合理性,科學使用空間資源,全面促進無線發射技術的發展,提升廣電工程質量。
3.6注重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廣電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支持,數字化改造過程對于人才的要求比較高。在應用無線發射技術和數字化技術時,技術人員必須具備專業能力和實踐經驗。供電企業應大力培養專業人才,通過培訓活動提升技術人員的業務能力。同時還應當選拔專業技術人員,全面提升廣電事業的專業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數字化時代發展下,為廣電無線發射技術提供良好發展空間,使廣播電視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時代發展挑戰。為了提升無線發射技術的應用價值,必須深入分析技術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優化改進,確保無線發射技術能夠滿足數字時代的發展要求,推動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為群眾提供優質廣電服務。
參考文獻:
[1]姜曉華.基于數字時代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相關問題探析[J].電子世界,2019,12(18):107.
[2]朱慶.基于數字時代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相關問題探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9,17(05):123.
[3]施連軍.數字時代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相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10(40):138.
[4]何兵.基于數字時代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的相關問題探討[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22(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