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鶴 胡冰 張博 林斌
摘 要:SEC泵泵體內壁銹蝕,用故障樹方法進行根本原因分析,得出由于泵體在銹蝕位置粗糙度不滿足要求,清潔時易有殘留,且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吸附灰塵水汽等,先產生浮繡,時間久了導致銹蝕。
關鍵詞:根本原因分析;故障樹;泵體銹蝕
引言
我公司SEC泵在開箱時發現泵體內壁有銹蝕情況,外圍浮銹已清除,內部浮銹因觸及不到無法清除。其他泵開箱后也發現此類問題,但不是所有泵都發生銹蝕情況。
問題調查及直接原因分析
從現場返回的照片及情況說明顯示,SEC泵泵體的銹蝕部位均發生在鑄造后鉗工修磨的表面,即泵體進廠前,在原材料廠家通過修磨形成的最終表面。對該SEC泵泵體材質進行核實,泵體的材料為雙相不銹鋼-ZG0Cr25Ni7Mo2N,查材質證明,符合要求。排除材質問題,對材料特性進行分析,經分析得出銹蝕產生的直接原因為表面受到污染,在潮濕的空氣環境下發生銹蝕現象。
根本原因分析
針對泵體表面受到污染的直接原因,采用故障樹方法進行根本原因分析。故障樹分析圖見圖1。泵體表面受到污染為T,T=M1*X1=(X2+M2)*X1=(X2+X3+X4+X5)*X1。對故障樹X1,X2,X3,X4,X5進行分析。
X1銹蝕部位表面粗糙問題:采購技術規范規定該SEC泵泵體鑄件符合JB/T 6880.2標準的規定,且過流部位按Q/SG J13.104-2014 C級標準打光,過流部位的粗糙度應不大于6.3μm。根據該要求,針對銹蝕部位,對廠內在制的其他3臺SEC泵泵體進行檢查,發現該部位粗糙度不滿足6.3μm的要求。粗糙度不滿足要求,導致該部位容易聚集灰塵等污染物,且不易清潔。對比其它過流部位,粗糙度較好,未發生銹蝕。可以看出,粗糙度不滿足要求是導致銹蝕的一個根本原因。
X2鑄造廠加工制造過程產生的污染:泵體精整打磨是在核電不銹鋼專線進行,此產品徹底與碳鋼產品隔離操作,精整工具為角向磨光機和電磨機,打磨材料是磨光片,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鋁。產品入口前內外表面進行清洗并擦拭干凈,不會產生污染,所以X2不是根本原因。
X3產內機械加工過程產生的污染:此泵體材質為ZG0Cr25Ni7Mo2N,車間粗加工設備為C5225,操作者使用機夾刀具,進口刀片,并采用經檢驗合格的數控機床冷卻液,加工過程中不存在銹蝕情況;粗加工后按照工藝進行鏜吐出法蘭等孔(不涉及內壁);鏜后為鉆序,之后車間按照工藝對工件進行了清理并待半精著色;試壓后車間進行精加工工序;待所有工序加工后,車間清理所有表面,無明顯污物,經檢查確認后,完工繳庫。在此過程中,切削液、著色劑有可能造成泵體污染,后續清理不徹底會導致泵體銹蝕,但對比泵體其它部位,同樣接觸切削液和著色劑,但未發生銹蝕,因此X3不是根本原因。
X4裝配試驗過程產生的污染:確認零部件不存在銹蝕后裝配工人進行領料,裝配完成后進行性能試驗,試驗完成后拆解清洗,操作者對每個零件進行清洗,清潔過程中操作者嚴格按照重要廠給水泵清潔規范進行,清洗用酒精與白色棉布。清洗經過見證,確認零部件無繡、清潔滿足要求后進行回裝。清潔過程經過用戶見證,保證清潔度無污染,因此X4不是根本原因。
X5清潔包裝過程產生的污染:包裝前進行第二次清洗,清潔過程中操作者嚴格按照重要廠給水泵清潔規范進行,清洗用酒精與白色棉布。該工序是見證點,確認清潔滿足要求后進行包裝。清潔過程經過用戶見證,保證清潔度無污染。因此X5不是根本原因。
結論
由于泵體在銹蝕位置粗糙度不滿足要求,清潔時容易有肉眼看不到的殘留,且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吸附灰塵水汽等,先產生浮繡,時間久了導致銹蝕。后續要求鑄件供應商對該銹蝕部位重點細致打磨,滿足粗糙度要求。
參考文獻:
[1]張維德.機械工業質量管理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