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黛詩
摘 要:本文以振華重工與三一重工為例,探究了裝備制造企業智能服務的構建過程。研究發現:裝備制造企業智能服務構建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企業服務智能化與企業智能服務延伸兩個階段。在企業服務智能化階段,企業需要經過采集數據、整合數據、應用數據三個過程,在延伸智能服務時需要經歷獲取數據、構建應用、拓展服務三個過程。
關鍵詞:智能服務;制造業服務化;案例研究
一、引言
實現智能制造是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環節,是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我國著力推進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下,基于智能制造的服務日益引起關注。已有研究提出了多種智能服務架構并對服務模式和內容進行了探索,但對于企業如何構建智能服務研究不足。作為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代表,裝備制造業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發展影響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探究裝備制造企業如何構建智能服務,對成功實施制造業服務化有重要意義。
二、文獻綜述
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點發展對象,其中發展依托智能制造的智能服務體系是制造業服務化轉型的重要方向[1]。要實現智能服務,企業需要完成從數字化到網絡化再到智能化的轉型,對企業自身技術能力要求高[2]。裝備制造業是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代表了我國制造業技術的水平,是我國智能服務發展的起點。智能服務與一般服務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技術實現了對客戶的主動服務,經過智能分析,直接發起服務請求,實現主動按需服務[3]。
三、案例企業智能服務構建過程
振華重工與三一重工是我國裝備制造企業中服務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服務體系,為發展智能服務創造了條件,本文以振華重工與三一重工為案例研究對象探究企業智能服務的構建過程。為發展智能服務,振華重工與三一重工從內部著手,先完成企業已有服務的智能化,再向專業的智能服務延伸。
1、振華重工智能服務構建過程
(1)企業服務智能化
為完成企業內部服務智能化,振華重工對內進行了更深入的信息化,并投入資源積極進行服務相關軟件系統的研發。為了采集數據,振華重工在已有信息化發展的基礎上,與德勤、SAP合作,對制造鏈數據進行了統一標準化處理。在數據標準化的推動下,振華重工對內部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實現了制造全流程數字化。為了整合數據,振華重工基于企業已建立的協同研發創新體系,持續進行軟件系統研發計劃,成功研發出海運檢測系統、設備遠程監控診斷系統等,將設備從生產到安裝后的所有數據進行了收集。為了應用數據,振華重工綜合應用了物聯網、大數據、云服務等一系列技術,建立了遠程監控及技術支持中心,通過遠程智能監控對客戶購買的產品進行損耗檢測、故障排查等。遠程監控及技術支持中心與全球服務網點相結合,振華重工為客戶提供了更全面、更及時、更智能的服務。
(2)企業智能服務延伸
港口對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港口機械價格昂貴、使用周期長,因此港口在選擇港口機械時對港機品牌尤為看重。振華重工憑借多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港機品牌,并借助品牌優勢帶動了國內配套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與供應商之間形成了緊密的聯盟。因港口的私密性,許多港口的數據難以獲得,振華重工則因為高市場占有率獲取了大量港口設備數據,從而掌握了港機后服務市場的需求數據。獲取到相關數據后,振華開始構建智能應用平臺。振華重工既能獲取港機后服務市場需求數據,又與設備配套供應商形成了緊密聯盟,因此擁有了連接供需的能力。在此條件下,振華重工與上海為喜樂公司合作推出了Terminexus智能服務平臺,為港機行業提供全產業鏈的服務?;谡袢A的物流、倉儲、服務網點、技術等資源,Terminexus可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智能維保技術服務,客戶類型從設備制造企業、配套零件企業到設備貿易商等全產業鏈覆蓋?;谝延匈Y源和行業的壟斷性,振華重工不斷吸納入更多供應商合作伙伴和港口客戶,形成雙邊網絡效應,不斷拓展平臺覆蓋地區范圍,在港機行業深入延伸。
2、三一重工智能服務構建過程
(1)企業服務智能化
為完成企業內部服務智能化,三一重工加強了內部數據平臺研發力度,以技術發展帶動服務模式創新。為了搜集設備數據,三一重工組建了物聯網團隊,自主研發出三一數據管理平臺。在平臺構建過程中,三一重工將工程機械裝備的狀態數據錄入平臺,形成數據庫,以此完成了對內部設備的數據搜集。為了對數據進行更好的管理,三一重工又自主研發了客戶管理系統、營銷管理系統等數據管理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模塊統計管理。在完成數據搜集、整合后,三一重工又投入大量資源建立了產品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ECC控制中心,將模塊數據相聯結,為客戶提供一體化數字化服務。配合三一重工已有的全球制造基地和服務中心,ECC控制中心構建了設備智能監控診斷、服務人員2小時內到達故障現場的高效智能服務模式。
(2)企業智能服務延伸
三一重工智能服務的發展得到了行業內眾多企業的認可,合作伙伴與客戶向三一重工提出了開發個性化智能系統的需求。為了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三一重工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開始構建專業的智能服務系統開發平臺。為了構建行業內多個企業適用的智能服務,三一重工首先需要獲取行業內眾多相關數據,制造企業內部數據較容易獲取,如生產過程的數據是目標客戶所擁有的,產品數據則通過對目標客戶的產品安裝傳感器實現。但供應鏈上游的設施廠商數據較難獲取,三一重工為了解決這一數據獲取難題,主動為設施廠商提供銷售指導,順便將設施廠商的數據接入了自己的平臺。三一重工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與上游廠商形成緊密的聯系,從而獲取了眾多有價值的上游數據。利用已有的數據和技術基礎,三一重工投資成立根云平臺,針對不同規模規模和信息化程度不同的企實現了按需定制。為了在行業內形成規模效應,樹根互聯縱向打通各層技術,在保證服務模塊靈活性的同時,增強平臺的通用能力?;谌恢毓ぴ诠こ虣C械后服務市場的經驗,根云平臺逐步進入其他行業的后服務市場,通過與龍頭企業合作、打通上游數據的方式,將服務領域從后服務市場逐漸拓展到生產優化服務,從而完成橫向的行業拓展。
四、結論
通過案例分析可知,企業在進行智能服務構建時,都需要先構建企業內部的智能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智能服務向外部的延伸。基于不同資源優勢的企業在構建智能服務的過程都需要經歷采集數據、整合數據、應用數據三個階段,在延伸智能服務時需要經歷獲取數據、構建應用、拓展服務三個階段。本研究只是對裝備制造企業的服務構建過程進行了分析,未來還可以對具體的構建路徑等進行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1]譚清美, 王磊. “智能生產與服務網絡”的安全界殼體系設計[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8.
[2]王喜文. 工業4.0、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 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未來方向[J]. 國家治理(23):14-21.
[3]Joe T,Chang H. A study on user-oriented and intelligent service design in sustainable computing: A case of shipbuilding industry safety [J]. Sustainability,2017,9( 4)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