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蓉
摘要:IFRS17是基于保險業中發展而生成的會計準則,這一準則中對保險所采用的國際會計準則進行了重新的定義。新準則的實施將使得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更為科學,更具可比性。本文就新會計準則下保費收入確定及保險負債科目內容的變遷進行了對比分析,同時,以壽險公司的視角,就新準則實施后在保險責任準備金、退保金及業務管理支出等方面的影響予以了闡述。
關鍵詞:新準則;保險公司;財務報表
2017年5月對保險也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月份,該月的18號,IASB(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對外發布了IFRS17(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文件。這一文件是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討論后,基于保險業中發展而生的會計準則,這一準則中對保險所采用的國際會計準則進行了重新的定義[1]。新準則實施后,必將給保險公司的會計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新準則部分內容的變換也會使得保險公司的財務報告更具有可比性,也進一步地突出了權責發生制這一基本的原則。
一、新會計準則下科目內容的變遷
(一)新會計準則與現有會計準則在保費收入確定上的對比
新會計準則首先對現有保費收入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原保費收入當中主要有原始保費收入、保護投資款新增繳費和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也是由這三部分內容構成了保險公司的規模保費。其中,有保險公司提供保險服務而獲得的收入為原始保費收入;而有保險公司所提供的投資或存儲服務而帶來的收益則被分別計入保護投資款新增繳費和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下稱“第17號準則”)中要求對原規模保費進行測試和分拆,對其中為通過重點風險測試的普通壽險和分紅險等歸屬于非保險合同,其相關保費這計入保護投資險新增繳費;可拆分的混合保險合同中的投資聯結保險投資賬戶里的保費收入計入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2]。
(二)新會計準則與現有會計準則在保險負債確定上的對比
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來反應保險負債項目,保險合同準備金是資產負債表比重較大的部分,該部分有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及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及長期健康險準備金四大部分所構成。而現實的情況是,保險公司間經營業務上有一定的差異,在報表編制的過程也未能采用統一的會計科目。在當前的準則下,對于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確定主要是從合理估計負債、風險邊際和剩余邊際三個方面來考察,第17號準則對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其將預期在當期發生的賠付和費用非金融風險調整和合同服務邊際三項歸結為未到期責任準備間的范疇。
二、新會計準則對利潤表的影響
(一)對保險責任準備金科目的影響
在現行的準則下,主要是將保險公司的營業收入與營業支出的差值來作為保險公司的營業利潤。在這一算法下,因會計科目內容上的差異會導致營業收入上的虛增。如在計算營業收入的過程中,會將保險責任準備金納入到賠付支出項目下,將受到的保費轉入到營業收入中,進而導致營業收入數據未能有效地反映保險公司的財務情況。從保險公司的經營屬性上分析可知,保險公司屬于先收入后支出的企業,其經營過程中,需要先通過對保費的收集融得資金后,但投保人發生合同所約定的保險事故是,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額對投保人進行賠償或給付。從這一角度而言,將當期收到的保費全部納入到營業收入的范疇頗有不妥。對于這一部分的費用應在未來保單的年度內進行分攤。新準則中,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對其中的已賺保費和保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差異化的處理,將其中的保險責任準備金納入到營業收入的減項之中,將其中的已賺保費放入到保險合同收入之中[3]。
(二)對退保金科目的影響
在長期壽險當中,當被保險人退保時,按照規定將退保金退給退保人。這部分退保金相當于客戶在壽險公司當中的存款,從其屬性上分析而言,這部分收入不應該納入到保險公司的營業性收入中,而應將其列入到保險公司的營業收入的減項之中。若按照原準則進行計算時,也會出現如保險責任準備金一樣導致保險公司營業收入虛高的情況。在第17號準則實施后,使得保險公司可將退保費從原營業收入中進行了調整,這只是消除了公司營業收入虛高的情況,而不會影響到保險公司利潤指標或綜合成本率等變化[4]。
(三)對投資收益科目的影響
在保險公司的利潤表中,投資收益也被算入到營業收入當中。而對于保險公司的業務而言,其所經營的儲蓄型的業務及分紅險、萬能險和壽險到期后應支付被投保人的利率,這些利率在收益計算中也未能很好地剔除,也是導致保險公司在營業收入上虛增的重要成因。在第17號準則實施后,也將對這部分利息進行分化處理,再次壓減掉收入中的虛增。
(四)對業務及管理支出科目的影響
壽險公司所經營的長期險種中,保險公司對這部分資金有著一定的使用權,通常的做法是在所收集的保費之中扣除保險準備金后將其中多余的資金進行投資性的處理,而就實際的情況而言,這部分非保險業務的開展中,也會同樣出現相關的管理者支出費用。這就導致現行準則下對這部分資金的處置不太合理。在第17號準則實施后,要求在保險業務和非保險業務中對支出性費用進行區分后處置,確保保險業務承擔的是其應承擔的業務及管理支出費用。
三、結語
隨著我國保險業發展的不斷深入,保險公司財務報表的開始引發多方面的關注。IFRS17實施后,會對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內容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這一影響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即是機遇也是挑戰。保險公司需在這一發展進程中通過不斷優化自身的財會管理體系,對新準則下的財務報表的科目內容進行細分,以使得自身的財務管理與新會計制度相同步,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財務管理要求所接軌,做好充足的準備來迎接新準則所帶來的沖擊。這將對保險公司的長遠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艷. 淺談保險會計發展對保險行業經營和監管的影響[J]. 中國總會計師,2011,(3):96-97.
[2董淑珍,楊晨. 新會計準則對保險經營和監管的影響研究[J]. 華北金融,2014,(3):38-40.
[3楊福豐. 保險會計發展對保險行業經營和監管的影響探究[J]. 財經界,2015,(23).
[4龍舟. 保險行業會計職能轉型及升級的思考[J]. 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