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育
當地有傳說,此洞乃雷神托爾大鐵錘一揮而就。
托爾是北歐神話中掌管戰爭與農業的雷神,他力大無比,英勇善戰,手中有一把所向披靡的武器——雷神之錘,只要他揮舞這把大錘,天空中就會電閃雷鳴。那時,地上的綠巨人總是與諸神作對,并經常挑釁天神的權威。為了打敗他們,托爾攜帶大錘來到凡間,與綠巨人展開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激戰,將他們統統趕進了大海之中。無休止的戰斗,耗盡了托爾的力氣,當他打敗最后一個綠巨人時,已精疲力盡,拼著最后一點力氣,他將大錘向綠巨人扔去,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海岸被硬生生砸出了一個大洞,這就是今天佩佩圖阿海角上的“雷神之井”。
據說,因為“井里”有雷神之錘存在,所以不時會傳出雷鳴之聲,凡人靠進洞口往往會有生命危險。

故事里的事說不是就不是。傳說不可信,有人就提出,“雷神之井”很可能是隕石砸出來的洞。
從天上掉下來的隕石,撞擊地面形成的環形凹坑就叫隕石坑。此種理論的設想是這樣的:在數億年前,天上有一顆隕石,穿過大氣層落在了佩佩圖阿海角,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生生把海岸撞出了一個大洞,這就是今天的“雷神之井”。不過,地質專家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后,否定了這種說法,因為隕石不可能撞出如此深不可測的坑洞,而且這里也沒有發現隕石撞擊的痕跡。

美國亞利桑那州溫斯洛附近的流星隕石坑全景圖
由于源源不斷的海水進洞后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有人據此認為“雷神之井”很可能一個是火山噴發形成的熔巖洞:海水涌進去后,會通過地下熔巖隧道全部流入地殼深處,所以這個大洞總是無法填滿。
這個說法似乎有一定道理。火山大爆發時,熔巖沿著溝谷順流而下,其外層冷卻后凝固成硬殼管道,而內部的熾熱仍會繼續潛流,一旦火山噴發停止,巖漿流盡,“管道”便成為了空洞,這就是熔巖洞。有的熔巖洞會在地下延伸很長很長,形成熔巖隧道(目前已知最長的熔巖隧道是夏威夷的卡祖穆拉洞,長達66千米)。佩佩圖阿海角附近確實有一座巨大的死火山,它曾在5000萬年前噴發過。不過,據科學家考察,“雷神之井”并不具備熔巖洞的任何特征。

海水從“井”內噴涌而出
為了弄清“雷神之井”的秘密,科學家將遙控潛水器放進洞內,發現在距“井口”不遠處,有一個橫向的洞口與大海相通,所以這個大洞并非深不可測。至此真相終于大白:海水流進洞后,通過這個橫向的洞口流進大海。當海浪涌向岸邊,特別是漲潮或風暴襲來時,大量海水瘋涌進來,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水流被迫從“井口”噴出,于是便形成一個個巨大無比的噴泉。
“喂不飽”的謎底揭開了,這個奇怪的大洞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學家通過進一步考察,認為它是海水侵蝕形成的海蝕洞。
眾所周知,陸地上的洞穴主要是化學溶蝕形成的,如石灰巖在水的長期侵蝕下會發生溶解而形成溶洞。但海蝕洞可不是化學作用的結果,它是一種機械侵蝕的結果,通俗地說就是水流的沖擊力量造成的。科學家指出,由于海邊巖石的各個部位堅硬程度不一樣,并且還有大大小小的裂縫,當海水沖進巖石縫隙中時,那些較脆弱的部分經不住海浪的沖擊就會發生崩塌、破碎,巖壁凹陷進而形成小洞;海浪繼續;中擊,巖壁不斷崩塌,洞口越來越大,洞穴越來越深;當海浪;中進洞內后,還會形成一股巨大的壓力,繼續破壞洞內巖石,有時甚至會將洞頂的巖石沖碎而形成另一個洞口,這樣,當海水涌進下面的洞口時,巨大的水壓便會以噴射水的形式從另一個洞口釋放出去——這就是“雷神之井”形成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