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根 揭方曉


全縣188戶貧困戶自主生產的農產品、17個扶貧經營主體因疫情前期滯銷產品通過各種渠道已得到解決,扶貧產品正常銷售;全縣117個扶貧經營主體已全部復工復產,提前實現復工復產率100%目標;全縣新增公益性崗位186個,提前發放821人交通補貼366800元;前期摸底確定的2919個有就業意愿貧困勞力,已務工就業2308人……這是截止3月16日,南城縣在“戰疫”中交出的漂亮“扶貧答卷”。
疫情不能成為脫貧致富的“攔路虎”,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場戰役”都必須打贏、打漂亮。秉承這一理念,南城縣審時度勢,及時制定下發了《關于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堅決打贏脫攻堅戰的通知》《關于“穩就業、促產業、擴消費”決勝脫貧攻堅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細化了15條具體措施,為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間打好脫貧攻堅戰指明了方向,有針對性地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第一招,叫“消費扶貧”。深入挖掘社會幫扶潛力,積極鼓勵引導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等社會各界力量支持參與解決疫情期間貧困群眾農產品滯銷問題。深化扶貧產品進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社區等單位食堂和交易市場“六進”活動,鼓勵優先采購具有扶貧功能的市場主體生產的農副產品。比如,由縣政府牽頭,聯系轄區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江西博君農業發開發有限公司,將全縣貧困戶積壓的52.7萬斤蜜橘全部收購,加工成果醋和酵素。株良、萬坊鎮政府食堂積極采購貧困戶滯銷的鴨子、鮮菇,里塔鎮干部積極搭線連橋浙江撫州商會幫銷蜜桔20800余斤。
第二招,叫“銷售扶貧”。通過當下流行的網紅直播推銷滯銷農產品,對適宜包裝、便于運輸的產品,免費上架進行電商銷售;以向東公司為載體,開設線上扶貧小店幫助銷售貧困戶農產品;積極做好與縣內市場超市銜接,將滯留農產品上架于縣內萬家福、好又多、家家樂、歡樂家超市出售;縣郵政局和縣扶貧辦充分發揮郵樂購平臺作用,以“扶貧濟農 共同抗疫”為主題,開展新鮮蔬果同城購活動。據介紹,僅淘寶愛心扶貧小店在疫情期間就銷售土雞蛋26340枚,銷售額68484元;茶樹菇銷售1440斤,銷售額97920元;香菇干717斤,銷售額27246元;洪門魚干銷售1784元。累計銷售額近20萬元。并成功推介土雞蛋、白蓮子、茶樹菇、米粉等農特產品,銷售額5萬余元。
第三招,叫“扶貧經營主體復工復產”。據介紹,南城縣共有扶貧經營主體117個,其中扶貧合作社87個(含光伏合作社10個),扶貧車間10個,扶貧發電站(光伏)11個,扶貧基地8個,扶貧龍頭企業1個。為使它們盡快復工復產,南城縣一方面加大經營主體復工復產金融支持,縣農業銀行為扶貧經營主體放貸20萬元,為2家扶貧經營主體延期還貸。另一方面為扶貧經營主體解決疫情防控難題,為扶貧經營主體統籌配送口罩1000個、消毒液100瓶、測溫槍40把,配發貧困戶口罩30000個,確保經營主體、貧困戶不因缺少防護物資而影響復工復產。截止目前,全縣117個扶貧經營主體已全部復工復產,提前實現復工復產率100%目標;解決了1030個貧困勞力就近就地就業,其中扶貧車間吸納了64個貧困勞力。
還有一招,叫“拓展就業扶貧增收途徑”。積極開發扶貧專崗。要求各鄉鎮根據實際情況,以村為單位再增加1至2個扶貧專崗,目前全縣共有603名貧困勞力安置在公益性崗位上。加強就業扶貧政策力度,出臺了“返鄉在縣工業園區就業的貧困戶享受交通補助300元/人”的政策;為激勵貧困戶就業,還提前發放貧困戶省外、縣外的交通補助費。通過上述措施,今年全縣貧困勞力實際就業人數相比去年不減反增,為實現貧困戶收入不減反增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徐貴根、揭方曉,南城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