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了解了基層,學會了做群眾工作,在實踐鍛煉中快速成長。”“駐村工作隊不能撤。”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多次提到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對駐村干部充分肯定、給予厚望,并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在當前全力克服疫情影響、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時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應牢記囑托,沖鋒在前,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
在踐行初心使命上顯擔當。通過走訪貧困戶發現,幾乎家家戶戶廳堂正中張貼著毛主席或習總書記畫像,家中雖然簡陋但是都收拾得干干凈凈、井井有條,燒火的木柴擺放得整整齊齊。很多貧困戶發自肺腑感嘆“黨的政策好”。村里的所見所聞無不展示著他們熱愛生活、脫貧致富的精氣神。在抗擊疫情中,村里87歲農民老黨員凌水枝主動捐款,讓人感動。駐村工作的所見所聞,對于我們基層干部,可以說是心靈的凈化、黨性的教育、信仰的升華。第一書記一頭連著派出單位的殷殷囑托,一頭連著貧困群眾的熱切期盼,是黨和人民的連心橋。踐行初心和使命,就要牢牢站穩群眾立場,任何一項工作措施,都應首先考慮群眾答應不答應,得不得實惠,高興不高興。還要善于在群眾樸素而鮮活的脫貧致富實踐中汲取營養,以忠誠于黨、始終為民的使命擔當,在農村的廣闊天地中成就一番事業。
在決勝脫貧攻堅上顯擔當。“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作出的莊嚴承諾。一要確保打贏“抗疫”“脫貧”雙勝利。受疫情影響,有的貧困戶推遲返工,有的貧困戶農產品銷售受阻,勢必影響如期脫貧目標的實現。第一書記身處脫貧攻堅最前線,要與貧困群眾坐一條板凳,在“張家長李家短”中,了解他們的真實訴求;在“壟上行”中,調研掌握一線真實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善于通過網絡直播、抖音營銷等新平臺開辟銷售渠道,全面摸準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人員信息,用好扶貧車間、公益崗位帶動貧困戶增收,全力消除疫情對貧困群眾如期脫貧的影響。二要堅決維護貧困戶的利益。第一書記要勇于做貧困群眾的代言人,把自己看成貧困群眾中的一員,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思所盼,對侵害貧困群眾利益的行為,勇于斗爭,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切實把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三要探索防止返貧的新路徑。脫貧攻堅絕不是一勞永逸的,返貧風險依然存在。要建立貧困戶常態化聯系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進行重點關注,采取“一對一”對接幫扶的措施,讓貧困戶樹立致富的信心,看到生活的盼頭。
在助力鄉村振興上顯擔當。“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第一書記要未雨綢繆,將謀劃鄉村振興與全面脫貧銜接好,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將昔日貧困村建成秀美新農村。一方面,要以產業興旺為抓手“富口袋”。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只有產業興旺,才能帶動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向鄉村匯聚。立足國內主要矛盾變化帶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布局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研學科普和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吸引更多的“村里人”返鄉創業就業,吸引更多的“城里人”進村休閑消費,讓農民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另一方面,以鄉風文明為抓手“富腦袋”。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注重傳統村落保護,挖掘地方民族建筑文化,積極創建文明村鎮,留住鄉風、鄉俗和鄉愁。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增強農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在抓實黨建引領上顯擔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實現鄉村振興兩大任務,關鍵靠一個堅強而有戰斗力的基層黨組織,靠一個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致富“帶頭人”。作為上級黨委派駐的第一書記,應該把強班子、帶隊伍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一要解決好政治立場問題。“表態不如表率,言教不如身教。”第一書記要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帶頭堅定人民立場,帶動村“兩委”和支部黨員樹立為民意識和責任擔當。二要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吸引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鄉土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注重“傳幫帶”,培養年輕后備干部,把村黨組織建成堅強戰斗堡壘。加強村黨組織對村委會和其他各類組織的領導,嚴格落實重大事項 “四議兩公開”制度,激發村民參與熱情,提高農村社會治理能力。三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以“三會一課”為抓手,經常性開展警示教育,引導村“兩委”干部懂規矩、明底線、知敬畏,堅決杜絕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鍛造一支干事有激情、強村有熱情、富民有感情的脫貧致富、振興鄉村的“主力軍”。
作者簡介,張海巖,九江市委宣傳部駐柴桑區新合鎮利民村第一書記。
責任編輯: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