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表示,已督促各地加快恢復全國交通運輸秩序,全面糾正擅自封閉高速公路、阻斷國省干線、硬隔離農村公路等行為,目前已基本實現全國各類堵點和卡點應撤盡撤、應通盡通。
疫情發生后,很多地方為了減少人員流動、避免疫情輸入擴散,采取了封路措施,特殊時期,這些行為可以理解。但將道路強行切斷或硬性隔離,切斷的不只是疫情傳播渠道與擴散鏈條,更是人和物的末端流通網絡。有些路被堵了以后,很多生活物資與生產資料被攔,農產品難上行、農資難下行,對公眾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因此,在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初顯成效的背景下,“硬隔離”已是用力過猛,對卡點進行全面清理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之一。
如今,隨著疫情形勢持續向好,各地復工復產已按下“快進鍵”。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就已明確要求,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鑒于此,對目前仍存的那些防疫卡點,也該進行必要性評估和清單化管理,并因時而變地進行動態調整,把握好眼下這段恢復的關鍵窗口期,加快復工復產。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好轉,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正在漸次鋪開。復工復產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而恢復正常的交通運輸秩序,是其關鍵支撐。
當前,各地實行分區域差異化管控措施,公安機關和交通運輸部門開展密切合作,通過撤站撤卡,逐步恢復交通。為企業復工復產所需生產資料、民生保障物資、防疫應急物資的運輸開辟“綠色通道”,確保相關物資便捷高效運輸。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明確從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所有依法通行收費公路的車輛免收通行費,也切實減輕了企業的物流成本。同時,各地開動腦筋,精準施策,開通應急運輸保障服務專線電話,科學有序地放開物流限制,既能保證企業生產物資的及時充足供應,也能為相關產品出廠、進入市場創造有利條件,助力復工復產加速推進。
交通運輸線,就是復工復產的“生命線”,有序恢復交通運輸服務秩序,是幫助企業擺脫困境的貼心之策、暖心之舉,更是推進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的一劑強心針。
(來源:荔枝網)

截至3月21日,各地交通運輸部門配合當地衛健部門大幅減少在服務區、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地方設置的衛生檢疫站,當日僅存8000多個檢疫站點,比高峰時期減少了近1.2萬多個檢疫站點。
因疫情而導致的非正常狀態,已經影響社會公眾生活生產兩個多月,交通的不暢,也嚴重影響了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要讓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暢通無阻,直達祖國的四面八方,要讓農村群眾亟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運得進去,要讓他們生產的農特產品運得出去,搞活流通,就要求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加強督察巡察,在確保合理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將交通運輸部要求的“堵點、卡點應撤盡撤、應通盡通”工作落到實處。
在撤銷卡點過程中,一旦發現有的地方或者單位有打折扣、搞變通的情況出現,一定要對其進行問責處理,只有嚴格強化問責,才能發揮“問責一個、警醒一片”的震懾效果,以強力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從而確保復工復產工作取得實效。
(來源: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