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供圖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然而受疫情影響,2020年前兩月全國公路建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71.46億元,僅為2019年同期的59.9%。交通運輸部近日強調,要積極穩妥、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保在建、促新開、強儲備,做到“應復盡復、應開快開、能開快開”,積極爭取政策保障,努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四川今年力爭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700億元,確保建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00公里以上,新增3條出川通道。
在疫情防控期間,四川高速公路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交投川高公司”)堅決貫徹四川省委省政府、四川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決策部署,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全年投資目標不變、新開工目標不變、建成通車目標不變,科學統籌部署復工期間各項工作,為助力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國企擔當和表率。
在春節假期、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下,四川交投川高公司今年的建設項目開復工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疫情期間,一線施工人員返崗也面臨重重困難。不僅組織一線施工人員返崗運輸比較困難,返崗后,地方相關部門對健康申報證明審批也存在滯后現象,此外,部分一線施工人員原住宿是租用當地居民房屋,疫情期間續租困難,而搭建活動板房需要花費時間,一線施工人員返崗后住宿存在問題。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過程迅速,部分建設單位防疫物資儲備有限,全面復工后,防疫物資需求量大增,但市場供應不足,特別是口罩十分緊缺,也影響了復工進度。
公路建設項目線長面廣,涉及多地多部門,在疫情期間,開復工的相關手續辦理進度難以保障。
此外,根據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1號)規定,建設項目涉及基本農田的土地預審批復應由自然資源部審批,部分項目紅線用地涉及基本農田,但此前的土地預審手續是由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批復的,因此土地預審手續需要重新報批,也影響了部分項目的推進。
建設資金如何保障一直是公路建設項目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問題。建設項目的資金來源有多種渠道,受疫情影響,部分資金渠道及一些投資人的資金劃撥存在滯后現象,部分項目開復工因而受到影響。
同時,在建設項目集中開復工及上下游行業產能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項目建設的部分材料短缺,成本升高,承包人虧損壓力大,資金周轉困難,也影響施工合同正常履行。
受假期、疫情及禁采期多種因素影響,部分項目沿線地材生產廠商未恢復生產,各施工標段復工后地材供應不足,不能保障施工需求。部分項目嘗試借高速公路免費的時機遠運,但成效不夠理想。
公路建設項目要盡快開復工,做好防疫措施是底線要求,也是項目質量安全管理的基礎。
四川交投川高公司各項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疫情下的復工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組織領導,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確保及時有效應對疫情,有力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多渠道、多措施采購抗疫物資,不斷充實物資保障,筑好抗疫基礎。各參建單位已根據防疫需要,為現場人員配備口罩、手套、測溫儀等防護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殺用品,同時設置了隔離觀察室,與地方衛生健康部門建立了聯動機制,形成了日報告制度。
對返崗人員進行全面登記,排查檢查,要求到過疫區、與確診病例或到過疫區人員接觸過的人員暫緩到崗,自行隔離觀察;建立專項防疫檔案,對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的人員,要求其主動報告、登記,并積極就醫;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崗,要求以自駕或集中包車的方式返崗,避免與無關人員接觸。

四川計劃年內新開工9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里程400公里以上,力爭達到600公里以上;確保建成12個項目700公里以上,新增出川通道3條,總數達到24條。
做好辦公區域、食堂管理,要求各參建單位做好項目部及工區的封閉式管理工作,必須做到人員進出登記、體溫檢測等,嚴禁隨意進出;協調屬地主管部門,為施工人員生活區到施工現場、材料進出場開辟專用通道。強化抗疫宣傳,在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平臺開辟疫情防控專欄,此外還開展了黨員突擊隊、示范崗等活動。
公路工程項目開復工可以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作出積極貢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四川交投川高公司科學有序地做好復工復產工作。
積極爭取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支持,鼓勵督促參建單位根據“春風行動”方案采取包車直達方式確保人員盡快進場,鼓勵各參建單位增加吸納四川省內勞動力,解決目前勞動力緊缺問題。持續做好對外協調工作,密切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完成剩余的征地拆遷工作,統籌解決遺留問題,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和建設環境穩定。
充分利用新技術加強工程現場資料收集、分析,在符合保密要求前提下,采用視頻會商、網絡辦公、資料郵寄等方式,做好內業設計及文件內審等工作。加大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加快完善審批要件。
鼓勵各參建單位大膽使用應急物資運輸政策,積極協調有關各方加快地方地材料場復產、炸材復供,解決項目建設物資、設備的運輸及供應問題,確保盡快實現項目全面復工復產,將疫情帶來的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協調地方政府為項目配置料場,保證項目建設所需地材供應數量、質量,平抑價格。
對復工的在建項目,制定切合實際的勞動競賽方案,持續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全體參建人員的生產積極性、創造性,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總結行之有效的競賽形式和方法,發現、培養和推廣先進典型,采取分類指導、現場推進、經驗交流、技藝展示等形式,提煉、總結和推廣新經驗、新方法。
持續抓好項目建設管理基本工作,牢記質量、安全、環保是項目建設管理的基本面,積極創新管理思路,促進生產建設良性循環,保障項目建設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