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供圖

總長7.9公里、高度近30米的共構段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為大興機場高速,中層為地鐵大興機場線,下層為地方一級道路團河路。三條線路同時又與地下綜合管廊“四線共位”,并與西側京雄城際鐵路“五線共廊”。
初春的北京,乍暖還寒,北京市大興區已春意漸濃。在茫茫田野間,有一條嶄新的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游龍般穿行于京南大地的城鎮與農田,這是一條北京通向世界的新紐帶,北起北京南五環觀音寺,南至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在京滬鐵路以南與地鐵大興機場線、團河路約7.9公里三線共構,與大興機場綜合管廊四線共位,與京雄城際鐵路約17公里五線共廊,將“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與北京市中心城區緊緊連通,它就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重要配套設施、北京市重點工程、被譽為“新國門第一路”的大興機場高速公路。
大興機場高速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全線基本采用高架橋形式,橋梁占比約86%,共設6座互通立交、2處主線收費站、2處匝道收費站、1處停車服務管理區。大興機場高速于2016年11月底開工,歷時兩年半建成通車。
每當夜幕降臨,一盞盞潔白的路燈依次點亮,夜色中的大興機場高速車流如織,井然有序。這條路從無到有的建設歷程,是廣大建設者在新時代奮斗目標的號召下,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忘我奮斗結出的碩果。回眸凝望,其中的艱辛與喜悅讓所有參建人員難以忘懷……
2016年4月,承擔大興機場高速建設任務的北京京投交通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投交通公司”)甫一組建,就面臨著前期工作時間緊、技術條件復雜、電改任務繁重、團隊籌建緊迫等困難。公司全體員工以“秉基石精神,承首善之風,建國門大道,寫史冊丹青”為奮斗目標,堅持“破常規不破程序、壓時間不壓品質”的管理理念,開展“大干130天,全力保開工”專項活動,高效完成了項目設計方案、可研及初設批復等重要前期工作。
京投交通公司同步完成勘察設計、監理施工招標,與地方政府簽署征地拆遷協議,相繼取得11個主管單位各類批件30多件,并于當年11月底提前實現開工目標,突破性地實現了“四個當年”(當年組建公司、當年設計方案批復、當年立項批復、當年開工建設),開創了近年來北京市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的一項新紀錄。
2016年11月30日,大興機場高速項目土建4標的旋挖鉆機率先開鉆,鉆機的轟鳴聲吹響了戰斗的號角,標志著大興機場高速正式開工建設。
大興機場高速項目位于城市建成區,需永久征地233.53萬平方米,涉及5個鎮、2條街道、26個村,穿越大片居民區,民宅拆遷等各類地上建筑物63萬余平方米,協調難度巨大。項目創新性地采用“工程項目征地”和“土儲模式拆遷”相結合的方式,大大加快了拆遷進場的速度。
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共構共走廊段面臨的問題更加棘手:三個項目的征拆工作需同步推進,政策需共同研究,在北京市無先例可循;三個項目的投資和管理體制不同,征拆資金的分攤難以確定。此外,大興機場高速項目還涉及2鎮4村600余戶民宅搬遷工作,其中邢各莊、祁各莊整村搬遷,搬遷或安置量大、面廣,異常艱難。面對這些復雜問題,京投交通公司統籌謀劃,緊緊依靠屬地政府,通過參建各方共同努力,終于在2018年9月30日實現了全部進場。
電力遷改是項目面臨的另一塊“硬骨頭”。京投交通公司負責牽頭實施三個項目共42條電力線路的遷改任務,其中35千伏及以上電力線路16條,10千伏電力線路26條51處,受北京南苑機場限高影響,還須進行相當長度的入地遷改,遷改數量及密度系北京市近年同類項目規模之最。
“電子商務概論”涉及計算機、法律、商務管理、物流、市場營銷等方面,知識面廣且不深入。目前,教師多是以傳統的講授方式上課,按部就班地為學生介紹,不能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相結合,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京投交通公司組建電改組進行重點攻克,并及時啟動臨時遷改方案,最終在各方的大力支持配合下,35千伏及以上9條共構共走廊段于2018年6月底遷改完成,其余7條非共構共走廊段于2018年11月30日全部停電并具備施工條件。10千伏電改受紅線外拆遷進地影響,適時采取“臨改+永久遷改”相結合的方式,于2018年12月3日全部具備施工條件。
南六環外的“攔路虎”同樣考驗著京投交通人的智慧與勇氣。項目與大興機場其他配套交通工程地鐵大興機場線、團河路3條線路的四座橋梁在跨大龍河、黃徐路后向南延伸,還需上跨京滬鐵路、下穿京滬高鐵。在寬高均為120米左右的空間內跨穿河道、公路、鐵路,平面條件和豎向條件都嚴格受制,施工場地十分有限,三線四橋同時穿越在國內也十分罕見。京投交通公司組織設計、施工單位同鐵路、公路、水利等相關部門召開多次協調會議,組織行業專家數次論證,提出了“三線四橋”同步轉體方案,極大降低了對鐵路的影響,堪稱在同一地點多橋跨穿河道、公路、鐵路的完美設計。2018年12月2日凌晨,利用90分鐘的鐵路運輸“天窗點”,完成了橋梁同步轉體施工,刷新了國內外大跨度橋梁集群式轉體施工的新紀錄。
為確保工期,京投交通公司相繼開展了“勞動競賽”“決戰六個月”“沖刺一百天”“會戰一百天”等活動,適時啟動日、周、月調度會制度;對現場實際進度與施工計劃進行對比分析,提出糾偏措施,對面臨的問題、困難逐一進行研討并制定解決方案,對主要卡控點進行每日專報。多少個燈火通明的夜晚,管理人員抓調度、查進度、比速度,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極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付出終有回報,2018年12月29日,隨著最后一片邊梁安裝完成,全線順利貫通;2019年,用兩個月時間建成了雄美壯觀的“京城南闕”收費大棚,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了路面上面層的攤鋪;2019年6月28日成功召開交工驗收大會,2019年7月1日,北京南五環至大興機場北線高速段開通,9月15日,項目全線開通運營。

“三線四橋”同步轉體工程包括大興機場高速(左右幅共2座橋)、地鐵大興機場線(1座橋)和團河路(1座橋)的4座橋梁,其中最大的轉體重量為3000噸,4座橋轉體重量共約1萬噸。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新機場建設時指出,新機場是首都的重大標志性工程,是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必須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作為重要配套設施,京投交通人謹記總書記的要求,按照最高標準進行建設,創造性地解決了大量技術及施工難題,并積極圍繞科技、創新、綠色、智慧的建設目標,大量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智慧高速新模式。
大興機場高速與地鐵大興機場線、團河路上跨京滬鐵路,在同一地點采用“三線四橋”轉體施工形式,實施單位聯合多家科研和技術團隊,融合利用衛星信號與BIM技術,研發了“三線四橋轉體監測平臺”系統,在傳統的人工控制基礎上輔以智能操作,在對轉體單體進行精確控制的同時,以“上帝視角”對四橋進行聯動控制,開創了大跨度橋梁集群式轉體施工的先河,創新了大跨度橋梁集群式轉體施工精準技術控制模式,刷新了大跨度橋梁集群式轉體施工難度紀錄。
“三線共構、四線共位、五線共廊”的設計大幅優化了項目建設布局,節約建設用地40余萬平方米。各線路宛如一條條貼地飛行的巨龍,齊頭并進穿梭于京南綠海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壯麗景觀,公路、軌道交通、高鐵和管廊共構共走廊的形式,在國內尚屬首例。
大興機場高速項目全線23公里橋梁段、匝道下坡路段面層摻入融冰雪材料,可以把路面冰點降到零下12攝氏度左右,實現“小雪即融、中雪自融、大雪易清”,極大改善了冰雪天氣對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響,大幅減少了常規融雪劑對環境和橋梁結構的破壞。該項目采用防冰路面技術的路面占到全線的70%,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

大興機場高速的發光標志及路燈
項目全線采用連續LED照明,全部燈具應用基于LoRa物聯網技術的無線專網控制系統,可對每一盞路燈進行單獨無極調光,根據季節、路段、天氣、特殊場合等條件設定路燈運行方案,真正實現“按需照明”;同時借助監控系統GIS地圖對路燈故障進行精準定位,實現路燈自動巡檢和故障自動報警,指導運維人員進行主動運維和定向維修,提高了路燈運維效率。如此大規模應用LoRa組網的智慧路燈控制系統,在國內尚屬首例。
為提高夜間行車安全,克服北方地區近年來冬季霧霾頻發造成的道路能見度低的惡劣情況,大興機場高速全部85套指路標志均采用國內先進的主動發光交通標志,在夜間或低能見度的惡劣天氣條件下,自動開啟發光模式,過往車輛駕駛員便可在遠距離對提示信息一目了然。遠程目的地的指路牌還接入了高德地圖交通流大數據,即時給出實時預估時間,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全面的行程參考。主動發光標志能提高40%以上視認距離,可避免濫用遠光燈導致的行車事故,是保障交通安全的一大利器,這也是北京首次應用主動發光交通標志。
這項歷時三年多的精品工程,背后是無數建設者的無私付出,他們忍受寂寞與苦悶,飽經滄桑與磨練,用信念堅守,在沉默中發力,他們質樸、純粹、堅實,又充滿著無窮的能量,他們匯聚群體的智慧燃起了熊熊火焰,這是奮進的火焰,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沖天火光。
大興機場高速,這條充滿想象與智慧的詩意高速,這條傳遞著和諧與發展的綠色高速,這條凝聚汗水與奉獻的安全高速,必將以其獨特的魅力和韻律,融入新時代發展的滾滾大潮,閃耀出熠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