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練 何青石 邱祖楊 韋紹龍 黃詩宇


摘 要: 利用芋組培苗淺水育苗技術育苗,省去追肥、除草等環節,每667 m2減少人工成本500元,組培苗成活率從85.5%提高到99.6%,出圃周期從75 d縮短至50 d。利用健康種芋夏繁技術繁殖種芋,同時采用地膜覆蓋、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設施,達到節水節肥和省工的輕簡化種芋繁育,繁育周期從8個月縮短至5個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關鍵詞: 芋組培苗; 淺水育苗; 種芋夏繁
中圖分類號: S632.3?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0)04-097-03
芋別名芋頭,為天南星科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富含淀粉、維生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在2014年發布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中,芋被列入14種重點發展的特色蔬菜之一。芋為無性繁殖作物,以子芋、孫芋作為繁殖體,長期反復留種種植造成種性退化、產量下降和病蟲害發生嚴重等問題。目前較有效的解決方式是種植脫毒組培苗,然而,組培苗育苗成活率低、成本高,繁種周期長等問題,限制了組培苗的推廣應用。因此,針對組培苗應用的瓶頸,經過多年生產實踐,形成了“芋組培苗淺水育苗技術”和“芋健康種芋夏繁技術”為核心的健康種芋繁育體系,為廣西芋產業良種良繁奠定了基礎。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廣西桂林、賀州、南寧、北海、柳州、玉林等芋產區推廣組培苗120萬株。
1 芋組培苗淺水育苗和健康種芋夏繁技術的優勢
芋組培苗常規育苗采用營養杯育苗或直接假植大田,期間需要多次除草和施肥,組培苗成活率較低且不穩定,出圃周期較長。淺水育苗技術是先采用淺水培育(40 d),然后排水促進營養生長(10 d);同時優化育苗基質,采用菌渣發酵肥,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實現輕簡化綠色環保育苗。與常規育苗相比(表1),淺水育苗全程不需要施肥、除草,667 m2減少除草、施肥人工成本約500元,組培苗成活率從81.3%提高到99.6%,出圃周期從75 d縮短至50 d。
健康種芋常規繁種技術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氣溫回暖穩定在15 ℃以上,將大葉齡組培苗移栽大田,10月份收種貯藏。健康種芋夏繁技術是將組培苗種植時間推遲到6月中旬至7月初,11月底至12月中旬收種。與常規種芋繁育相比(表2),種芋夏繁技術繁育周期從8個月縮短至5個月,縮短了繁育時間,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同時采用地膜覆蓋、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設施,達到節水節肥和省工的輕簡化種芋繁育,并且有效提高了種芋繁育系數。另外,種芋夏繁技術由于種植時間推遲,有效避開了芋疫病爆發關鍵時期,降低芋疫病防治成本。2015年6月在賀州賀街鎮東南村建立健康種芋(檳榔芋)夏繁繁育基地3 335 hm2,12月經專家實地測產驗收表明,采用地膜覆蓋、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栽培技術管理的株繁殖原種粒數為11.3粒,比采用常規繁種技術管理的株繁殖原種粒數(8.8粒)提高28.41%,節水約50%,節約肥料20%, 667 m2節省人工(除草、施肥等)成本300元。
2 品種選擇
品種可選擇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選育的檳榔芋新品種‘桂芋2號[1]和多子芋新品種‘桂子芋1號[2]。‘桂芋2 號屬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40~260 d,株高130~170 cm,母芋表皮有灰褐色鱗片,上部略尖下部鈍圓如卵形或橢圓形,切面有明顯的紫色檳榔花紋,單芋質量1.2~2.5 kg,淀粉含量高,口感細膩,香味濃郁,667 m2 產量2 500~3 200 kg,是檳榔芋主要栽培品種。‘桂子芋1號為多子芋品種,全生育期180~200 d,屬中晚熟品種,植株直立,高度110~140 cm。母芋長圓形,子孫芋卵圓形~長卵圓形。單株子孫芋數14~24個,其中結子芋10~17個,孫芋4~7個,芋芽紅色,芋肉白色。667 m2水田子孫芋產量1 700~1 900 kg,旱地產量1 400~1 600 kg。
3 芋組培苗淺水育苗技術
3.1 育苗時間
以銜接組培苗大田繁種時間為宜,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開始育苗。
3.2 秧田選擇及整理
選擇水源豐富、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前茬未種植芋的田塊。提前1個月犁田翻曬,667 m2撒施生石灰60 kg,然后灌水漚田。種植前一天整理秧田,667 m2施菌渣發酵肥(木耳菌渣或香菇菌渣發酵20~40 d)以800~1 000 kg作基肥,然后耙勻田快起畦,畦面平整無積水,畦面寬1.0~1.2 m,畦溝30~40 cm,畦溝能貯水。
3.3 組培苗移栽
種植前用清水將黏在組培苗根部的透明液體(培養基)洗干凈,放置托盤中。然后將組培苗單株移栽整理好的苗床上,淺插保持組培苗不倒即可,株行距12~15 cm。移栽后搭架蓋薄膜,防止福壽螺咬食組培苗。
3.4 苗床管理
組培苗移栽后保持苗床濕潤,畦溝有水;返青后苗床灌水,保持淺水層2~3 cm,約40 d后排水促營養生長;排水約10 d后,待組培苗株高30~40 cm,具3~5片葉時,可出圃移栽大田。由于采用菌渣發酵肥,具有足夠的營養,全程不用追肥。期間,視情況噴2~3次殺菌劑,如遇連續下雨天氣,雨后應及時噴藥防病。
4 健康種芋夏繁技術
4.1 整地和施基肥
4.1.1 田塊選擇 要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且前茬為水稻或幾年未種過芋頭的田塊,因組培苗用于繁育種芋,應特別注意不能在病區建立繁種基地。
4.1.2 整地起畦 整地時結合犁耙,667 m2施入腐熟農家肥2 500 kg、茶麩50 kg、花生麩100 kg、緩釋長效復合肥(m氮∶m磷∶m鉀=18∶8∶19)25 kg、鈣鎂磷肥20 kg、硫酸鉀25 kg、鈣、鎂、硫、鐵、錳、硼、鋅等含量大于10%的中微量元素肥10 kg。然后經2犁1耙,精細碎土起畦,廂寬1.4 m(畦面寬1.0 m,溝寬0.4 m),畦高40~45 cm,單畦雙行種植。
4.1.3 水肥一體化滴管系統安裝 水肥一體化系統包括水泵、過濾器、水肥混合池、管道、壓力表、閥門、控制設備、干管、支管、滴灌帶等,每廂鋪設2條滴灌帶。
4.1.4 覆蓋地膜 起好畦后,覆蓋銀灰色地膜,在種植前撕開直徑約15 cm的孔洞,定植組培苗。
4.2 種植時間與密度
夏季繁種時間通常在6月中旬至7月初,選擇株高30~40 cm,具3~5片葉的組培苗定植大田。由于組培苗用于繁種,可適當提高種植密度,667 m2可種植2 500~3 000株。定植深度15~20 cm,株距30 cm。
4.3 田間管理
4.3.1 水肥調控 組培苗在整個繁種周期均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營養。根據組培苗不同生長期和水肥需求,通過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將水分和養分提供給植株,可大大提高肥水的利用效率。幼苗期營養主要以基肥為主,不用追肥,定期膜下滴灌,保持土壤含水量70%~80%;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和球莖膨大期共追肥2~3次硫酸鉀水溶緩釋復合肥(m氮∶m磷∶m鉀=17∶5∶23),通過膜下滴灌設施進行追肥,追肥總量控制在30 kg左右。如遇高溫干旱天氣,適當往畦溝灌水8~10 cm,但不能高于畦面。
4.4 主要病蟲害防治
由于種植時間推遲,大幅度減少了病蟲害防治成本。芋主要病害為芋疫病和軟腐病。芋疫病常用藥劑有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6.25%氟吡菌胺+22.5%霜霉威(銀法利)懸浮劑1 000倍液、10%氟噻吡唑乙酮可分散油懸浮劑2 000倍液等殺菌劑,生產上可搭配展著劑(如有機硅、中性洗衣服)交替使用或組合使用,發病期間每隔10~15 d防治1次;軟腐病可結合整地時667 m2撒施生石灰70~100 kg或茶麩等,發現病情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2 000倍液或20%噻唑鋅懸浮液500倍液灌根。主要蟲害為斜紋夜蛾,藥劑可選5%氟啶脲乳油1 000倍液或0.5%甲維鹽微乳劑1 000倍液,連續2~3次[3]。
5 適時采收
種芋一般于11月底至12月初可采收貯藏待用,也可留在地里越冬,待開春后直接采挖種植大田。
參考文獻
[1] 董偉清,閉志強,江文,等. 晚熟荔浦芋新品種桂芋2 號的選育[J]. 長江蔬菜,2016(24): 32-33.
[2] 董偉清,邱祖楊,何芳練,等. 粉香型多子芋新品種桂子芋1 號的選育[J]. 中國蔬菜,2019(9): 83-86.
[3] 何芳練,邱祖楊,蔣慧萍,等. 桂芋2 號荔浦芋新品種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J]. 長江蔬菜,2018(12):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