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本會計是高職院校會計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較多的學科。由于會計工作崗位的特殊性,工學結合具有很大難度,又因為會計工作內容的可復制性,使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在會計人才培養中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但是如何根據崗位職責要求,科學定位高職學生的能力素質標準,對成本會計實訓進行有效指導,保證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效果一直是困擾高職院校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一大難題,文章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和辦法。
[關鍵詞]成本會計;實訓;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4.201
1 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會計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出一批既具有會計基礎理論,又掌握會計基本核算原理和方法,還必須有較強的專業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在這一目標的要求下,模擬實訓教學應運而生。在模擬實訓這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場所中,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成本會計的認識從理論上升的實際,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融會貫通所學專業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綜觀高職院校會計模擬實訓的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
1.1 專業能力和素質要求定位不準
高職院校會計學專業現在普遍開設的專業有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注冊會計師等,按照目前財政部出臺的相關考試管理制度的規定,學生在校期間只能參加助理會計師考試,不能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所以在專業培養方案設計上,各高職院校到底能夠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沒有明確的劃分界限和評價標準。由于專業能力和素質要求定位不準,導致各高職院校做法不一、教材內容深度不一,從而影響成本會計模擬實訓能力定位。
1.2 課程綜合性強,模擬實訓教學有一定的難度
成本會計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能夠將會計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成本會計核算方法較為復雜,涉及學科內容較多,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會計基礎知識要求較高。但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基礎差,底子薄,對學習缺乏興趣,有厭學情緒,影響到模擬實訓教學的有效實施。
1.3 教學改革創新不足,實踐性教學環節匱乏
高職院校會計學專業教學改革多年,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效,但就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而言,占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雖然也有一些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新的教學方式融入教學,但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效果不顯著。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僅依靠課堂教學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加上大多數高職院校對成本會計實踐性教學環節不太重視,模擬實訓時間的覆蓋面不足,實訓資料內容與實際經濟業務相脫離,資料陳舊,不能體現現代經濟模式下新型企業成本核算模式和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利于學生實訓能力的總體提升。
1.4 教師能力和素養限制了學生模擬實訓能力的提高
成本會計是一門綜合實踐能力很強的課程,由于課程性質原因,要求擔任模擬實訓教學的教師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及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目前,在高職院校擔任成本會計模擬實訓課程的教師,基本缺乏相關實踐經驗,沒有會計實務處理的工作經歷,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沒有充分的體驗,從而阻礙了成本會計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制約了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高。
1.5 模擬實訓組織指導考核缺乏科學性
從目前高職院校成本會計模擬實訓考核形式來看,考核方式較為單一,不能真正達到模擬教學的實際目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室建設不完善,缺乏系統的、高質量的成本會計實訓軟件,成本會計手工實驗室與電算實驗室基本處于分割狀態,數據資源不能共享,模擬實訓案例較為單一,一般都是以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為主,且在模擬實訓考核中,教師經常幫助學生分析解題思路,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實踐環節的考核效果遠遠達不到模擬實訓的要求。
2 構建完善的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體系
成本會計是企業財務會計的組成部分,由于其會計核算方法的獨特性和復雜性,以及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對成本控制的嚴格要求,在會計學專業課程中將其作為獨立學科單獨設立。對成本會計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全面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同時還需要學生熟練掌握每一生產過程中的經濟業務及其賬務處理,掌握實踐性操作的有關技能,提升自身專業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大實踐性環節教學的力度,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
2.1 建立全新的成本會計模擬實訓體系
高職院校現行成本會計模擬實訓體系不能滿足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應根據職業培養目標,建立全新的成本會計模擬實訓體系。成本會計模擬實訓體系建設應根據高職院校現有教師的能力和素養水平,把培養技能型和實用型人才當作目標,研究目前課程體系設置的合理性,并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探索如何構建合理的模擬實訓教學體系,以期培養出合格的會計技能型人才。
2.2 設計完善的成本會計模擬實訓內容
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內容設計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實訓的效果和質量,成本會計模擬實訓內容應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實訓內容設計得具有仿真性。在突出重點核算方法的同時,還要兼顧成本核算方法的廣泛性和普遍性,實訓的教學內容應前后銜接,內容完整,保證實訓過程的連續完整,節約實訓時間,盡可能實現成本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與電算化內容相統一。
2.3 建立專門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室
根據成本會計的教學特點和要求,結合在校學生的實踐需要,高職院校應建立單獨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室,成本會計模擬實驗室應具備手工與電算化模擬實訓的一體化。電算模擬實訓室應配備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及網絡系統,購置最新成本會計模擬實訓軟件,該軟件不僅包括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也應包括其他新興行業,如物流、建筑安裝、信息傳輸、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的成本核算方法等,實現“一人一機”模式。
2.4 專任教師提前進行社會實踐
好的教學質量來自于好的教師。從成本會計模擬實訓課程的要求來看,從事成本會計教學的教師應具備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教師參與社會實踐不僅可以在實踐工作中掌握足夠的經驗,熟悉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還可以掌握成本會計相關理論與實踐的最新動態,促使教師積極探索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在實際中的應用,并將實踐中所學知識及時反饋到成本會計模擬教學中去,不斷完善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環節,提升成本會計的教學水平和效果。
3 實現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有效教學的方法
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是為滿足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提升專業發展水平而開設的課程。也是實踐 “以學生為本位、以能力為核心”的高職教育理念的重要舉措。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教育教學目標實現的同時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
3.1 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構建規范化課程體系
現行高職院校成本會計教材內容比較陳舊,沒有從根本上反映出現代經濟形勢下成本會計的特征與要求,不適應現代新技術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教師應根據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目標和現代新技術發展的需求,在對現有教材進行優化整合的同時對模擬實訓教學內容也應進行改革,使每個模擬實訓模塊都有針對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盡可能根據崗位能力的要求來設計。通過這些模塊的學習和實訓,學生基本能夠達到產品成本核算過程中各崗位所具備的工作能力。
3.2 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活躍度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實物引導法、合作研討法、實驗模擬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掌握問題解決的常用思路。
3.3 到實踐中觀察,增加學生感官體驗
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一直局限于書本知識的講解,加上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匱乏,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的機會少之又少,導致教學與實踐相脫節,使學生無法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在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觀察的教學環節,能夠有效增加學生的感官體驗,使學生在會計人員的講解過程中全面了解企業產品生產過程以及成本核算的相關知識,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3.4 合理運用多樣化評價方式,實現考核內容多元化
在成本會計實訓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在考核過程中借助多元化的考核內容,準確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實訓過程評價體系中,教師應對學生完成的每一部分實訓內容及時地給予考核和評價。考核和評價的內容不僅要看實訓結果的完成情況,更重要的是看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分工合作情況、獨立完成實訓內容的能力以及對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法運用等,引導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對所學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通過自評和互評可以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處理問題的欠缺,并及時加以改進,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訓中提升成本會計的實際操作能力。
3.5 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要提高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效果,首先必須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理論素養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熟悉相關主干課程教學內容的同時,積極參加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以考促學,提升教師自身素養和能力。其次要提升教師的實踐水平。教師實踐水平的提高除了鼓勵教師到企業現場實習外,還可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教師實踐基地,或與會計師事務所、會計服務公司等相關專業企業建立有效的聯系和長期交流學習機制,聘請會計專業人員來校指導,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3.6 優化實驗環境,加強會計模擬實驗室建設
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設計既包括對實驗內容的設計,也包括對實驗環境的設計,實訓內容要盡量接近實際,具有仿真性。從目前高職院校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模擬實驗室資源配置不足。
總之,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較強的通用性、超前性和繼承性。而成本會計模擬實訓是成本會計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與實踐相聯系的潤滑劑。
參考文獻:
[1]鄭瓊.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探析[J].科技創業月刊,2015,28(20):90-92.
[2]李定仁.試論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特點[J].高等教育研究,2001(3):75-77.
[3]曹麗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成本會計課程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8(23):201.
[4]朱紅波,李霞.《成本會計》教學與實踐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17):281.
[作者簡介]趙春燕(1968—),女,漢族,甘肅金塔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