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


噫吁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著名詩人李白這一首《蜀道難》讓我們對蜀道有了一個深刻的印象:攀登難。蜀道到底在哪里?蜀道為何那么難呢?它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與意義呢?下面讓我們撥開迷霧,深入了解蜀道為何之難。蜀是現在中國四川省的簡稱。在古代,它是一條從長安出發去往蜀地的道路。道路有那么多,如何去定義哪條才是蜀道呢?首先我們從蜀道難這首詩的創作時間上來看, 《蜀道難》創作于唐代,是李白送友人離開長安時所作,蜀道本是從古代四川向四方去的道路,在唐代慢慢轉換成了狹義的概念,出現了“秦蜀古道”這一特有名詞。這條路需要通過關中,穿過秦嶺,經過四川盆地。對于當時來講,蜀道之所以難與當時的地形有很大的關系。秦嶺為山,四川為盆地地貌,地勢崎嶇,并且當時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地形條件較差,沒有現代這樣工業技術與設備,增加了蜀道之難。并且當時的交通系統是動態變化的,沒有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也不存在GIS的新技術,不能及時更新當時交通路線,交通運輸僅通過人力或者馬車,道路開發難度大。我們以現在的交通樞紐為例,將蜀道進行劃分,以漢中盆地為中心,分成兩個部分,向南分為米倉道、荔枝道、金牛道三條道,向北分為儻駱道、故道、子午道、褒斜道四條道,也就是有了“南三北四”這一說法。蜀道就像是一個超大的交通網絡,變化多樣,復雜地理環境造就了攀登難的特點。 《蜀道難》中是這樣形容的:黃鶴飛不過,猿猴也爬不上去,百步九折,人們都嘆息蜀道難爬。而現在呢?
中國四川省,多高山多盆地。隨著現代的發展,蜀道已經開始不那么“難”了。尤其是21世紀以來,四川修建了很多公路,交通更加便捷。蜀道特有的地理環境曾給此地交通帶來了困難。四川省是一個人口數據較大的城市,地理位置成為一大旅游特色,使旅游業發展迅速,而這種地勢很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發生,這成為了現在的“蜀道之難”。為此,四川省政府機構采取了各種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來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從2005年開始,四川省政府根據交通路況,分析四川省的交通安全影響因素,對本地交通安全管理中監管力度不佳的問題,增強交通管制力度,解決影響交通安全的關鍵因素,落實監管部門的權利與義務,增強政府部門的管控能力。
對比之前的四川,北走秦鳳,有鐵山劍門之雄;東下荊襄,有瞿塘滟灝之險:南通六詔,有瀘水大峨之奇:西控吐蕃,有石門崆峒之障。“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千古嗟嘆依然是巴蜀大地的真實寫照。而現在的四川省,道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路網密度達到68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共有19條高速公路,兩條水路,進出水路陸路交通的通路有21條。長江航運,普通干線以及高速公路構成了四川現在的交通網絡,西部終端演化為西部樞紐,四川與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等重要的經濟圈相互連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連通網絡。
以前的四川,公路長度僅有8581公里,并且破爛不堪,長久不保養,使公路有時通暢有時阻塞,并且受戰爭的影響,四川省有將近一半的公路不能通車,特別是縣級以及以下的地區不能通車。經過了工業進步與發展后,全省公路達到了33.2萬公里,是中國公路里程最長的省。并且,現在的四川省內全部市都已經通車,超過70%的縣級區域也修建了高速公路,其總里程己達7238公里。
近些年來,四川交通人傳承、弘揚“兩路”精神,用勤勞雙手和智慧大腦在巴蜀大地上創造出了越來越多的奇跡。例如,1997年建成的萬縣長江公路大橋,為當時世界最大跨徑(420米)的鋼筋混凝土拱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成都繞城高速公路東半環、華鎣山隧道榮獲中國建筑行業最高獎一一魯班獎,2017年建成的317國道雀兒山隧道奪得2018國際隧道協會年度工程大獎:今年,瀘定大渡河大橋獲得國際橋梁大會杰出成就獎一一古斯塔夫·林登少獎,合江長江一橋獲得國際橋梁大會設立最早、影響最大的喬治·理查德森獎。還有,世晁隧道設計首創的小半徑雙螺旋隧道一一雅西高速公路干海子隧道,我國高海拔地區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一一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正是這些重大工程的誕生,將一個個“蜀道難”的節點打通,將“蜀道難”的嗟嘆變成歷史記憶。
1988年年底,四川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榮縣通了汽車,實現了全省縣縣通公路。但當時的四川,還沒有高速公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僅僅是路通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和人民群眾對交通的需求。“修好路,修大路,修高等級路,修高速公路”的呼聲和愿望越來越強烈和迫切。1990年,當時全國第二長的高速公路——340公里成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1995年建成通車后成為西南地區第一條高速公路。在底子薄、財力弱的情況下,四川交通人堅持改革開放,銳意創新,敢為人先,1998年建成首條川港合資的成綿高速公路。其后,在開創高速公路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新融資模式上,四川大膽改革,開放市場,招商引資,高速公路建設發力提速,2011年至2013年,3年高速公路里程連破3000、4000、5000公里大關。
今天,四川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超過7000公里。被譽為“云端高速公路”的雅西高速公路,跨越12條地震斷裂帶和眾多江河,全長240公里,共架設了270座橋梁。雅西高速改寫了橫斷山交通不便的歷史,為我國主要的彝族聚居區大涼山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交通基礎。
過去,挑夫、背工熙熙攘攘的碼頭,是那個年代繁榮興旺的象征。如今,塔吊聳立,看不到幾個人的現代化港口一天就能裝卸過去一個碼頭一年的貨物,今天,四川水運不僅“肚大”裝得多,而且“腿長”跑得遠,瀘州港、宜賓港開行的國際集裝箱班輪通江達海,直抵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此外,嘉陵江四川段14個梯級樞紐己全部建設完成并實現正常蓄水,全年可通行500噸級船舶,豐水期可通過1000噸級船舶,成為我國首條全江渠化的河流。總投資超過400億元的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沱江航電開發的規劃正在加緊編制。四江六港的水運戰略布局已經呈現,高效率、低成本的水上綠色運輸通道持續展現活力。雖然川江號子從江邊消失,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仍然薪火相傳。
今天的四川,已經實現了從“蜀道難”到“蜀道通”的歷史轉變,正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向“蜀道暢”的交通強省夢想邁進。。
作者單位:太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
杏花嶺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