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張燕紅
一縷暖陽透過古厝的木窗照進來時,家里的太奶奶端著小輩們泡好的茶,輕輕地嘬飲著。太奶奶今年108 歲,是永春最年長的老人,15 歲的她從南洋歸來不久,便嫁到這里,她已經在這個房子里生活了近一百年,彼時這棟命名為“新德堂”的古厝才剛建好,隨著時間悄悄溜走,太奶奶已膝下兒孫纏繞,家里五代同堂,房子也變成了古厝。光陰難復,陪伴在她身邊的是這棟房子的日日月月,還有那一杯每日必備的佛手茶。
跟著太奶奶,家里的每個人都有著喝茶的習慣,因為人多,總會時不時地嘗個鮮,東西南北的茶嘗了個遍后,都像太奶奶一樣獨愛佛手。永春佛手沒有西湖龍井的清高持久,也不比碧螺春的香馥若蘭,但是醇厚甜鮮的佛手香卻縈繞在每個永春人的心間。
無怪乎,鄉愁詩人余光中重回故土,在品嘗了芬香四溢的家鄉茶后,情不自禁地提筆寫下“桃源山水秀,永春佛手香”的佳句。
品一杯清茗,持一顆素心,守一方老厝,便是人間的清歡味!太奶奶對待生活的態度也影響著每個孫輩子侄。春節期間,陸續從工作地方回來的家人或是拜年的親戚朋友們都會圍坐在太奶奶身邊跟她品茶,聽她講古(注:閩南語“聊天”之意)。燒水燙杯,取茶沖泡,聞香品水,一遍、二遍、三遍……這樣下來,大半天都在喝茶,喝茶的時候,我們對太奶奶年輕時的故事也已經熟知,她十三歲跟隨父親下南洋畫海報謀生,她在南洋邂逅太爺爺并跟著他回永春結婚,她聰明好學熟讀詩書,由此她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偏見,而是一再叮囑家里的女孩子更要勤讀書,她一百多年的光陰故事伴隨著滿室茶香,像一個家族圖騰鐫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佛手茶繞過九巡,肚子已“咕咕”作響,此時配上永春的麻粩、吉紅糕、金橘糖,喝茶的時光又沸騰了起來。
上廳下廳、上房下房,前落、后落,深井、書房、廂房,翹起向天的燕尾脊,鑲嵌在中庭的剪瓷雕,刻畫在門梁上的回環詩,滋味悠長的佛手茶,古厝里沒有鮮衣怒馬,只有時光雕琢后的典雅與寧靜,在這里,心靜神馳,手里的茶香四溢,竟比春光還明媚。
永春“新德堂”(攝影_呂波)
永春“新德堂”里的剪瓷雕(攝影_張燕紅)
Tips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又稱“金佛手”,主產于福建永春縣蘇坑、玉斗和桂洋等鄉鎮海拔600 米至900 米高山處。一般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開采,分四季采摘,春茶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