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堯
當中國疫情防控持續向好、企業忙于復工復產之際,很多人也開始反思:如果下一次“黑天鵝”不期而至,我們是否可以未雨綢繆?
類似于新冠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對企業來說真的只有暫停鍵嗎?對此,思科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蕭潔云的回答是:不,企業完全可以“正常播放”甚至按下“加速鍵”。
“當然,前提是企業需要提前規劃出一套適合自身的‘業務連續性計劃,才有可能在突發事件時轉危為安甚至轉危為機。”蕭潔云說。
業務連續性一直是思科多年來的關注重點。疫情爆發以來,思科專門在官網建立了一個“保障業務連續性”的子網站,發布了大量關于業務連續性的建議并分享了許多思科自身和客戶的最佳實踐。當思科在向更多的企業推薦業務連續性計劃時,它自身的實踐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范本。
疫情后朋友間打電話的第一句話通常是:“上班了嗎?” 如果你去問任何一個思科員工,他肯定會這么回答:“我們一直在上班啊。”是的,對思科來說,沒有“復工”一說,因為工作是一種行為,和地點無關 (work is an activity, not aplace)。
疫情在全球爆發后,為員工安全考慮,思科要求全球超過7 萬多名員工在家辦公。Webex(思科的線上視頻會議應用)不僅是一個團隊協同工作的工具,思科員工還利用它進行了精彩紛呈的娛樂團建活動。各種奇思妙想的主題聚會甚至樂隊演出讓Webex 的屏幕從來沒有如此溫馨和豐富多彩過。在蕭潔云看來,任何企業都可以很快進行技術應用的部署。但當所有員工都遠程辦公,如果沒有上級對員工的充分信任和員工自主獨立的擔當意識,技術的效率會大打折扣。在她看來,思科一直引以為豪的自上至下的“互信”文化更是確保業務正常推進的重要基石。
在這次疫情中,從我們的客戶群體可以看出,那些數字化程度較高、網絡技術基礎較為雄厚的公司,員工可以“在家辦公”,管理層可以“在線決策”,企業生產運營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完成。因此在疫情期間遭受的影響和損失較小,應對風險也更加游刃有余。蕭潔云介紹。
而那些更早擁抱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運營不僅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還在疫情期間解鎖了數字化的更多可能和價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測算顯示,在線教育在此次疫情中增長了169%。很多在線教育機構都看到了包括流量增長、滲透率提高、創造為學校提供服務的機會。由此看出,未來市場競爭加劇,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不僅是應對突發事件的減震器,也將成為行業優勝劣汰的重要砝碼。
思科一直引以為豪的自上至下的“互信”文化更是確保業務正常推進的重要基石。
蕭潔云認為,數字化轉型是業務連續性計劃的必要環節,企業應將深化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長期策略。同時,業務連續性計劃的制定必須在企業規劃中占據戰略地位,且應有一把手主抓,否則很難落實。
無論是疫情期間的高效防控還是疫情后的迅速恢復,中國為全球的抗疫行動樹立了榜樣。很多企業在數周之內完成了通常須耗費數年之久的數字化轉型。思科一直在全球倡導的未來工作方式一下在中國成為新常態。Webex數據顯示,疫情爆發以來其中國流量增長了22倍。2月26日,就在疫情在中國集中爆發后僅一個月的一項企業調研結果顯示,59.5%的中國企業迅速通過遠程辦公、自動化生產等靈活辦公方式實現復工復產。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測算則顯示中國的在線辦公增長達到驚人的537%。
上一次的非典疫情,加速了電商、物流等行業的迅速發展,但此次疫情帶給我們的影響可能更加深遠。蕭潔云認為,如果說眾多企業因為此次疫情而“被倒逼”迅速擁抱數字化轉型,但以此為開端,當中國的數字化轉型經過多年的醞釀已經到了一個巨變的關鍵節點,疫情又將這個進程使勁往前推了一把,再加上中國政府適時推出了龐大的新基建計劃,從政府到企業,大家的目標取得了一致。“我相信中國的數字化轉型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采訪中Webex屏幕那端的蕭潔云躍躍欲試地表示。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網絡。

蕭潔云
近年來,思科一直在轉型的路上一路飛奔。從硬件到軟件,從網絡設備供應商到軟件定義的全智慧網絡、云計算,網絡安全,數據中心……
“但我們從來都不忘初心,” 蕭潔云笑著說,“別忘了我們的老本行是做什么的。”疫情突然將這個世界隔離開來,讓所有人都意識到,聯接從未變得如此重要,它幫助人們實現彼此心理的鼓勵打氣,維持了企業、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持續進行。
通過網絡實現“人、設備、企業、社會”的安全聯接是此次疫情期間每個人都要面臨的新常態。我們都經歷了很多人生第一次:遠程辦公,上課,演唱會,以及采訪……所有的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個安全可靠的網絡環境中。同時,為了適應人們對它更多、更復雜的需求,網絡需要變得更加“聰明”,才能承載人們對未來網絡的充分想象。
思科在去年底公布了未來十年的互聯網計戰略,旨在推動數字化創新,而不再受到當前網絡基礎設施在性能、經濟性和能耗上的種種限制。現在,這一戰略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技術突破。曾經對于全球開發人員僅僅停留于夢想階段的應用和服務,未來都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