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采
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時間會給出答案。人生如此,投資亦如是。
近期,在人社部公布的2019年度企業年金成績單中,公募基金整體業績回報搶眼。其中,銀華基金管理的單一計劃和集合計劃含權益類組合,加權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0.26%和9.62%,在基金公司中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固定收益類組合加權平均收益率為6.08%,明顯超越平均水平。
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銀華基金2018年以來對年金業務進行的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銀華基金于2018下半年將年金業務歸入固定收益部管理,并成立牽頭負責年金投資業務的二級部門養老金投資部。同時,得益于內部開放式的架構,固定收益部內優秀的投資經理和投資團隊也能參與到年金投資中,以銀華基金固收專戶為代表的投資團隊就在年金產品的固收投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樣的架構調整有什么優勢?出色的業績是如何實現的?立足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如何貫穿始終?
談起年金業務架構的調整,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部總經理姚荻帆介紹道:“年金業務投資范圍廣,業務重要性強,需要依托銀華固定收益部這個平臺來發展壯大。我們也積極邀請部門乃至公司優秀的投資經理加入,一起為公司年金業務的發展出力。”
銀華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監、專戶投資總監楊藝說:“我們希望發揮固收團隊整體投研實力強的優勢,以大類資產配置理念為指導,將債券基礎配置的價值和股票長期的回報結合在一起。”
“具體而言,首先在資產配置方面,公司在養老金業務上確立了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充分利用資產配置的優勢并挖掘各個細分領域資產的超額收益機會,有效提高了組合收益的穩定性。其次,在人員配備方面,公司把養老金投資業務打造成開放平臺,公司內優秀的投資人員均可參與到養老金投資業務中來。再次,在投資工具上,公司完善了養老金產品的產品序列,使年金的資產配置工具豐富度大大提升,這也有效提高了年金產品的資產配置效率。最后,在投后管理方面,公司強化了養老金業務在客戶、銷售、投資等環節上的溝通工作,充分提升年金客戶的滿意度。”楊藝說。
最終能夠勝出的機構,一定是能夠充分發揮專業精神和專業實力、真正把長期業績做好的投資管理人。
養老金投資的目標究竟是什么?在激烈的競爭中如何脫穎而出?
“養老金是現實意義上的長錢。管理養老金,就要真正為委托人做到保值增值。長期來看怎樣才算是保值增值?我們認為有兩個指標可以看:一是城鎮職工的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的增速,近兩年維持在7%-8%之間。還有一個是名義GDP增速,我們預計未來10年增長中樞大概在7%左右。只有達到這樣的長期收益目標,才能讓企事業單位的員工的退休金跟得上社會平均財富的增長,這也是我們作為養老金投資管理人的價值所在。而結合各類可投資資產的長期風險收益特征來看,只有權益資產能夠在長期獲得更高的回報,所以我們在資產配置上選擇了相對較高的權益倉位。” 姚荻帆分享了他的感受。
姚荻帆表示,除了較高的權益投資比例,風格穩健、擅長絕對收益的銀華固收團隊也為企業年金投資貢獻了充分的安全墊,使得權益團隊能夠進一步放開手腳,立足長期進行配置上的再平衡。
在各類資管機構同臺競技的環境中,什么樣的機構最后能夠勝出?姚荻帆表示:“最終能夠勝出的機構,一定是能夠充分發揮專業精神和專業實力、真正把長期業績做好的投資管理人。只有盡量排除外部噪音,忠實于自己的專業,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才能在競爭中勝出,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