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瑞

成都是社區大市。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成都在城鄉社區消費共同體中著力打造“少扎堆、非接觸型”消費新場景的方式,對商業模式進行再造,不僅有助于供貨商、服務商及平臺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而且還將成為成都城鄉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的社會消費基石。
與2003年非典時期相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的經濟下行壓力更大、時間更長、外部環境基于全球需求疲軟和貿易戰等挑戰而更加嚴峻;同時,當下我國的經濟增長對消費刺激和服務業的依賴度更強。但與2003年非典時期相比,我國的經濟實力更強、互聯網+應用更廣袤、城鄉居民的消費力更強。因此,我們應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制度優勢、經濟持續增長的基本趨勢和經濟社會穩健發展抗沖擊能力保有強烈的自信心。2020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社區經濟:小社區、大消費
社區經濟本質是屬于區域經濟的范疇。從產業層面上看,社區經濟涵蓋了屬于社區管理的三次產業,主要是都市農業、都市小工業及服務業;從所有制層面上看,社區經濟主要是民營經濟,還有少量的集體經濟和國有經濟;從經營場地上看,社區經濟以小場地為主,也有個別的場地比較大;從服務對象上看,社區經濟主要面向社區居民,也面向社區之外的群眾;從經營時間上看,社區經濟的經驗時間比較靈活,有的是早開晚關,甚至24小時營業。
一般來講,社區經濟主要是為滿足社區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的各行各業,其主要的行業是服務業。一刻鐘生活圈的服務范圍是社區經濟的基本空間。作為區域經濟的基層單元,社區經濟無疑是各行各業百業謀生的競技場,本質上是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各樣服務的消費經濟終端。從這個意義上講,城鄉社區經濟也可以說是城鄉社區消費。
社區經濟的特點一是“小”,小超市、小賣鋪、小餐館、小酒店、民宿、家電維修、洗衣店、藥鋪、菜市場、電商體驗店、便利店、家政服務、社區養老院、社區幼稚園,等等,因此它是一種“少扎堆經濟”;二是社區經濟可以實現線上線下交融,往往可成為一些大供貨商、大服務商及平臺的線下聯姻店,并且可以采取“人—物—人”的交易模式,形成“非接觸型業態”;三是社區經濟緊緊圍繞社區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偏好,跟蹤和發現市場,投資少,資金回籠快;四是點多面廣的社區經濟可以與社區公共場地、小區物管場地的充分利用有機契合,形成更方便社區居民、更有助于形成安全健康的社區生活環境;五是社區經濟的業態豐富多彩,有助于社區群眾創新創業。
社區經濟和社區消費可以為生產提供精準的供求信息反饋。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在社區中增加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推動需求引領和供給變革相互促進,有助于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中等收入家庭規模不斷增加,社區居民對消費品質將提出更高要求,從“有”到“好”的改善型消費將成為實物消費的主要增量,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高品質服務消費需求迅速增長,在社區進一步擴大高品質消費潛力巨大。
社區消費共同體:有助于打造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消費新場景
隨著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進程,城鄉社區已重構為城鄉基層的社會共同體和消費共同體。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使過去的單位人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社會人、社區人,流動人口已開始進入社區,總量大大增加,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再加上大量的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保障的功能從政府和單位中不斷剝離出來,讓社區來承接,這就有力地提升了社區的功能,豐富了它的內容,拓寬了它的工作面,使它從微觀的層面擔當起了造就大社會、大消費的重任,成了能協調和凝聚方方面面的中心和網格化市場節點,成了功能比較齊全的社會共同體和消費共同體。
第一,成都地域范圍廣袤,社區星羅棋布,遍布城鄉。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那里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因此,一些共享消費模式、消費商品、消費服務、消費業態容易在相關的社區安家落戶,城鄉社區成為了一個特定地區內的人口集團或消費共同體。城鄉社區成員之間的聯系紐帶是共同語言、風俗和文化,消費也存在某些共性,由此產生了社區消費者共同的結合感、歸屬感和市場消費需求。而且,每一城鄉社區都有共同的活動場所和活動中心,有自己的組織和制度,為構建消費共同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單個社區消費量雖小,但社區點多面廣,可以說是城市經濟地理空間上的全覆蓋,因此全部社區消費量是很大的,是真真實實的“小社區、大消費”。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崛起的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消費新場景,不僅成為社會消費的“壓艙石”,穩定了生產、流通和消費的社會經濟循環,更穩定了人們的消費信心和消費預期。另外,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消費新場景的點多面廣和星羅棋布,可以從物流配送領域、服務后臺管理、精細化分類、中央廚房等方面部分地減弱和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影響。
第二,成都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消費新場景可近距離地服務群眾,貼近生活。城鄉社區群眾消費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關,也是穩定社會消費的基石和砝碼,更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經濟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不僅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城鄉社區治理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也讓我們深刻地理解到,城鄉社區是社會消費的共同體和基礎性單元。
第三,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成都城鄉社區最容易布局安全性的“少扎堆、非接觸型”的消費新場景。小社區因為“小”,完全可以根據城鄉社區居民的消費半徑,布局“少扎堆”的消費場景;小社區因為“小”,人流有限,使得在社區院落或居民小區建設“非接觸型”消費場景成為可能。這些消費新場景對于重大疫情防控,保障消費場景的安全性具有獨特功能;同時,對保障居民正常消費,促進社會消費,穩定產業鏈和就業,會起到“一石二鳥”的功效。另外,在一些國際社區,還可以在“少扎堆、非接觸型”的消費新場景中,布局專門為外國人和海外人士服務的窗口,讓他們感受到成都依然很安全、很美麗、很溫馨。
第四,成都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的消費新場景,可以與若干消費品及服務的生產商和提供商有機銜接,與若干與消費有關的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合成新業態,甚至銜接大型超市和百貨大賣場、汽車和家庭智能設備等大件消費品專門店,構成其“終端消費場景”,形成消費者線上下單及支付,供貨商和服務商及時供貨或提供服務,城鄉社區居民線上或線下“少扎堆、非接觸型”的接受和終端消費。因此,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的消費新場景,可以成為“扎堆、接觸型”大型多元化消費場景的“連鎖終端”和消費場景“姊妹篇”。隨著人們消費行為健康安全意識的增強,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的消費新場景將成為群眾的一種消費大趨勢,成為城鄉社區居民的消費新常態。
第五,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的消費新場景,可以嵌入社區服務平臺。這樣,可以使小區業主感受到科技的發展,有數字信息化與智能化的生活體驗,擁有一個安全、舒適、溫馨、便利、健康的生活環境。城鄉社區“少扎堆、非接觸型”的消費新場景,也有助于物業管理與居民服務實現協同,進而有助于夯實小區物業管理的經濟基礎;有助于提高小區的生活檔次與開發商的名氣,也相應地提高了小區住宅的品質等,給開發商和物業管理商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有助于使小區業主在各方面擁有更高、更好的體驗,使小區和外界、住戶和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使生活在小區里的住戶更加感受到人性化和更多的人情味。
毋庸諱言,未來各種“扎堆、接觸型”消費場景在新冠肺炎疫情后須臾不可缺,而且將呈現必然性的消費回補,在促進城鄉居民消費中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少扎堆、非接觸型”的社區消費新場景不僅將作為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生力軍,而且還將成為城市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的社會消費基石。可以斷言,城鄉社區“扎堆、接觸型”的城市消費場景與“少扎堆、非接觸型”城鄉社區的消費新場景勢必相得益彰,共同書寫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