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珺怡
摘 要: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在普遍重視母親對兒童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父親發揮的作用。本文首先從精神分析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家庭系統理論和生態系統理論出發說明父親參與對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意義,然后結合生活實際指出父親參與對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培養兒童良好的個性、促進社會化發展以及道德發展中所具有的價值。
關鍵詞:父親參與;兒童;心理發展;價值
1 父親參與的概念界定
關于父親參與的概念較為全面概括的是Hawkins從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角度出發,提出包括:提供經濟支持、對孩子母親的支持、管教和培養責任感、鼓勵學業成就、給予表揚和情感支持、與孩子交流或聊天、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教孩子讀書、鼓勵孩子發展才能九個維度,將父親參與的內容更加明確化。本文主要以Hawkins的九個維度為依據,從學前兒童角度出發,將父親參與定義為:父親參與0—6歲兒童的生活、撫養教育兒童以及參與兒童的游戲與活動當中,對兒童提供物質、心理和情感等全面關注的過程。
2 從相關理論看父親參與對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性
2.1 從精神分析理論看父親參與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本能是個體精神活動的源泉,是推動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弗洛伊德研究表明在性蕾欲期(約發生在3—6歲),兒童開始對性產生好奇,這一時期兒童可能產生戀父戀母情結,兒童最初的角色認同也是發生在這一時期內,而父親作為家庭的重要成員,在早期兒童性別角色的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該理論,我們應當充分重視父親在兒童期所起的關鍵作用,并意識到父親參與的重要性。
2.2 從社會學習理論看父親參與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觀察學習、模仿學習是人類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方式,人們通過觀察他人或模仿榜樣,就可以學習某種社會態度和行為,該理論重視發揮榜樣的作用。因此父親參與兒童活動,不僅從時間和空間上給兒童提供了更多與榜樣接觸的機會,同時正所謂“身教重于言傳”,父親在參與活動中自身的行為表現已經為兒童提供了示范作用,對兒童心理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3 從家庭系統理論看父親參與
在一個和諧穩定的關系中,每個家庭成員占有一定的位置和作用,而一個成員的改變也會直接引發其他成員行為、情緒產生變化。根據家庭系統理論,任何一方關系的缺少都會造成整個系統的不平衡,良好的父子關系是三角關系中的重要一環,因此父親參與不能被忽視,他對兒童心理發展起著保障支持作用。
2.4 從生態系統理論看父親參與
Bron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理論強調個體的發展嵌套于相互影響的環境系統之中,在這一過程中系統與個體相互作用并影響著個體發展。轉變父母教養方式,建立良好的父子關系,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等方式,個體可以通過發揮微系統的正向功能,促進兒童積極正向地發展。
3 父親參與對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價值
3.1 父親參與促進兒童認知發展
研究表明,缺乏父愛會抑制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對父母離異、而缺乏父愛的兒童研究發現,其在方塊設計、走迷宮和算術等智力測試中明顯落后于完整家庭兒童。父親在參與兒童游戲時往往提供更具挑戰性、豐富的任務內容,并且能夠為孩子提供智力的支持與幫助,兒童從父親那里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獲得更多好奇心、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空間。
3.2 父親參與促進兒童形成良好的個性
在一項對父親參與的研究調查中,父親在被調查問及對孩子哪方面有獨特影響時,大多數父親認為能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教會孩子形成勇敢、頑強、獨立、自信的個性品質,對于男孩子來說可以為其樹立男子漢的形象,幫助兒童形成男子漢的氣魄和男人的做事風格。
3.3 父親參與促進兒童社會化發展
父親參與兒童活動能夠使兒童擁有更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首先更多與父親接觸的兒童從心理上擁有更多的安全感與支持感,完整的家庭環境會讓他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表現出更多自信與樂觀。其次父親參與兒童能夠為兒童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機會與空間,兒童擁有豐富的知識面與開闊的眼界,在活動中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與能力,在同伴交往中有更好的適應能力。再次,父親參與活動中兒童能夠學會如何發起對話和維持談話,擁有良好的社交技能,能夠更輕松的適應社會。
3.4 父親參與促進兒童道德發展
兒童期是道德培養的關鍵期,根據皮亞杰的道德發展理論,0—6歲兒童處于他律的道德階段,對于這一時期兒童尤其需要依靠成人的監督、依靠外部的規則規范自身行為。這一時期生活中實際的榜樣對兒童的道德認識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與父親更多進行游戲的兒童更少的出現攻擊性行為,這也與兒童出現問題行為時,父親對其約束效果好,父親比母親更容易終止問題行為這一結果相符合。
古人常說:“養不教,父之過”,德國哲學家弗羅姆說到:“父親雖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范的世界、經驗閱歷和冒險的世界,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往世界之路。”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父親在兒童成長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應該意識到一個健康的兒童不只是身體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全完整對兒童的成長甚至整個人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魏棟.父親參與幼兒教養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2] 邊玉芳,梁麗嬋,張穎等.充分重視家庭對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