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湘 李思霖
【摘 要】文章分析廣西—東盟發展服務貿易在促進企業技術積累與創新、解決就業問題等方面的意義,以及雙邊發展服務貿易在資源、政策、平臺等方面具備的優勢,研究廣西—東盟在金融、旅游、交通運輸等方面的服務貿易現狀,提出在促進廣西—東盟服務貿易發展時,政府和企業可以選擇的應付之策。
【關鍵詞】廣西;東盟;服務貿易
【中圖分類號】F752.68;F75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1-0037-04
在知識經濟時代,服務貿易經濟總額占世界貿易經濟總額的比重持續擴大,服務貿易的重要性與經濟地位日益凸顯。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自2010年成立以來,廣西與東盟十國之間的經濟關系日益緊密,貿易往來更加頻繁,發展雙邊服務貿易具備明顯的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平臺優勢等條件。2015年簽訂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版”更是為推動廣西—東盟服務貿易提供了新動力。2019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將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成對東盟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區,標志著廣西進入自貿新時代。如何更好地促進廣西與東盟服務貿易發展成為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
1 廣西—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的必要性
廣西位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核心區域,作為我國與東盟國家間進行貿易往來的主要窗戶,集合了各種資源優勢,發展服務貿易對廣西和東盟國家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1 促進企業技術的積累與創新
廣西與東盟國家在發展雙邊服務貿易經濟中,服務貿易過程是創新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服務項目提供國政府可以在與服務對象國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對本國服務貿易企業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進與完善,為企業創新服務貿易技術夯實基礎。在發展雙邊服務貿易經濟時,技術服務性較強的服務貿易企業可以在服務貿易過程中向擁有先進技術的一方學習、模仿到很多技術,并將學習到的技術進行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同時,隨著當前世界經濟競爭趨勢的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加大也會促使有能力的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增加資金投入,積累技術、創新技術,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
1.2 有利于增加就業
目前,世界服務貿易以發展離岸外包為主,離岸外包工作崗位主要分布在服務技術密集型行業與技術密集型行業,發展服務貿易經濟可以妥善解決廣西—東盟地區大量的高素質勞動人口就業問題,是將本地區高素質勞動力資本轉化成地區人力資本的有效途徑,并且隨著行業勞動力競爭性的增強,服務貿易業的規模與創新力度也將會得到更大范圍的提高,服務貿易崗位屆時也會相應增加,使得廣西—東盟地區大量的高素質勞動力在服務貿易行業中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廣西—東盟服務貿易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其與高素質勞動力之間是一種良性循環的關系。服務貿易行業本身隨著其規模的擴大與形式的創新可以為高素質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從而提高廣西—東盟地區的社會效益,實現廣西與東盟國家社會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1.3 促進文化旅游資源的整合
廣西與東盟國家旅游資源豐富,廣西風景聞名世界,有以“山水甲天下”之稱聞名于世的桂林等自然景致,以靈渠、花山壁畫為代表的名勝古跡,以壯族為代表、獨特多樣的少數民族風情,東盟國家中有泰國的普吉島、越南的河內還劍湖、新加坡的圣淘沙小島等特色景點。發展廣西—東盟服務貿易,有利于政府與企業結合雙邊豐富、獨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進行交流與合作,并在合作的基礎上,對現有的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創新現有的旅游路線、旅游方式,將雙邊文化旅游資源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
2 廣西—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的優勢
2.1 資源優勢
廣西與東盟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民族風情多樣。截至2017年,廣西“5A”“4A”“3A”“2A”景區共計422家,旅行社有650多家,東盟地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景點共計37個;廣西與東盟地區海、陸、空運輸資源豐富,經過廣西與東盟地區的國際列車2條,南向通道截至2018年5月累計開行160多列,北部灣經濟區良港5個,東盟航線合計30余條。同時,廣西—東盟地區擁有一個世界性金融中心,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互聯網、金融服務技術發達。因此,廣西與東盟國家具有豐富的服務貿易資源優勢。
2.2 政策優勢
2015年,我國與東盟國家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關于修訂<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項下部分協議的議定書》中關于服務貿易方面雙邊就旅游、運輸、金融、教育等8個部門做出減少地域限制條件,放寬成員國在本國或本地區獨資或合資企業設立的股比限制等承諾,大幅降低雙邊服務貿易市場準入條件,服務貿易市場大開為雙邊發展跨境旅游、國際運輸及金融服務等擴大了發展空間。2019年8月26日,國務院發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圍繞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提出了暢通國際大通道、打造對東盟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區和打造西部陸海聯通門戶港等方面的具體舉措。這些政策為發展廣西—東盟地區服務貿易經濟營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環境。
2.3 平臺優勢
廣西與東盟國家擁有在自貿區范圍內提出服務貿易自由化,對自貿區服務貿易發展做出最優國待遇、國民待遇、減少雙邊服務貿易市場限制等規定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平臺。中國—東盟信息港落地,為發展廣西—東盟地區服務貿易提供技術支持,擁有為促進雙邊企業開展服務貿易往來、互聯互通等全方位合作而組織雙邊服務項目對接與企業洽談的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平臺,以及中國—東盟“一軸兩翼”、泛北部灣智庫峰會等多個平臺,為廣西與東盟國家發展服務貿易提供優質的平臺支持環境。
3 廣西—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狀況及短板
《服務貿易協議》升級版的順利達成,強有力地拉近了廣西與東盟國家間服務貿易關系,推動雙邊服務貿易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借助自貿區與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重要發展平臺,廣西與東盟的服務貿易領域發展空間持續擴展,服務貿易經濟發展成績舉世矚目。
3.1 廣西—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狀況
(1)金融服務貿易現狀。廣西—東盟地區是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金融交流的重要合作區域,在金融服務貿易領域的交流合作處于初級階段,人民幣不能在成員國當地直接進行跨境支付,投資合作的開展也不能與成員國貨幣直接兌換,對于廣西—東盟地區來說,金融便利化市場需求高。為推動雙邊金融發展,廣西北部灣銀行為邊民互市提供跨境電子結算平臺,為雙邊跨境支付提供便利的平臺條件;廣西東興口岸地區提供人民幣兌越南盾業務,為邊境地區貨幣兌換市場便利化提供重要業務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廣西南寧支行構建連接的廣西—東盟地區跨境人民幣業務清算平臺基本涵蓋廣西—東盟地區。
(2)旅游服務貿易現狀。旅游服務貿易已成為廣西—東盟地區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廣西與東盟國家利用地緣相近、人文相似等特點,各國家地區的旅游部門相互合作深挖雙邊旅游經濟,創新旅游模式,開展“互聯網+旅游”“體育+旅游”等創意活動。在雙邊開展的各類活動推動下,2017年東盟國家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合計吸引70%左右到東盟旅游的廣西旅客。根據廣西出入境數據統計顯示,東盟國家旅客到廣西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廣西與東盟國家2012—2017年旅游服務貿易呈高速發展態勢。
(3)交通運輸服務貿易現狀。廣西—東盟地區為增強雙邊交通聯系,逐漸完善雙邊海、陸、空交通運輸網,在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助推下,截至2018年5月廣西—東盟地區在海陸運輸領域中不斷升級以南寧—新加坡經濟為中軸,以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為兩翼的“一軸兩翼”區域合作格局,將南寧—新加坡經濟范圍升至中國—中南半島層面,東盟國家在面向廣西發展服務貿易時在選擇上有了新的便利選項。與此同時,北部灣地區有15個優良港口,與8個東盟成員國家和地區開通30余條對外貿易航線,與越南建設28條國際陸路運輸路線,并在2017年完成廣西南寧—越南河內集裝箱直運班次的開通;在航空運輸領域,廣西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及柳州白蓮機場與東盟各國主要18個城市實現通航,航線數一共有25條,周次航班數量達97個。
(4)教育服務貿易現狀。廣西與東盟國家間的教育服務貿易存在逆差現象,東盟國家與廣西雙邊的高等院校制定了一系列留學生交換政策,但是,雙邊留學生輸出主要是東盟國家輸出到廣西高校為主,廣西對東盟國家的留學生輸出較少,而且廣西高校對東盟國家的留學生教育收費偏低。目前,桂林理工大學與廣西民族大學等多所高校計劃在廣西南寧教育園區內設立國際交流學院(中心),利用廣西與東盟國家的區位優勢加強教育服務貿易往來。
3.2 廣西—東盟發展服務貿易的短板
(1)服務貿易結構不平衡。一方面是國家與地區間不平衡,另一方面是行業間的不平衡。從國家與地區方面來說,廣西向東盟國家輸出的服務貿易項目較多,東盟國家較少向廣西輸出。從行業方面來說,廣西與老撾、緬甸、柬埔寨之間涉及的項目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與旅游等傳統領域,偏向于附加值低的服務貿易,與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主要服務貿易產品結構偏向發展電子、金融等附加值高的新型服務貿易領域,并且雙邊教育服務貿易發展不平衡也是廣西與東盟國家間發展服務貿易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
(2)社會對發展服務貿易存在認知障礙。近年來,廣西與東盟國家在消除本地區民眾對服務貿易的思想誤區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廣西—東盟地區長期受傳統產業經濟發展思想的影響,忽視服務業的發展,人民對服務貿易的認知與了解仍停留在一個較淺薄的認知層次上,對服務貿易的認識不夠深入,認為發展服務業只是發展旅游、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項目,與其他發達地區相比,廣西—東盟地區也因思想層次達不到相應的服務發展需求,給予從事金融服務業、咨詢服務業等知識密集型與科技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的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與人文關懷較少。
(3)服務貿易專業素質人才供給少。廣西—東盟地區發展服務貿易經濟使用的人力資源中主要是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缺少具備服務貿易專業素質的從業人員,而從事金融、咨詢、通信技術、技術服務等方面的人才更少。截至2017年,廣西普通高校總數為71所,畢業生為200 268人,東盟十國中我國教育部認可的海外高校總數僅155所,遠遠不能滿足廣西—東盟地區對服務貿易型人才的需求,并且因為人才挽留制度不完善,所以廣西—東盟地區每年有大量專業人才外流入其他經濟發達地區,在知識、技術、資本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領域,如金融業、計算機服務與軟件業等,形成一個巨大的人才缺口。
(4)與服務貿易相關的配套設施少。廣西—東盟地區服務行業的社會供給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越南、緬甸、老撾、柬埔寨等東盟成員國很多服務產業中的發展項目仍停留在比較原始的階段,比如越南的酒店、旅館基本只提供基礎的住房服務,與之相關的餐飲、娛樂、游玩設施等增值服務項目較少。以越南為代表的東盟地區服務業中的電信業務,只有極少數電信增值公司在其他同行硬件設備中嵌入式地加入其服務,各類相關服務項目業務也只有小部分企業在做。綜上,廣西與東盟國家服務業產業基礎薄弱且服務行業服務形式單一,與發達地區相比,缺少系統化的產業鏈,廣西與東盟大部分國家的服務行業價值還有待深入挖掘。
4 促進廣西—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的對策
4.1 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1)改革服務貿易審批制度。簡化廣西與東盟國家服務貿易的辦事流程,加大審批權限開放力度,建設好服務貿易網上審批服務平臺,優化平臺操作頁面,減少企業在審批環節上花費的時間。同時,積極培育有能力的大型服務貿易企業,綜合利用政府與企業的力量對本國與地區服務貿易基礎措施進行改進與完善。
(2)完善服務貿易立法與稅收制度。適當降低服務貿易行業稅率,通過減稅吸引更多企業從事服務貿易,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扶持與培養具有競爭優勢的服務貿易型企業,從而達到以大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推動雙邊服務貿易經濟發展的目的。
(3)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加強懂業務、懂管理,具備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服務貿易經濟人才培養。加強人才資源的管理,在大學課程中增加服務貿易相關專業,加強雙邊教育服務貿易合作,為雙邊進行教育服務貿易合作提供更好的知識環境,促進雙邊信息共享、學術資源共享,提高服務貿易人才的專業素質,完善人才挽留制度,為本地區的優秀人才學習服務貿易知識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4)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發布優惠性政策,鼓勵各級行政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聯合培養人才,鼓勵支持社會各界加大地區服務貿易人才培養力度。加大雙邊教育資源共享的開放力度,加快推動雙邊大學學位、職業資格認證等的認同,培養更多具有服務貿易意識的高素質人才,提高地區整體服務貿易意識。利用現代發達的互聯網技術,結合電視、報刊等媒體,制定新穎的宣傳片,開展有創意的商業活動、公益活動,將服務貿易知識對民眾進行普及,提高服務貿易經濟民眾參與度,逐步消除人們對服務貿易領域固有的思想誤區與觀望態度,提高民眾服務貿易意識。
4.2 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1)健全企業內部運行管理機制。廣西—東盟地區服務貿易型企業應結合企業所處行業的位置,留意服務貿易產業發展環境的變化,以及面臨的風險與問題,吸收和引進先進的服務貿易經濟管理觀念,不斷調整與創新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比如制定利于調動員工工作激情的薪酬、獎賞制度,制定嚴格的資金使用制度。
(2)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加強企業成本管控。廣西與東盟國家的企業可以通過在國家政府及地區簽署的法律、條文、協議中尋找有利于降低企業服務貿易經營成本的規定,規范、修整企業生產行為以達到降低成本目的。聘請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服務貿易型人才,強調工作性質與人才素質的專業性、融合性,降低因使用非專業人才因不了解工作性質、工作知識而使用錯誤方式開展服務貿易業務造成的損失。此外,廣西與東盟國家雙邊企業還可以通過采取優勢互補的服務貿易合作戰略降低各自成本。
(3)借鑒國內先進服務貿易企業的經驗。我國沿海地區服務貿易走在發展的前列,尤其是廣東省服務貿易的發展態勢一直較好,廣東省在與東盟國家發展服務貿易中成功的企業較多,經驗豐富,在地理位置上,作為臨近廣東省的廣西與東盟國家,可以借鑒這些成功企業的發展經驗促進自身服務貿易的發展,比如可以借鑒其發展服務外包業務的經驗,利用各自擁有的優勢,承接雙邊服務外包業務,彌補廣西與東盟國家發展服務貿易所欠缺的重要環節。
4.3 積極參與雙邊的服務貿易活動
服務貿易企業可以與不同行業進行溝通合作,開展創意活動,可以在小范圍開展類似“體育+旅游”活動,調動潛在客戶參與活動消費的積極性。雙邊服務貿易企業也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廣西與東盟國家間的政策優勢、各項區域性優惠條件并結合自身的條件與優勢,積極參與雙邊的服務貿易活動。
參 考 文 獻
[1]黃佐琛.廣西文化產業面向東盟走出去的路徑選擇研究[J].大眾文藝,2018(4):242-244.
[2]顏艷.中國—東盟合作環境下廣西旅游業整合的創新發展[J].中國市場,2018(2):241-242.
[3]杜興鵬,黃勇明.中國—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現代商貿工業,2014(8):59-61.
[4]王耀華.推進廣西—東盟優先服務產業貿易合作潛力與路徑探討[J].對外經貿實務,2018(3):30-33.
[5]鐘智全,唐姣美,鐘明榮.中國—東盟服務貿易發展與廣西的戰略選擇[J].東南亞縱橫,2014(9):43-47.
[6]蔣文.廣西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和對策分析[J].前沿,2010(22):92-94.
[7]裴綽.廣西對東盟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策略研究[J].商,2014(20):153.
[8]趙琴.廣西與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的SWOT分析[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28(5):45-47.
[9]趙輝.金融支持廣西服務貿易發展的措施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3(1):64-66.
[10]石來斌.廣東服務貿易對服務業就業影響的實證分析[J].廣東輕工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1):22-37.
[11]李小想.廣東服務貿易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N].企業導報,2013(10):148-149.
[12]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借鑒國際經驗加快廣東服務貿易發展[J].廣東經濟,2016(11):19-23.
[13]游靄瓊.廣東—東盟經貿關系現狀與發展趨勢[J].珠江經濟,2006(8):34-43.
[14]張寧.經濟新常態下廣東省服務貿易發展的路徑研究[D].廣州:廣東省社會科學院,2017.
[15]周鐵.廣東省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特區經濟,2014(2):89-92.
[16]王新哲.廣西加速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的一般均衡分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9(12):14-18.
[17]PhilippaDee. Does AFAS have bite? Comparing services trade commitments with actual practice[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14(9):46-64.
[18]Bogus awaSkulska.Process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China with Asean Countries. An Over-view[J].Folia Oeconomica Stetinensia,2011(5):36-52.
[19]Rudra P Pradhan.ASEAN economic growth,tradeopenness and banking-sector depth:The nexus[J].Economia,2017(8):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