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師基

熱愛藝術和旅行的柯玉興曾是一個狂熱的背包客,他將沿途的風景用手繪本記錄下來,以此告訴人們,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現實還是理想,都需要色彩,需要風景。
柯玉興是地道的泉州人。他在華僑大學學的是產品設計專業,但他對插畫特別感興趣。他尤其偏愛街頭藝術,一直希望自己能用藝術的語言描繪出心中的世界。
一次,柯玉興利用假期旅行,沿途的所見所聞讓他感受頗深。回來后,他根據自己所思畫了一組漫畫,取名《一個人和一只豬的故事》。全圖由8個短篇漫畫組成故事,講的是一個人帶著一只豬路過一座城市,看到眼前的美麗景象之后,激發了靈感,他給每座城市貼上條形碼,收取觀賞費用。
漫畫展出后,大家對柯玉興的創意大加稱贊。其中,一個叫鬧小米的粉絲給他建言:單槍匹馬難有大發展,不如與人抱團。柯玉興想想也是,搞藝術得有個自己的“家”。為此,他與鬧小米協商后決定合伙建立工作室。
一番緊張的籌備后,柯玉興與鬧小米創建了“烏普藝術工作室”。柯玉興說:“以圖案為主的插畫工作室,靈魂在于讓世界充滿故事、讓文化充滿創意,喊出屬于心中的藝術。”
柯玉興不僅自己單獨作畫,還與他人合作作畫。《月球上的宇航員》是柯玉興和鬧小米共同創作的第一幅壁畫,也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這幅黑白風格的壁畫描繪了一個身背“夢想”行囊的宇航員獨自探索月球,雖然孤獨,卻依靠著“健康”“生命”“家庭”輸送的氧氣不斷前行,維持夢想的生命的故事。他說:“墻面是一種很好的載體,可以用來表達我們的理念,也能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創作。”
這組插畫引得不少人的關注,大家看到了柯玉興的能力與興趣所在。不過,真正讓人對柯玉興刮目相看的,則是他為校友做的三套別具風格的騎行服。

柯玉興有個校友叫劉海翔,是華僑大學MBA聯合會副會長,喜歡各種戶外運動。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劉海翔決定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騎行,既想挑戰極限運動,又想看看今日絲綢之路沿線現狀。很明顯,這是一場文化之旅。可是,用什么方式既能把泉州宣傳出去,又能領略各地文化魅力呢?
這時,柯玉興得知劉海翔的愿望。他找到劉海翔,說:“很佩服你的勇氣。既然是騎行世界,那就得加強世界文化交流。在騎行中,既要展示中國古老文化,又要把中國創新精神展現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唯有這樣,才能產生共鳴,騎行者也才是文化使者。”劉海翔一聽,覺得主意不錯,就采納了柯玉興的建議,同意穿上由柯玉興設計的騎行服。
柯玉興設計了三套騎行服: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第一套騎行服必然要體現起航之意,為此,他設計的騎行服上有一艘船駛向遠方,代表航海的精神和勇氣,取名“夢翔服”;第二套以泉州鯉城老街區為設計元素,圖案猶如一條鯉魚躍出水面,表達中國人敢拼敢贏,取名“鯉魚服”;第三套,柯玉興在騎行服左右臂袖繪上刺桐花,象征繁榮昌盛,取名“海絲服”,寓意海上絲綢之路。
當劉海翔先后歷經15個國家,用時250天,返回廣西后,被媒體和網友稱為“單騎超人”。華僑大學副校長曾路總結此次騎行時說道:“騎行不僅挑戰了種種困難,三套服飾更是助力海絲申遺,傳播了中華文化,宣傳了家鄉和母校。”
柯玉興心系家鄉,奮力傳播家鄉文化。家鄉的旅游部門準備對有“風車島”美名的小岞進行旅游文化開發,并邀請柯玉興在80米長的鄉村文化特色墻上“做點什么”。接到邀請后,柯玉興和鬧小米立馬趕到現場走訪。
兩人考察后發現這里不僅自然風景優美,勤勞善良的惠安人民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這堵墻就在一所小學旁邊。這對從未嘗試過長幅壁畫的柯玉興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因為,一幅好的畫作在于它要表達的故事和傳遞的思想,有情感的東西總會觸及他人。那么,如何做出一個既符合小學文化環境,又能展現家鄉風土人情的插畫作品呢?
恰在這時,一個當地婦女從他跟前走過。柯玉興一看到這位婦女,心里立即有了主意: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海邊的一個特殊的族群,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勤勞的精神聞名海內外。
柯玉興決定將26個大寫英文字母與婀娜多姿的惠安女形象結合,并融合惠安女扛石頭、捕魚等生活勞作場景進行創作,組成一套世界獨一無二的“惠女式”26個字母畫情景。作品被柯玉興取名為“惠安女與26個英文字母的故事”。
從創意設計到繪制壁畫,兩人用時約20天,完成了這個長達80多米的小學圍墻涂鴉。壁畫將村居串聯成一道風景,使得這條鄉間小路變得異常熱鬧起來,許多游客從全國各地慕名來到小岞東山村。
壁畫取得轟動效應。當地旅游部門趁勢擴大影響,決定在100多幢房子的墻面上全面進行文化創意繪畫,并指名要求以柯玉興領銜的“烏普藝術工作室”來完成。柯玉興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柯玉興認為生活中有太多有趣的東西,需要去記錄表達,而繪畫只是傳遞想法的一種工具,就像作家通過文字來表達,攝影師通過影像來記錄,音樂家用聲音來感染。無論如何,他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心一直都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