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漢縣人民醫院,四川 達州,636150)
腦出血主要是指代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損引發的出血情況,一般與高血脂、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情況有關,其死亡率和致殘率相對較高,生存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吞咽、語言與運動功能障礙,情況嚴重者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為患者自身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與經濟壓力。急診治療的及時有效性可以有效的減少腦出血損傷,其中護理工作對急診治療有著較強的輔助作用[1]。
研究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急診腦出血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16 例;年齡范圍為43歲至71歲,平均年齡為(62.7±3.2)歲;病程時長為1 至10h,平均時長為(3.4±2.1)h;深度昏迷者23例,淺昏迷者17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為47歲至73歲,平均年齡為(65.5±4.8)歲;病程時長為1至9h,平均時長為(3.7±1.8)h;深度昏迷者25例,淺昏迷者15例;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備可比性。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優質護理,觀察組護理操作如下:
1.2.1 采用分級與責任制護理管理
所有護理工作采用分級護理管理,依據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時長、職稱與技術情況做護理組長、分組張和責任護士的分級處理,依據不同分級做對應的護理職責劃分,提升工作落實效果。護理工作每周開展抽樣調查,同時每月進行定期考核,確保護理工作落實到位。同時強調崗位責任制,各項工作細化分責管理[2]。
1.2.2 顱內高壓與呼吸道護理
患者會因為顱內高壓而出現惡心嘔吐相關癥狀,快速建立靜脈通道,保證注射液迅速輸入,留置動脈穿刺針,做好動脈壓檢測。顱內高壓情況嚴重會導致生命威脅,可以進行脫水治療,如甘露醇靜滴,同時在用藥時關注體位狀態,做頭部抬升15°至30°,將頭部側向一邊,避免腦水腫與呼吸道分泌物所引發的誤吸,避免患者身體移動。要及時的將呼吸道分泌物有效吸出,在吸痰處理中要保證無菌化操作,插管避免粗暴,保持柔和置入,防止對呼吸道造成損傷,吸痰后要進行高流量吸氧。如果痰液量多,需要在之前吸痰后間隔3min后做再次吸痰,每次吸痰需要控制在15s時間以內。如果存在痰鳴音與排痰不順暢,需要及時吸痰,同時進行面罩吸氧[3]。
1.2.3 并發癥與飲食護理
由于腦出血昏迷患者會存在長時間臥床治療的情況,容易發生褥瘡與尿路感染,因此需要積極的對尿道、口腔與皮膚做對應的清潔,提升口腔清潔效果。勤換床單被褥,保持病房環境干凈整潔,定時做翻身;保證留置導管的穩固,做好尿液、嘔吐物與排便的觀察記錄。腦出血昏迷患者無法有效進食,需要做必要的營養支持來保持機體需要。如果患者不存在消化道出血,可以進行高蛋白流食攝取,確保營養均衡[4]。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急救時長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百分制調查表,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分以內為不滿意,60分至90分為基本滿意,滿意率為60分以上群體總比例。
將采集的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組間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標準。
如表1所示,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2.5%,對照組為72.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如表2所示,在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上,觀察組改善幅度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救時長上,觀察組(28.4±7.2)min短于對照組(48.2±11.4)min,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對比(x±s,分)
除了生理上的護理,患者與家屬的心理護理也尤為重要。患者由于疾病的突然,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尤其是患者自身對疾病了解不全,會進一步的增加其不良心理問題,從而導致治療的不配合,影響治療的進行。因此,要充分的關注患者心理狀態,做簡要的健康宣教來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針對焦慮抑郁狀態做必要的心理安撫,讓其樹立治療信心,提升治療配合度。同時要針對患者做必要的溝通,尤其是疾病起病急促、病情發展快速,因此會有較高死亡率和預后情況差的問題,患者家屬短時間內接受能力差,容易產生消極情緒,甚至不配合治療,要針對家屬情況做針對性的教育與心理安撫,提升家屬的治療配合度,提升治療的及時性與有效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