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申美,李紅葵
(桂林市人民醫院,廣西 桂林)
會陰裂傷是分娩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生的原因與在分娩過程中胎頭過大,產婦分娩用力過猛以及分娩速度過快等因素有關,該癥狀多發生在第二產程,臨床將其分為三度,其中Ⅰ度和Ⅱ度的裂傷程度較淺,產婦的出血量較少,經過有效的縫合后,愈合情況良好,但Ⅲ度裂傷情況較重,裂傷程度較深,具體包括陰道口、會陰以及肛門括約肌的裂傷,更有甚者可伸展至產婦的直腸壁,導致產婦出現大便失禁的癥狀,加重產婦痛苦的同時,更嚴重影響產婦分娩后的生活質量[1-2]。因此在產婦的分娩過程中保護產婦的會陰,避免發生嚴重的撕裂傷已成為產科醫護人員在接生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之一。經龔云[3]等研究發現,無保護會陰接生相較于傳統接生方式而言,對產婦的會陰裂傷程度影響較小。而在頻繁的宮縮中,產婦的分娩時產生的疼痛會不斷加劇,使產婦變得焦慮緊張,增加分娩的難度。呼吸放松訓練作為一種非藥物性的治療干預措施,在有會陰保護接生中的應用效果已值得肯定,但對其在無保護會陰接生法中是否也能起到相同作用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4]。對此本文選取100 例實施無會陰保護接生的產婦進行研究,探討呼吸放松訓練的應用價值。
選取100 例于本院待產的初產婦展開研究,所有產婦均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待產時間在2018 年4 月至2019 年6 月間,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5]:①產婦及其家屬均已簽署相關知情文書,自愿參與本項研究;②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③所有的產婦均為單胎妊娠,符合自然分娩的要求。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6]:①產婦合并妊娠期并發癥;②胎兒的胎齡未滿37 周,體重未達到2500 克;③產婦存在胎位不正的現象;④產婦的骨軟產道異常。參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00 例初產婦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 例,兩組產婦的年齡范圍分別在21~39 歲和22~40 歲,中位年齡分別是(29.52±3.41) 歲和(29.01±4.27) 歲;孕周分別是37~41 周和38~41 周,平均孕周分別是(39.12±1.11) 周和(39.21±1.23) 周。兩組資料經比較提示P>0.05,可予以分組。
1.2.1 接生方式
兩組產婦均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對產婦的基本情況進行評估后對產婦實施無保護會陰接生,在胎頭撥露約5cm*4cm,出現宮縮現象時控制胎兒胎頭娩出的速度,在宮縮期用單手或雙手控制胎頭,間歇期放松,叮囑產婦在宮縮時哈氣,間歇期時用力,同時不要干預胎兒胎頭分娩時的方向和角度。待胎頭的雙頂徑娩出時指導產婦均勻用力,在產婦宮縮間歇期緩慢娩出,與此同時不要協助胎兒的胎頭仰伸。按先后順序清理胎兒的額頭、鼻腔、口腔和面頜部,待胎頭完全娩出時迅速擠凈胎兒口鼻區域的黏液,不要急于胎兒胎肩的娩出,靜候下一次宮縮。在宮縮間歇期時雙手托住胎兒的胎頭,指導產婦均勻用力娩出胎肩,禁止用力下壓,待前肩娩出后雙手托住胎頭緩慢娩出后肩,對于產力較強的產婦告知其暫時不要用力,緩慢順勢的娩出胎兒。
1.2.2 護理方式
在胎兒分娩期間,對照組予以產科常規護理方式;而研究組則采用瑜伽呼吸放松法,具體步驟如下:在產婦宮縮期時輕輕吸氣,首先吸向腹部其余,然后再填充至胸部區域,盡可能的擴大胸部,是產婦的雙肩略微抬高,然后在產婦的宮縮間歇期時按照相反的順序呼氣,首先釋放胸部的空氣,然后再緩慢放松患者的腹部,用收縮腹部肌肉的方式結束呼氣。
1.2.3 觀察指標
(1)參考Wong-Baker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評估產婦分娩時的疼痛情況[7],分別記以0 分至10 分,每2 分為一個等級,其中0 分表示無痛、2 分表示微痛、4 分表示有些痛、6 分表示很痛、8 分別是疼痛劇烈、10 分表示疼痛難忍。同時記錄兩組產婦總產程的時間,比較兩組間的差異。
(2)記錄兩組分娩時的具體情況,比較兩組產婦剖宮產率,會陰裂傷程度還有產后出血發生率。其中會陰裂傷程度的評價標準以產婦會陰部位的皮膚及陰道黏膜完整表示未裂傷;會陰部位的皮膚以及陰道入口處的黏膜發生撕裂,但未傷及肌層,出血量較少表示Ⅰ度裂傷;以裂傷部位傷及會陰體肌層并且累積陰道后壁黏膜,出血量較多,傷口不規則表示Ⅱ度裂傷;以裂傷程度已向下延伸,致使肛門外括約肌發生斷裂,但未損及直腸黏膜為Ⅲ度裂傷;以肛門、直腸與陰道之間完全貫通,直腸腔外露,組織嚴重損傷為Ⅳ度裂傷[8]。而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則以產婦產后24 小時的出血量大于500mL 為基準。
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均采用SPSS 19.0 軟件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兩項資料的檢測結果均以P 表示,以P<0.05 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分娩期間疼痛評分(6.31±1.87) 分明顯低于對照組(7.95±2.02) 分,總產程時長(7.51±1.47) 小時明顯短于對照組(10.52±2.13)小時,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分娩期間疼痛和總產程時長的比較

表1 兩組分娩期間疼痛和總產程時長的比較
組別 例數 疼痛評分(分) 總產程時長(小時)對照組 50 7.95±2.02 10.52±2.13研究組 50 6.31±1.87 7.51±1.47 t 4.213 8.224 P 0.001 0.001
研究組剖宮產率和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分別是2%和4%與對照組的4% 和8% 相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研究組會陰裂傷程度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輕,組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剖宮產率,會陰裂傷程度以及產后出血發生率的比較[n(%),n=50]
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為更好的保護母嬰分娩的安全和健康,臨床多提倡無保護會陰接生的方式。經臨床研究發現[9],無保護會陰接生與傳統接生方式相比,保障胎兒在分娩過程中對陰道產生的壓力可以均勻分布,受外界阻力的影響較小,繼而引發會陰裂傷的機率較低。然后孕婦在分娩過程中受頻繁宮縮的影響,極易導致陣痛情況的加劇,加重產婦緊張、焦慮的情緒,給孕婦的心理和生理均造成一定的壓力,使胎兒的娩出受到阻礙,因此為保障胎兒的可以順利的娩出,臨床常采用非藥物性的治療干預措施,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呼吸放松訓練[10]。該方式在有會陰保護的助產方式中的應用價值已得到肯定,但在無保護會陰姐身邊中能否發揮相同的應用效果卻值得進一步研究,基于此點,本文選取100 例實施無保護會陰接生的產婦展開研究,采用瑜伽呼吸放松訓練的方式,探討其對會陰裂傷程度的影響。
經本文研究發現,研究組分娩期間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主要原因是在對產婦進行瑜伽呼吸放松訓練時,可以借助對呼吸的調整分散孕婦的注意力,緩解肌肉的緊張感,在降低產婦交感神經興奮性的同時,還可以喚醒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繼而疏導產婦緊張的狀態,形成與應激反應完全相反的應激反應,從而提高產婦的疼痛閾值[11]。除此以外,指導產婦進行呼吸訓練,將孕婦的注意力轉移至對自身呼吸頻率和方式的調控上,可以適度的放松產婦的肌肉,增強產婦的自信心,使產婦可以在鎮靜的狀態,積極主動的參與分娩的過程,從而縮短產婦的產程,達到順利分娩的目的。本文研究證實,研究組總產程的時長明顯短于對照組。
相關數據統計[12],近九成以上的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會進行會陰側切,這與世界衛生組織(WHO) 要求合理會陰側切率應小于20%,甚至小于5%之間差距過大。而且在臨床研究的過程中并未發現實施會陰切開術可以預防會陰裂傷現象的發生,也沒有證據顯示,實施會陰切開術可以預防產后尿失禁現象的發生或預防尿道括約肌的損傷。因此有關專家提出會陰側切可用于疑似胎兒出現呼吸窘迫的狀況下,在產婦自然分娩的過程中不應常規行會陰切開。與此同時,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情緒的過度緊張會導致宮縮增強,產力分布不均,胎兒分娩過快,繼而導致會陰裂傷的發生風險增大,而且產婦于助產士之間的配合不當易導致產婦的產程延長,部分產婦甚至會因此出現滯產的現象,從而引發組織水腫,增加會陰裂傷的發生率。而本文在研究中發現,實施瑜伽呼吸放松訓練的研究組,會陰裂傷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由此證實,通過瑜伽呼吸放松訓練可以調整產婦的呼吸,降低產婦的腹壓避免胎兒因分娩過快而形成嚴重的會陰裂傷,臨床運用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在產婦實施無保護會陰接生中指導產婦進行瑜伽呼吸放松法可以明顯降低產婦的疼痛評分,縮短產程的時長,促進產婦盆底肌肉的放松。降低產婦會陰裂傷的程度,有效保障產婦的舒適分娩,臨床運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