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陳梅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分院康復醫學科,江蘇 南通)
康復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情況比較常見,跌倒作為影響康復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直接導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影響。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降低康復過程中的風險,是臨床護理面臨的重要問題[2]。基于此秉承著盡量降低康復科患者跌倒風險發生幾率,選擇本院康復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并將結論總結為以下呈現報告。
2018 年1 月至12 月對150 例我院康復科住院患者實施預防跌倒常規護理(常規管理組),2019 年1-12 月預防跌倒風險分級管理160 例(分級管理組),基線資料無差異,見表1。
常規管理組給予健康宣教及常規護理措施,分級管理組實施下列干預。
1.2.1 成立預防跌倒分級管理小組
小組成員制定預防跌倒分級管理質量要求,組織護理人員對防跌倒知識進行強化學習,規范涵蓋跌倒危險因子的評估表以及評估模式,高危病患者的警示物,告知制度,預防跌倒的相關保護措施,跌倒快速處理的預案和相關流程,每一級的護理工作人員在防止跌倒中的責任等,并進行考核,定期統計跌倒重點問題及跌倒重點人群,進行質量比評,結果納入績效考核中。
1.2.2 加強預防跌倒安全教育
充分評估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能力進行預防措施的宣教并要求家屬陪護,宣教后評估患者及家屬知曉程度。發放防跌倒教育處方,開辟科室防跌倒宣傳專欄,增加護士健康宣教頻率,反復多次向患者及陪護家屬進行宣傳,確保宣傳無死角讓其從防預跌倒意識上,有明確的認識,從根本上予以預防。
1.2.3 實施跌倒風險分級管理
采用Morse 跌倒風險評估量表[4]對康復科患者實施跌倒風險的評估,根據其評估的結果采取相應分級管理措施:(1) 低風險患者:在患者常活動的地方貼上標識,提醒患者注意活動安全,保證其病房中光線的充足,維持地面的干燥和潔凈,避免因地面水漬而導致患者出現跌倒的情況,如廁或沐浴時應有人在門外等待,發現異常及時處理;(2) 中風險患者:除了對低風險患者采取的措施之外,需更仔細患者的健康,比如指導患者用藥,合理規范用藥劑量和時間,減少患者途經路上的障礙物,使道路寬敞明亮,在浴室或廁所這種有水易摔倒的地面最好有家人作陪,降低跌倒風險。囑患者及家屬患者活動鍛煉或自行護理時務必要有監護人陪同方能進行,并要結合患者平衡能力以及個人穩定狀態來選用運動或自我護理活動的協助工具;(3) 高風險患者:低度風險與中度風險的管理措施需要全部應用,在此基礎上囑咐患者在服用藥物之后,應當休息一段時間再行動,具體時間在60-120 分鐘之內,對患者實施24 小時陪護,合理減少患者活動量并加強安全巡查。值班護士嚴格執行交接班內容,重點說明該患者的情況,加強基礎護理。
①患者跌倒風險因素認知程度;②患者執行防跌倒措施依從性;③跌倒例次;④護理滿意度。

表1 兩組康復科住院患者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跌倒相關指標比較
SPSS 13.0 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計數資料采用t/χ2檢驗。
分級管理組患者跌倒風險因素認知程度88.75%、執行防跌倒措施依從性96.25%、護理滿意度99.38% 高于常規管理組的65.33%、68.00%、93.33%(χ2=16.55,17.96,8.20 P<0.05),跌倒例次0.00%低于常規管理組的3.33(χ2=5.61 P<0.05),見表2。
跌倒是指受到意外,使得機體出現不平衡而摔跤的情況[4],科室入住的患者大多數都是老年患者,其各項身體機能下降,反應能力降低[5],受到環境、病情以及護理人員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跌倒的情況,而且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長期使用鎮靜、利尿劑等藥物也會增加康復科病患者跌倒危險[6],作為康復醫學科來說,一旦發生跌倒不僅僅影響患者基礎疾病的治療,還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7]。如何降低跌倒發生率,避免二次傷害,已日益受到護理臨床的重視。常規護理措施不能對康復醫學科老年住院患者提供更為有效的護理服務[8]。因此,采取有效護理管理來對康復科患者跌倒的發生進行控制,十分必要[9]。
跌倒風險分級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措施,主要是通過先對患者的風險發生危險概率進行分級,然后進行開展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首先成立預防跌倒分級管理小組組織護理人員對防跌倒知識進行強化學習并進行考核與質量比評,提高了護理質量[10]。加強預防跌倒安全教育,并介紹防范跌倒的方法,有明確的認識,從根本上予以預防,使患者能夠在護理人員幫助下盡快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11],結果分級管理組患者跌倒風險因素認知程度88.75%、執行防跌倒措施依從性96.25%% 高于常規管理組的65.33%、68.00%%(P<0.05)。然后針對于低度風險患者,主要是以加強健康教育、張貼標語時刻提醒為主;針對中度風險患者,在低度風險基礎上加強環境上的控制;而高度風險患者,需要加強監督,避免服用藥物后立刻活動等,以此使護理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有利于降低康復科風險事件發生率,結果分級管理組跌倒例次0.00%低于常規管理組的3.33(P<0.05)。
綜上所述,跌倒作為醫院內部發生率較高的風險事件,在康復科尤為常見,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模式能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對跌倒知識的了解,將有限的護理資源發揮至最大,在降低跌倒風險保證患者的安全的同時還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