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龍,姚黎清,趙瑩,歐吉兵,侯琴芝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云南 昆明)
在當今全世界,康復醫學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并列,其在醫學中占有很高的比重[1]。康復醫學的目的是讓受傷患者加快其機體恢復過程,同時也讓病、傷、殘者可以更好的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從而提高其在社會中的質量[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學技術的飛躍、醫學治療模式、人們的健康觀念的轉變,從而讓康復醫學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人們對于治療疾病的要求不再只是可以延長自身壽命而是在延長自身壽命的同時提高其的生活質量[3]。現代康復醫學起源起于一戰,快速發展于二戰末[4],而我國的現代康復醫學事業起步較西方各國晚,但從1982 年衛生部第一次提出 “選擇若干醫療機構試辦康復中心”到2017 年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專項報告中特別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在這短短的35 年中,我國的現代康復醫學事業得到了質一般的飛躍,但是我國的現代康復醫學事業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云南作為國家“一路一帶”戰略上的重要省份,我們更應該了解我省的康復發展現狀,提出更好、更快的發展路線,讓人們群眾可以享受高質量的康復治療服務,因此我們就在這里對云南省康復事業的目前科室人員數目與質量情況進行討論與分析和對未來我省康復事業發展進行探索性分析討論。
調查時間為2018 年6 月~8 月,我們以電話隨訪的方式對云南省142 家省、市、縣級公立醫院以及私立醫院的康復科負責人或科主任進行了科室從業人員及科室建設規模的調查,其內容為科室主任的學歷與年齡、科室的床位數、科室從業人員的職稱、科室從業人員的學歷、科室從業人數的基本數量。
使用Office Excel 2003 對所調查的數據進行錄入并采取雙人核查的方式來保證錄入的可信度。使用 SPSS 17. 0 統計軟件對收集數據進行整理與描述性統計,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的142 家不同等級的醫院康復科總開辦床位數為6759 張,總共配備了1228 名康復醫師、931 名康復治療師、1568名康復護士,其中床位數與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的比例分別為0.18:1、0.14:1、0.23:1。昆明所調查醫院共計22 家、云南其它地區所調查醫院共計120 家。其中昆明是所調查康復科人員學歷和職稱構成與云南其它地區所調查康復科人員學歷與職稱構成的比較見表1。



2.2.1 云南省142 家不同等級醫院康復科從業人員的職稱分布情況
①康復醫師:高級職稱有274 名、中級職稱有344 名、初級職稱有610 名。康復醫師的職稱主要以初級職稱為主;②康復治療師:高級職稱有10 名、中級職稱有99 名、初級職稱有820 名。康復治療師的職稱主要以初級為主;③康復護士:高級職稱65 名、中級職稱251 名、初級職稱有1252 名。康復護士職稱主要以初級職稱為主。

表1 云南省昆明市的康復醫學科的人員職稱與學歷情況與其它地區比較

2.2.2 云南省142 家不同等級醫院康復科從業人員的學歷分布情況
①康復醫師:博士學歷9 人、碩士學歷80 人、本科學歷899 人、專科240 人。康復醫師學歷主要集中于本科和專科,尤其在本科學歷。②康復治療師:博士學歷1 人、碩士學歷25 人、本科學歷490 人、專科學歷415 人。康復治療師學歷主要分布于本科學歷。③康復護士:博士學歷0 人、碩士學歷4 人、本科學歷545 人、專科學歷1019 人。康復護士主要集中與專科學歷。



2.2.3 云南省142 家不同等級醫院康復科科室主任的學歷與年齡分布情況
博士學歷4 人、碩士學歷5 人、本科學歷119 人、大專學歷18人、中專1 人。科主任的學歷主要集中于本科學歷。
調查結果表明,隨著國家對康復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增高和人們對于疾病治愈的觀點的轉變。云南省的康復事業取得一定的進步,上到省級醫院下到縣級醫院都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醫療康復,可以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康復治療服務。但在這可喜的成績中也存在許多的不足的問題,主要存在:①康復人才數目偏少,尤其康復專業的康復治療師數目偏少,在一些市、縣級醫院康復醫師或康復護士充當康復治療師的角色。②康復人才的學歷與職稱整體偏低,尤其在康復醫師。在一些縣級醫院中許多年紀大或職稱高一點康復醫師是原來大專學歷別的科轉過來的,他們沒有整體的康復框架,從而不能給患者提供更專業和系統的康復醫療建議。③康復科主任的學歷參差不齊,年齡與地區有關。省市級三甲醫院康復科主任學歷偏高和年齡偏大,縣級醫院的康復科主任學歷偏低和年齡偏小。
3.1.1 康復醫師隊伍的質量建設
在日本,康復醫師可以分為康復醫學專科醫師和認定臨床醫師,但兩者都是五年制臨床畢業生并且都要繼續進行特定康復專科的培訓、以第一作者發表關于康復相關的論文、不少于30 例疾病的康復醫療和最終參加日本康復醫師協會的考試[5],只有這種層層的學習與考試,日本的五年制臨床畢業生才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康復醫師。對比于我國,我國康復醫師的培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康復醫師是由其它臨床醫生出國或到我國發達地區進修學習康復知識再回國或回本單位組建康復科、第二階段康復醫師是一些醫科類或體育類大學成立的五年制康復治療專業的畢業生、第三階段康復醫師是經過全國統一規范化培訓合格后才轉變成為康復醫師[6],雖然我國的康復醫師培養過程是逐步完善的過程,但目前全國大多數康復醫生主要是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培養出來的,而第三階段培養出的標準化康復醫師卻占為少數。對比與日本康復醫師的嚴格和規范的培養過程,我國大多數康復醫師的培養過程不是十分標準。因此,我省應該加強康復醫師的規范化培訓和提高成為康復醫師的要求難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全省的康復醫師的整體質量,同時對于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培養的康復醫師應該要求定期康復培訓班的學習從而彌補他們的康復治療的整體意識。
3.1.2 康復治療師隊伍的質量建設
目前我省的康復治療師隊伍的質量還是整體偏低,同時康復治療師隊伍中還是參差不齊,優勢人才資源主要集中于省會以及富裕城市,邊遠貧困地區的人才資源整體較弱。所以我們要尋找一個提升我省康復治療隊伍整體素質的方法。
1)政府應該重視我們康復事業的發展 人才的培養是離不開領導的重視程度和人們對康復的認識程度。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的問題也更加重視,加上近年來我省政府對康復事業的重視,我省的康復治療師整體質量與四川省的康復治療師整體質量相近。2015 年華西醫學院對四川省的康復醫療現狀的調查結果表明:四川省的康復治理師主要處于初級職稱和本科學歷[7],這與目前我省康復治療師現狀相近。但是我省康復治療師的高學歷人才數目與四川省的高學歷人才數目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同時我省調查時間比四川省調查時間晚了三年。但是四川省的經濟實力和康復事業起步時間都比我省要強、要早。因此目前我省康復事業所取得的一定的進步都來源于政府的重視。總之,目前我們因該提高我省的康復治療師高學歷人才隊伍的建設,從提升我省在全國康復醫學科研的地位,因此需要從幾個方面來提升我省的康復治療師高學歷人才隊伍建設:①衛生、民政、教育、財政等部門要加大對康復醫學的投入資本和對我省較弱地區康復醫學專業建設的政策或經濟上的幫扶。②加大人民群眾中的康復知識的宣傳,尤其我省偏遠貧困地區。③加大康復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④合理分配康復人才資源,要按人才梯度等級將康復人才下沉到不同等級醫院。
2)提升目前康復治療師隊伍的整體質量 目前我省的康復治療師的質量與地域有關,學歷高的治療師主要集中與省會與發達地區的城市,因此我們需要提升我省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的康復治療師的整體質量。我省可以充分借鑒沿海發達地區醫聯體的做法來幫扶我省康復技術較弱的康復科室,如武漢五院的醫聯體直管模式、上海瑞金醫院的區域醫聯體模式、無錫二院托管模式[8]。在醫聯體中,我們可以和協同或聯盟單位通過通信系統、醫療信息化、醫療云等手段來建立人才培養平臺、科研協作平臺、醫療協同平臺[9],從而可以從各方面對較弱康復科室進行幫扶。
3)改變醫科類大學對康復人才的培養方式 目前在醫科類大學中康復專業主要為本科學歷,研究生以及以上學歷則需要跨考到臨床醫學中。對比于國外,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他們的國家都非常完善的物理治療本科、碩士、博士課程,同時他們對康復治療的課程都有詳細的劃分---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聽覺治療、言語視覺治療等[10]。在美國,康復治療教育主要為物理治療的準入教育與物理治療專科化教育,兩者所培訓的出的對象不一樣,前者培養治療人員;后者培養為康復治療各方向的專家人才[11]。我們可以借鑒這樣的培養模式,從而培養出康復治療專科化人才以及康復醫學方面的頂端人才。
4)改變現存康復人才培養課程的方式 目前,全國的康復人才培養仍舊為“老師為中心,教材為根本”這樣的培養方式所培養出學生的能力不能更好與以后臨床工作對接[12]。我們需要減低學生上課的時間和增加學生的臨床實踐時間以及病案分析機會,從而讓他們更加適應今后的臨床工作。
5)提高師資力量 我們不僅要提高學校的老師整體質量而且也要提高醫院見習老師的整體質量。目前我省一些專科學校或三本院校的老師學歷仍舊處于本科學歷和在一些醫院的見習帶教老師最高學歷只是本科或專科,他們只具備臨床康復治療技術,對于臨床康復治療理論可能欠缺。因此提升師資力量對于培養出高質量的康復人才至關重要。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提升我省師資力量,尤其在偏遠貧困地區的師資力量:①增加學校教學老師或醫院帶教老師的的繼續教育培訓學習機會。②嚴格實施學校教學老師或醫院帶教老師的教學質量考評制度。③增加學校教學老師或醫院帶教老師的進修學習機會和時間。④提高從事教學老師或醫院帶教老師的條件。⑤政府要增加對偏遠貧困地區的教學點和實習點的投入資本和扶持力度。
1)增加康復醫學科從業人員數量,重點增加康復治療師從業人員數目。2011 年,在衛生部關于印發 《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基本標準(試行)》通知中,規定了綜合醫院的康復科中每張床位至少應配有0.25 名醫師、0.5 名康復治療師、0.3 名康復護士[13]。我省所調查的142 家醫院康復科中,每一張床配有0.18 名康復醫師、0.14 名康復治療師、0.23 名護士。因此我省對比這一標準,還有有很大的差距。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的總體數目都偏少和目前我省康復科的每張床配有的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和康復護士的比例遠小于標準的比例,其中主要是康復治療師所規定的數目遠低于康復醫師和康復護士所規定的數目。所以我們要增加康復醫師、康復護士和康復治療師的從業人數,尤其要增加康復治療師的數目。因此,①我們需要加大康復人才的非醫科類大學的培養力度,以前主要由醫科類大學培養康復人才的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而非醫科類大學培養將要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14],因此,我們需要“兩條腿”方式來培養我省的康復人才以及增加康復人才數量。②要加大加強我省的康復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師資隊伍的建設決定了康復發展的前景[15]。高質量多數量的師資隊伍是我省學校擴招康復專業人員的基礎。③要分梯度的培養康復人員。要像“金字塔”模型一樣,擴大基礎人員的人數,但對頂層人員要進行高質量高要求的培養,要做到量才適用,人盡其才。
2)增加康復醫學科的護理人數,其決定康復科的治療效果好壞。合理地配置護理人力資源,是護理質量的保證[16]。康復醫學科中大多數的住院患者都是臥床的患者,在調查中發現,臥床患者最易會有這四個主要并發癥:壓瘡、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和泌尿系統感染[17]。因此我們需要護士對患者更加的關心與留意,從而降低康復科中病人的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提升病人在康復過程的質量。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和人們對健康的觀念的轉變,現在的醫療模式已經從過去的單純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現在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以此這種模式的改變加大了臨床一線的護理人員的壓力[18]。根據國外的研究發現,護理人員的過重的工作壓力會對其護理質量有一定的影響,甚至對病人的安全都有一定的影響[19]。在衛生部發布的《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中規定普通病房中患護比最低標準為1:0.4[20]。而我省所調查的142 家醫院康復科中的比例為1:0.23。因此,我省的康復科的護士數目比國家標準偏少。我們需要增加康復科的護士數目從而減少患者的在康復過程的并發癥的出現數,從而提升康復科的治療質量。因此,我們需要減少護士的離職率和增加護士的入職率。①合理安排護士工作任務,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從而避免過勞而引發的離職。②擴大護士的培養人數和增加護士在醫院的入職率。
綜上所述,隨著我省的經濟實力的不斷的提升和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我省的康復事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學科基礎和康復人才方面還是比較薄弱。此時需要我省衛生、民政、殘聯、教育等部門加大對康復事業的重視程度以及投入資本力度,同時也加大康復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以及提升目前我省康復從業人員隊伍質量和進一步完善康復醫學科的規模與制度,從而提升我省的康復事業新高度,爭取建設成為雙一流的康復醫學事業,讓我省更多人們群眾可以享受的高水平、高質量、高滿意的康復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