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蔣宇,張永瑞
(昭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體檢中心,云南 昭通)
2000 年,我國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無脊髓灰質炎目標認證,證實為無脊灰區。但與中國相鄰的某些國家仍有脊灰野病毒本土流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 病例在中國時有發生[1]。2019年6 月,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發現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因分離到的病毒與2018 年4 月在烏魯木齊市外環境中發現的Ⅱ型VDPV 來源于同一個祖先病毒,定性為Ⅱ型VDPV 循環[2]。云南省昭通市地理位置毗鄰涼山州雷波縣,且轄區存在四川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密切接觸者(共5 名,采集便標本送云南省脊灰實驗室檢測結果為陰性),全市脊灰疫情輸入風險增高,防控壓力增大,必須維持AFP 監測系統的高敏感性及監測質量。為加強全市AFP 病例監測工作,保證監測敏感性和監測質量,現將2016-2019 年全市AFP 病例的監測情況進行分析。
數據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AFP 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中以麻痹日期、現住址統計的2016-2019 年AFP 個案數據,人口學資料來源于昭通年鑒。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通過EXCEL 軟件對數據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監測指標分析。
昭通市轄1 區9 縣1 縣級市,2016-2019 年全市共報告AFP疑似病例240 例,經調查核實,排除92 例為非AFP 病例,148 例為AFP 病例。15 歲以下人口非脊灰AFP 病例年報告發病率分別為3.16/10 萬、2.32/10 萬、2.48/10 萬、3.48/10 萬,年均報告發病率為2.86/10 萬,各縣(市區)分年度報告情況見表1。
2016-2019 年,全市AFP 病例監測指標完成情況見表2,除 2017 年14 天內雙份合格大便標本采集率(76.67%)未達到監測方案要求外,其余各年度所有監測指標均達到監測方案要求(≥80%)。
2.3.1 地區分布
11 縣( 市區) 均有病例報告。2016-2019 年,全市AFP 病例分縣區報告數為鎮雄30 例,昭陽27 例,魯甸、彝良各16 例,綏江14 例,鹽津10 例,巧家、威信各9 例,大關8 例,永善7 例,水富2 例。
2.3.2 時間分布
全年都有發生,無明顯季節性。1、2 月份報告病例數較少,占全年病例數的8.78%(13/148),4、5、6、7 月份報告病例數較多,占全年病例數的45.95%(68/148),見圖1。
2.3.3 人群分布
148 例AFP 病例,其中男性103 例,女性45 例,男女性別比為2.29:1;散居兒童70 例,幼托兒童21 例,學生56 例,農民1 例;0歲組2 人,1 歲組21 人,2 歲組12 人,3 歲組14 人,4 歲組16 人,5 歲組20 人,6 歲組8 人,7 歲組10 人,8 歲組4 人,9 歲組10 人,10 歲組8 人,11 歲組5 人,12 歲組9 人,13 歲組6 人,14 歲組3 人,其中1~5 歲組共83 人,占總病例數56.08%(83/148)。
148 例病例,其中0 歲組2 例,脊灰疫苗免疫史均為3 劑次;1~3 歲組47 例,脊灰疫苗免疫史1 劑次1 例,2 劑次4 例,3 劑次及以上42 例;4~14 歲組99 例,脊灰疫苗免疫史1 劑次2 級,2 劑次4 例,3 劑次16 例,4 劑次及以上77 例。
148 例病例,有145 例采集到雙份糞便標本,經省級脊灰實驗室檢測,分離到L20B 陽性分離物1 例,非脊灰腸道病毒17例(11.72%)。分離到的L20B 陽性分離物經送檢國家實驗室,型內鑒定結果為Ⅲ型脊灰疫苗病毒(疫苗相似株)。

表1 昭通市11 縣(市區)2016-2019 年AFP 病例報告發病情況

表2 昭通市2016-2019 年AFP 病例監測指標完成情況

圖1 昭通市2016-2019 年分月病例報告發病數

表3 昭通市2016-2019 年AFP 病例脊灰疫苗免疫史分布情況
云南省省級專家診斷小組根據脊灰實驗室檢測結果,結合流行病學、臨床等資料對AFP 病例進行診斷分類,148 例病例均為脊灰排除病例,其中疫苗相關型脊髓灰質炎1 例,其余臨床診斷排前三位的是格林巴利綜合征22 例(14.86%)、肌炎14 例(9.46%)、橫貫性脊髓炎6 例(4.05%)。
148 例病例,就診次數2 次以上者88 例,其中第一次在縣級及以上醫院就診未報告61 例,首診漏報率69.32%。
2016-2019 年,全市年度AFP 病例報告發病率均達到監測方案大于1/10 萬的要求,11 縣(市區)中,除巧家縣(15 歲以下人口數大于10 萬)2018 年監測敏感性不達標外,其余10 縣(市區)年度監測敏感性均達到方案要求;監測及時性指標除2017 年14 天內雙份合格大便標本采集率不達標外,其余監測指標均達到方案要求,監測系統運轉情況總體較好。
AFP 病例發病無明顯季節性,男性發病多于女性,發病年齡集中在小年齡組(1~5 歲組),這與曲靖、宜賓、連云港等地調查結果較為一致[3-5]。免疫史調查結果顯示:1~3 歲組47 例病例中,3 劑次以下5 例,未全程免疫病例占10.64%;4 歲以上病例99 例,4 劑次以下22 例,未全程免疫病例占22.22%,提示昭通市部分地區常規免疫規劃工作存在薄弱環節。148 例病例中,就診次數2 次以上者88 例,其中第一次在縣級及以上醫院就診未報告61 例,首診漏報率69.32%。2016-2019 年,全市共有12 例病例(2016 年3 例、2017 年4 例、2018 年3 例、2019 年2 例)因首診漏報導致14 天內未采集到合格便標本。提示昭通市縣級醫療機構監測敏感性不高,首診醫生報病意識不強。
綜上所述,為繼續鞏固和維持全市無脊灰狀態,提高AFP 病例監測質量,建議加強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常規免疫及查漏補種工作,提高適齡兒童脊灰疫苗全程接種率;二是通過加強醫療機構培訓,加強醫療機構及疾控中心的主動監測工作等綜合舉措強化首診醫生發現病例的能力和報告意識,杜絕首診漏報,提高監測敏感性和合格便標本采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