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梅
(河北省故城縣醫院,河北 衡水)
急性腦梗死是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之一,患者因為腦部血管梗死,短時間內出現腦部組織缺血缺氧,如果不能快速得到糾正,患者有較高的死亡風險[1]。當前現代醫療急救服務體系的完善與醫療技術的發展使得急性腦梗死救治成功率明顯提高,李長茂指出大動脈閉塞性急性腦梗死采用SolitaireAB 支架取栓術,可快速幫助患者疏通血管,改善神經功能缺損,且手術安全性較高[2]。急性腦梗死患者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術后的生活質量除了與手術方案有關外,科學的護理措施同樣至關重要。我院2017.3-2018.3 對100 例急性腦梗死中的50 例應用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術并采取規范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相關資料詳細分析如下。
研究時間:2017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研究對象:100 例急性腦梗死并采取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術治療患者,分組方法:隨機數字表法,包括對照組與觀察組,各有50 例。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1 例,年齡:45-78 歲、平均(65.29±4.61)歲。觀察組: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齡44-76 歲、平均(65.32±4.58)歲。所有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性資料差異較小,滿足臨床可比性(P>0.05)。
對照組:患者術后采取常規護理,包括遵醫囑用藥、為患者提供咨詢服務、打掃病房環境、監測術后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等。
觀察組:常規護理基礎上為患者采取規范化護理干預,采取措施有:(1)系統化健康宣教,在常規發放宣傳冊、病房內播放健康知識視頻基礎上,側重于患者的個性化健康宣教,依據患者文化程度、知識接受能力、聽力狀態以及患者需求等進行宣教,健康宣教主要圍繞腦梗死疾病發生、發展、預后等,重點做好預后影響因素的分析與解釋,必要時可同步為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3];(2) 心理干預。要求責任護士每天主動詢問并關心患者,鼓勵患者表達自我,訴說內心的想法與顧慮。詢問患者家屬患者的情緒波動以及異常反應,指導患者家屬做好情感支持,比如除了直接的語言鼓勵外,還可以通過動作、眼神、表情或者肢體觸摸等以示鼓勵與安慰;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心理調節技巧,比如冥想訓練、放松療法、病友交流經驗等;(3)并發癥預見性護理,患者術后可能出現傷口出血發炎問題,也可能出現壓力性損傷問題,對此密切關注患者傷口變化,詢問患者感受,堅持無菌操作;受壓區域可放置體位墊或者人工脂肪墊進行壓力性損傷的預防,定期翻身與受壓區域按摩;囑咐患者家屬定期幫助患者換衣服,注意個人衛生;(4)系統化康復訓練。患者術后視情況依次開展:床上坐位訓練、床上被動訓練、站立訓練、平衡訓練、站立訓練、行走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告知患者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以及循序漸進性,并注重個體差異,合理控制訓練強度;(5)飲食護理;部分患者長期習慣高鹽高脂飲食,術后應評估不同患者的飲食習慣與愛好,然后糾正不良飲食行為習慣,并給出科學的飲食方案,如適當增加富含微生物K 的食物,比如菠菜、椰菜,嚴格控制油脂攝取量,避免食用動物內臟、肥肉、蟹黃等食物,飲食需要遵循“清淡、低脂、適量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纖維食物”等原則,制定飲食計劃;(6) 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對存在吸煙、飲酒、熬夜、暴飲暴食等不良嗜好患者,需要進行認知干預,幫助其戒煙戒酒,早睡早起,同時科學飲食。
觀察指標:(1)護理前后NIHSS 評分;(2)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3)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評價應用NIHSS 分值,評分:0-42 分,分數越高,神經缺損程度越嚴重[4];生活質量使用Rankin 修訂量表評分(mRS 評分) 以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BI 指數),其中mRS 評分:0-6 分,分值越高,則對應的功能恢復越差;BI 指數:分值0-100 分,分值高對應的自理能力越好[5]。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應用我院自擬的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基礎護理、護理態度、護理操作、溝通技巧等,分值0-100 分,分值高則護理服務滿意度越高。
兩組患者護理后較護理前NIHSS 評分均下降,而觀察組護理后NIHSS 評分小于對照組,數據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 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 評分比較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 t P觀察組 10.46±2.18 5.03±1.21 15.399 0.000對照組 10.48±2.16 8.31±1.63 5.670 0.000 t 0.046 11.425 / /P 0.482 0.000 / /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mRS 評分小于對照組,而BI 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組別 mRS 評分 BI 指數觀察組 1.24±0.84 75.30±4.38對照組 2.59±1.11 64.33±5.26 t 6.857 11.4332 P 0.025 0.000
觀察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94.29±3.15) 分,對照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82.65±4.75) 分,數據分析t=14.440,P=0.000。
急性腦梗死屬于最常見的腦血管病,臨床致殘率、致死率以及復發率均較高,給患者以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6]。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術是急性腦梗死治療的重要方法,其臨床療效已經得到證實,但是術后護理方法的選擇會對患者預后產生影響。
結合本次研究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其NIHSS 評分小于對照組,證實規范化護理可幫助患者促進神經功能恢復,降低神經缺損對后續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組護理后mRS 評分小于對照組,BI 指數高于對照組,證明觀察組護理后神經功能恢復更好,同時生活能力更強,相應的生活質量較高;觀察組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證實規范化護理干預更符合患者的實際需求,證實其具有重要的推廣與應用前景。同謝寧偉等文獻報道結論較為接近[7]。
分析本次研究,觀察組所使用的規范化護理一方面增加護理內容,延伸護理范圍,另一方面護理內容更具有針對性、系統化、個性化以及全面性等優勢,這些都能夠最大程度消除各類護理隱患,提高護理效果,促進患者的康復[8]。
綜上所述,急性腦梗死患者在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術治療基礎上加強規范化護理,可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神經缺損,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其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