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潔,胥佟
(解放軍第960 醫院泰安院區 神經內科二區,山東 泰安)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其進程的加快,老年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其陪護家屬年齡也普遍偏大。老年人各器官均趨于生理衰退期和功能衰退期,住院后更渴望得到醫務人員的幫助、關懷、支持和尊重[1]。人文關懷護理是指護士對服務對象希望獲得身心整體健康與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渴望與需求的關愛情感及其照護、幫助服務對象獲得身心健康和諧的一種專業行為[2]。2015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三年內我科收治60 歲以上的老年病人占總病人數的1/3,其中其陪護家屬年齡在60 歲以上的占1/2。鑒于此我們對這部分老齡陪護家屬在入院時、住院中、出院時實施了人文關懷措施,患者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升,護患、護親溝通和諧有效,值得推廣。
本研究采取歷史前后對照的研究方法。選擇2018 年1-6 月入住我科的患者老齡陪護家屬,將2018 年1-3 月的183 例老齡陪護家屬設為對照組,將2018 年4-6 月的181 例老齡陪護家屬設為觀察組。老齡陪護家屬的納入標準:①年齡60 歲~70 歲;②患者的直系親屬(無精神病史);③陪護家屬知情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患者病情危重或老齡陪護家屬患有嚴重軀體及精神疾病者。兩組老齡陪護家屬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嚴格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管理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2.1 入院時,責任護士根據護理等級需要,及時進行入院宣教,主動了解需求,安撫焦慮,擔憂等情緒,盡量選擇病室其他患者的家屬為年輕人的病室,努力營造溫馨的住院環境。選擇合適的時間對老齡陪護家屬進行初步評估身體、心理狀況、行動思維能力,詢問有無慢性病,有無長期服藥,有無胰島素需要冷藏保存等,及時登記子女相關聯系方式,患者需要外出檢查時,陪檢人員全程陪同。
1.2.2 住院期間,責任護士與老齡患者家屬溝通時,參照其職業特征等給予合適的稱呼,以增加雙方親密感,并通過溫馨的話語對老齡患者家屬進行康復照護操作指導,幫助其樹立出院后的照護的信心。建立科室護患家屬訪談制度,每周四下午在學習室,對入院患者及老年陪護家屬進行集中座談,護士長、責任組長及責任護士均參與護患談話,以便及時、充分了解住院患者及家屬在院期間精神及心理狀況,更好的針對患者需求提供一對一的人性化護理服務。此外,關注老齡陪護家屬的身體狀況,增加休息的時段,夜間巡視控制分貝,及時提醒服藥或注射胰島素等,格外注意他們的活動安全,囑保潔員增加巡查次數,及時清除水跡等不安全因素。
1.2.3 出院時,協助辦理出院手續,打印大字號的服藥單和康復指導單頁,并在藥盒上用醒目的顏色標注明確。根據疾病分類,建立病友微信群,邀請患者及家屬進入,科室負責人定期分享疾病相關知識,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答疑解惑,針對患者出院后情況進行康復指導。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和患者家屬們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由醫院第三方發統一發放《患者住院期間配合情況調查表》和《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由患者家屬自填,采用無記名問卷方式,要求陪護家屬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獨立評定,當場填寫當場收回。《患者住院期間配合情況調查表》中根據得分將患者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分為配合、基本配合、不配合;患者家屬對護士工作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問卷回收率為100%。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照組和觀察組比較患者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和患者家屬們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人文關懷前后兩組患者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和患者家屬們對護士滿意度的比較,見表1。
我國社會老齡化急劇加速,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老齡化程度越發明顯,伴隨而來的是陪護家屬老齡化數量不斷增加。老齡患者及老齡陪護家屬主要存在被尊重與被關愛、擔心疾病愈后、排除孤獨的心理需求等。因此,本研究通過實施人文關懷,使護士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起良好護患關系,護士把關愛之心融入到日常護理中,讓其感到被關心、被重視,可以幫助其促進自我照顧,滿足其心理需求。關懷性關系的建立不僅有益于接受者,更有益于提供者和社會[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老齡陪護家屬實施人文關懷后,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對老齡陪護家屬實施人文關懷,不僅拓展了護理服務內涵,更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屬們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4]。
人文關懷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關懷是護理的本質和核心[3]。本研究通過實施規范化護理人文關懷,科室護理人員全員接受人文關懷教育和培訓,強化其主動關懷意識,豐富護理人文關懷知識,加強護理人文關懷能力,為患者提供了個性化、人性化、規范化的人文關懷護理。軀體疾病在醫學治療措施上可能束手無策,但照護的方法與途徑依然很豐富[5];作為老齡陪護家屬肩負的任務更加艱巨,護理人員堅持實施人文護理理念,為老齡陪護家屬們提供繼續支持動力,為護理人文關懷注入持續源泉,拓展了人文關懷的深度和寬度[6],體現出對患者和家屬身、心、社、靈等全方位的醫學人文關懷[7]。

表1 兩組患者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和患者家屬們滿意度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