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1電站及合同概況
馬爾格拉(Markala) 大壩樞紐位于尼日爾河上,距馬里首都巴馬科300 km,離馬里第二大城市塞古40 km。樞紐在二戰期間修建,用于灌溉附近的棉花地。自上世紀80年初,業主規劃在緊鄰大壩下游建一座水能發電站(13.5 MW),并開展了相關設計工作,2009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在2010年初利用外國貸款啟動項目招標,筆者參與了某中國公司聯營體的投標編制工作,并最終中標。
馬爾格拉大壩由一個上面架有鐵橋的溢流堰,一個魚道和兩側重力壩段組成。溢流堰設14孔,每孔寬56 m,堰上設488個調節閘門,調節閘門通過鐵橋上的起臂機進行調節。大壩上游最大水深10 m。
水電站擬建于大壩下游右岸,采用壩后式廠房布置,總裝機容量13.5 MW,裝機三臺卡普蘭式(Kaplan-S)水輪機,單機額定功率3.44 MW,額定水頭3.8 m,流量15~100 m3/s。電站配套土建工程由進水口、引水道、機組間段及尾水渠組成。
合同招標范圍主要包括三項工程的設計、采購、安裝及調試服務:(1)大壩右翼下游河床(第一排閘門口)的發電廠房,含土建工程、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2) 引水渠和尾水渠,含土建工程和金屬結構;(3) A點EDM公司變電站和輸電線,含電氣設備、線路材料。合同工期要求不大于24個月。
電站項目利用世界銀行貸款(IBRD&IDA),相應招標采購遵循2004年3月版“貨物和工程采購指南”(紅皮書)[1]的要求。招標文件范本采用世行2005年法文版《廠房設計、供貨與安裝采購標準招標文件》[2]。
該招標文件范本最早緣于日本協力銀行的合同范本,后國際多邊銀行共同委托FIDIC基于其設備供貨安裝的合同格式(橘皮書)編制實施,用于設備成套為主導的EPC合同模式,與以施工為主導的EPC交鑰匙合同模式(銀皮書)有所不同。范本常適用于:水輪機、發電機、鍋爐、開關站、泵站、通訊、水和污水處理廠及類似的項目。一般合同設備占主要部分,設備需要成套、調試、試運行和運行后才能保證滿足最終廠房的功能要求。
馬爾格拉水電站是在已建大壩樞紐區新建水電站,利用多余水能進行發電。電站裝機規模較小,但機電設備仍種類齊全,具有小多雜的特點,若單個設備招標不能保證電站最終出力,則設備成套招標文件較適用。
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招標采用世界銀行采購指南,遵循經評審的“技術功能實質響應”且“報價價格最低”的評標原則,因而在設備選擇上既要單個設備滿足最低技術參數要求,同時也要電站設備成套出力得到保證,最終平衡選擇價格合理的設備配置方案。
電站在1970~2000年先后開展了幾次較為完整設計研究,并提出相應設計報告,其間大壩壩址水文數據一直持續監測。
業主在招標前提供了由項目咨詢設計單位2010年1月完成的《尼日爾河馬爾格拉水電站初步報告》[3]。報告主要分析了水文氣象資料,復核了區域內的水位高程,開展了開發方案的研究,擬定和比較了三種水輪機機型的廠房布置和設備配置方案,最終推薦了代表性方案,即:裝機3臺卡普蘭式(Kaplan-S)水輪機,總裝機容量13.5 MW。
報告僅概念性地給出了三種水輪機型方案的特征參數和廠房概念布置,未有定量的工程量和投資比較,僅定性地比較幾種水輪機型方案,并推選方案。研判報告設計深度僅相當于國內的規劃報告深度,或未達到國內規范要求的規劃深度。這種情況在大多國外項目普遍存在,即采用未達深度的設計成果招標,常會伴隨較大合同風險。相對而言,馬爾格拉電站是在已有大壩樞紐區新建電站,電站規模較小,水文、地形、地質等建設條件較為簡單、明朗,不涉及移民和環保等制約性因素,主要技術難度集中于電站水輪機、發電機型選擇及附屬設備配套,技術風險基本可控。
馬里位于非洲西部,幅員約120萬平方公里,屬內陸國家,與若干鄰國的邊境線估計約7 243公里,靠近但不臨大西洋。鄰國幾內亞的科納克里港是馬里的出海通道,科納克里到馬里首都巴馬科約1 000公里。
馬里系最不發達國家。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糧食不能自給,2009年,馬里競爭力指數在全球138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25名,營商便利指數在全球186個經濟體排名第141名[4]。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農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793美元。貨幣采用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簡稱非洲法郎(FCFA),匯率1歐元≈655非洲法郎,通貨膨脹率1%。
馬爾格拉項目所在塞古是馬里第二大城市,也是馬里的熱門旅游城市、新經濟開發區,有多家中資企業投資建廠,交通便捷,物資供應相對充裕。
編制原則以中國水電行業現行的“水電工程費用編制定額和標準”[5]所要求的方法和程序為基礎,同時結合國際通行的費用估算經驗和慣例進行編制。工程量采用本次投標修訂的技術方案設計成果;基礎價格(人工、材料和機械)采用馬里國或相應進口國的當前物價指數和市場價格。估算時假定,建筑材料部分當地采購,永久設備考慮從國外進口(中國或其他國家);工程施工考慮由中國企業承擔,且主要施工設備自帶,主要高級技術和管理人員擬從中國派遣。
編制依據包括:馬爾卡拉電站招標文件;投標設計方案及工程量;集到的現場有關工程資料;各廠家提供的設備報價資料;類似國際工程有關資料和信息。
基礎價格資料主要包括兩部分,即土建施工所需要投入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機械設備和工程所需的永久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
(1)土建工程。管理人員:包括由馬里以外聘請的外籍工程管理人員和當地聘用管理人員。國外聘請管理人員按中國企業派遣工資水平,當地秘書、翻等管理人員按當地外資水平,約15~20萬西郎/月。施工人員:包括由馬里以外聘請的外籍高級技工和當地聘用得著各類勞工。國外聘請技工按中國派遣工資水平,當地操作手(挖掘機手、平地機手、推土機手等)約10~12萬西郎/月、卡車司機7~8萬西郎/月、一般力工:5~6萬西郎/月。
主要施工材料價格:施工期外來物資、器材主要有水泥、鋼筋和鋼材、木材、炸藥、油料、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施工設備及生活物資等,來向主要以中國為主。施工設備費率:考慮由中方施工承建單位進口所需要的自有設備或新購置設備,自有設備費率按上述中國水電工程費用編制定額和標準的臺時費取值,新購設備按國際通行的設備經濟使用壽命的加速折舊計算費率取值。
(2)永久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設備FOB價:依據設備生產商、供應商的當前報價或詢價資料確定設備的采購價格。除部分電器控制設備外,主要設備生產和供貨按中國企業考慮,同時考慮設備出口、設備包裝和中國內陸運輸保險等因素確定。設備雜費率:設備在中國境外運輸所發生的運費、保險費、清關費及各種雜費。費用標準按收集到的有關信息資料分析測算,并考慮不同的設備特性和不同的運輸方式可能存在的差異。安裝工程:采用與土建工程相同的人、材、機等基礎單價。
(3)其他因素。采用匯率1歐元=8.5人民幣元 1歐元=655.957西郎。工程所需進口設備和材料在馬國和中國的進出口環節均按免關稅考慮。
建筑工程費,根據設計提出有土建工程量的項目按工程量乘單價或費用指標計算,項目單價和費用指標根據有關基礎價格信息,并結合現行定額和類似工程經驗分析測算。
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土建工程含11個分項,每個分項均為總價報價。各工程項目報價是依據本次設計提供實物工程量和估算單價確定。
其他項目如向業主提供營地、辦公設施等服務等,按面積及工程類比分析確定。
為了保證建成后的生產運行管理,有必要對業主的有關人員進行培訓。結合招標文件的要求,培訓按照馬里國內、國外兩類,分別估算人次數,國內20人6次,國外10人6次,按國內每人次1 000歐元、國外每人次5 000歐元估計。
質保期內協助營運和維護服務:按保質期24個月,每個月15 000歐元估計。
設備費由設備FOB價、海運費、清關費、內陸運輸費、運輸保險費、設計費用和綜合管理費組成。
(1)設備的FOB價:設備生產和供貨按中國采購考慮,進入投標價的價格為考慮出口退稅后的FOB價,其中出口退稅率參照目前有關政策綜合按10%考慮。FOB港口考慮上海港。所需設備均向相關設備制造商進行了詢價,其中水輪機、發電機設備主要向廠家詢價。小型設備和裝置性材料費用參照類似項目對應設備價格報出。
(2)設備海運費:設備由上海港到幾內亞科納克里港所發生的海運費及相應的附加費。主機設備根據有關參數通過詢價并考慮一定的價格上漲風險,其基本運價經分析后確定為175 $/t,折算成設備采購價的百分比為:主機7.23%、輔機8.07%;其他設備結合類似國際工程的經驗以設備價格為基礎按費率計算運費。
(3)內陸運輸費:從幾內亞科納克里到馬里巴馬科約1 000 km和巴馬科至工地300 km所發生的運輸費和各種雜費。主機設備根據設計有關參數,通過詢價并考慮一定的價格上漲風險,其基本運價經分析后確定為主機為設備費的6.41%,輔機為設備費的7.15%;其他設備根據項目的特點和有關資料信息,并結合類似國際工程的經驗以設備價格為基礎按費率計算運雜費。
(4)港口清關費:參照有關收集資料和信息按設備費的3%計算設備的港口清關費,計入運輸費。包括:手續費:貨值的2%,過境稅DTT貨值的0.5%,其他取0.5%。
(5)運輸保險費:指設備由幾內亞科納克里到工地所發生的運輸保險費,按設備價的0.5%計算,計入運輸費。
(6)設備安裝費:按馬里當地材料價格,中國安裝施工單位進行機電和金屬結構設備的安裝施工方式計算。
(7)設計費:報價單中單列報價項,按設備采購價、運輸、清關、保險費的6%進行報價。
綜合項目費包括承包商進退場費、聯營體現場管理費、總部管理費、集團公司管理費、保函手續費、代理及咨詢費、利潤及風險、投標費、稅費、承包商流動資金貸款利息等。有關費用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和項目實施需要,并結合類似項目資料和經驗分析確定。報價最后確定綜合費率范圍約27~30% 。
由于涉及保密問題,投標價以百分比方式說明。
(1)第一部份土建直接費用占39%,其中:土建設計勘探費用2%、業主服務費0%、土建直接費用 37%。
(2)第二部份設備直接費用占33%,其中:機電設計費2%、機電CIF直接價24%(FOB設備價22%+海運及保險費2%)、內陸運輸費2%、清關費1%、機電安裝費4%。
(3)第三部分合計管理費用占26%;第四部分人員培訓占2%。
(1)匯率風險:由于主要資源擬以人民幣投入,而報價和合同費用結算采用歐元。當期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壓力,歐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趨勢明顯時,匯率風險客觀存在。針對匯率由8.5 元升至9元或跌至8元后,按0.1間隔進行了敏感性計算相應的升值/貶值時匯率收益值期間。
(2)物價波動:物價波動主要考慮當地材料和勞務、中國的勞務及設備供貨價格等方面在合同實施期間價格的變化,存在當地和國內物價上漲的風險。綜合分析,考慮勘探設計取1~3%、為業主提供服務取5~10%、土建工程費取8~15%,設備鋼材和銅材價格上漲預期取3~8%計。
(3)稅費風險:主要考慮不可預見的當地有關稅費變化、出口退稅稅率降低等。其中:出口退稅率有可能上漲,對報價較有利,退稅稅率范圍取8%~15%;設備海關稅確認減免,未計入報價;港口清關費費稅率預期變化較小,變化范圍界定在增加1%和減少1%間;綜合當地稅費稅預期可能部分或全部減免一半。
(4)質量保證:主要考慮工程缺陷及供貨設備性能和技術參數偏離罰款等風險,質保金不能按期和全額收回的風險。考慮將風險轉移一半和自己全部承擔的范圍,即設備采購價的5~10%。
(5)設計風險: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地質等原因引起設計方案調整或重大設計變更,且導致較大的投資增加和工期不利影響。從技術資料分析,主要有混凝土骨料和地基處理兩項,考慮風險范圍在10%以內。
(6)工期風險:根據合同條款,每天拖期罰款按合同額的0.003%每天累進遞增,最高處罰額度4 251萬元,經計算,工期拖延上限僅10天,風險巨大。在達到罰款上限時,將面臨沒收保函(為合同額的10%),合并合同責任上限20%。
(7)財務風險:投標前有關付款條件不落實而合同簽訂時的結果比預期的情況差,不能按期獲得合同付款而增加財務費用。假定兩年,每年5次付款,每次約4 500萬元人民幣,平均每次拖延1~3個月,估算墊付資金財務費用。
(8)降價風險:因業主的概算價低于投標價,可能在合同談判時提出降價要求,因所采用世行采購規則一般不允許,降價可能性小,未考慮。
(9)當地政治法律環境:非洲一直是局勢較復雜的一個洲,工程持續時間約5年左右,存在較大的政治風險和其他不可預知風險,因無法定量化,風險未作量化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確定的可預見風險因素波動幅率,相關對應的費用額可計算出相應風險范圍值期間,再疊加考慮對每個風險事件的值信概率期間,則得各項對應風險額估值(表1)。
由表1可知,合同風險額可能會達到10 617萬元,而標價中考慮的利潤與風險為3 400萬元,相差7 217萬元,工程實施具有巨大風險,風險主要源于工期罰款條款過于苛刻。鑒于計算中設備價仍是基于投標詢價時的報價,未考慮實際訂貨時各供貨商可能降價所帶來的折價收益;也未考慮由項目管理所帶來的降低總部管理費、集團管理費等效益,因而投標報價風險仍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屬基本可控。

表1 馬爾格拉電站投標風險分析表
投標價編制完成后,考慮“世行的實質性響應最低價原則”的競標方式較為激烈,聯營體依據對風險全面分析,先后進行了三輪的降價調整,最終投標價格比初次投標降低約20%,從而以微弱價格優勢中標。中標后,由于馬里國家政變,項目一直未能開始。約一年后,業主又重新進行合同談判,最終合同價格又調增約10%。因而,本案例與大多國外項目具有類似認識,即:任何合同項目都是挑戰和機遇并存,需要通過精心組織、策劃和運作,科學管理并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努力并全方位挖掘潛力,以此對項目實施保持信心和良好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