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5月22日文章,原題:時尚品牌進入中國社交媒體領域之前,需要知道什么
市場份額從社交媒體角度來看,我們需要了解如何適應市場需求,如何為不同的平臺創建產品內容,要變得更加靈活。我們需要從社交媒體的角度來理解如何適應市場需求,如何為不同的平臺創造更靈活的內容。在中國,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的壟斷程度很高。
對于有興趣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尚品牌來說,一條關鍵建議是,在產品內容上信任你在當地的合作伙伴。這真的非常重要,因為在西方國家的一個獨特賣點,在中國未必奏效。而且,如果你的品牌決定登陸天貓等中國的平臺,他們通常會要求你有與他們的購物節(如5·20、6·18和雙11等)相匹配的具體內容。同樣的邏輯也適用于這里的社交媒體,因此不能簡單地復制、粘貼或者重復全球其他市場上的產品內容。
社交平臺隨著關鍵的社交媒體(如小紅書和抖音)變得更加強大,有更強的議價能力,他們也在執行他們自己的壟斷性政策,比如什么類型的品牌通過購買廣告能夠進入他們的平臺,品牌和博主能夠展示什么樣的產品內容等。如果不尊重這些,就會被懲罰或者罰款。如果你想與博主建立正式合作,那么只能找這些平臺的人才中介公司。
電子商務就其本質而言,電子商務可能是最具壟斷性的平臺之一。阿里巴巴的實力非常強大,市場份額超過55%,京東則接近20%。
總之,在動蕩時期需要耐心的策略。進一步推進在中國市場業務的關鍵,是找到正確的合作伙伴,利用正確的交流方式,適應這種壟斷,了解如何使用它。而逃避它將是一個錯誤。▲
(作者雅尼·迪羅謝,陳一譯)
環球時報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