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義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北京100038)
在“一帶一路”倡議時代背景下,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在基建領域得以深入。位于西非尼日利亞的拉各斯—伊巴丹鐵路項目(簡稱拉伊鐵路)就是受惠于“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基建項目,項目以FIDIC 為框架合同,借鑒了1999 年版銀皮書《EPC 與交鑰匙合同》里關于工程單價的相關條款。EPC 即指承包商在工程項目中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直至交付竣工[1]。
以2019 年的承包商與咨詢方就計價問題的爭端協商為案例,結合國際工程學領域里對FIDIC 框架下驗工計價的相關理論和糾紛處理方法,本文分別從理論和應用2 方面闡述國際工程計價談判策略。
根據FIDIC 條款規定承辦國際項目時,承包商應在每個月月底之后以工程師認可的格式向工程師提交一份報表,并詳細說明承包商認為自己應得的金額以及支持文件,此處的聲明即是“臨時付款證書”(IPC)。IPC 由咨詢審核批復之后修改,咨詢修改之后的支付金額往往低于承包商的申請額度,業主簽字確認,承包商拿到期中付款。付款問題是工程行業出現爭端的主要原因[2],付款規定未能履行、對中期付款已執行工作的量化存在分歧以及對因變更產生的額外工程評估產生分歧是付款爭端的3 大原因。FIDIC 框架下,合同條款在很多時候并沒有從語言上明晰確定或者為這些扣款理由提出依據。因此,IPC計價談判就成為達成公平公正的一個必要的輔助手段。
IPC 的依據是BOQ(工程量單),每一期的BOQ 都代表著整個工程的一個拆解步驟[3]。德瑪科和阿卜杜·瑪拉卡認為BOQ就是量化每一階段工程進度的基礎依據,對承包商而言BOQ是準備申請IPC 的依據,對業主而言BOQ 就是放款依據。承包商往往會虛報工程量,業主也會出現超額扣款。這種針對工程量的爭端就是業主對IPC 進行扣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FIDIC 1999 版就付款做出了指導性的條款[4],FIDIC 2000版出臺了補充性指導原則[5],如表1 所示。

表1 FI DI C中與期中付款相關的條款及補充說明
本文討論拉伊鐵路項目的IPC(期中付款)有關棄土、借土和植草等爭議問題。
拉伊項目全段63 個棄土場、47 個取土場和截至2019 年末累計完成126 556.6m2的邊坡植草。在承包商遞交年終IPC初稿時,咨詢在這3 項工程量上做了大量扣除,如表2 所示。

表2 2019 年年終BOQ涉及棄土、借土和植草(第一次上報)
因雙方計算方法不同,計價歸屬單價項不一致。承包商意將用單價4.24 美元的“護坡植草”項目為本期完成的植草計價,而咨詢堅持以1.05 美元的‘植草’項目來計價。
首先,引用FIDIC2000 中的對條款7.5(見表1)的補充說明,要求咨詢就扣款說明原因。咨詢給出原因如下:就植草而言,承包商多處植草并非咨詢規定的品種“巴哈馬”草,且一些區域并未植草成功,一些區域雜草與植草共生。棄土和借土2 項扣除工程量是因咨詢認為承包商沒有達到環保和安全方面的要求。
然后,引用FIDIC 1999 第14.6 項(見表1),提出承包商期望整改完成后咨詢釋放扣款比例,根據FIDIC 2000 中對12.1
項(見表1)的補充說明承包商可與咨詢協定每個工程中需要整改的單項所占扣款的比例,在BOQ 中每個扣款理由計算公式如下:(承包商所報工程量-咨詢認可工程量)×單個扣款理
由占比=整改項工程量。
通過協商,最后達成計算方式為:本期40%的植草面積承包商是用的咨詢指定品種“巴哈馬”,就按照4.24 美元/m2的“護坡植草”項進行計價,而60%面積的其他品種植草按照1.05 美元/m2的“植草”項進行計價。計算方式達成協定之后,扣款變為:植草與雜草共生,扣除該區域植草面積的15%;植草未成功扣除該區域植草面積的90%。
在國際工程領域里,咨詢作為第三方監理代替業主行使監管權力,與承包商在同一個工程項目里的關系即是盟友也是敵人。即使充分應用FIDIC 2000 框架中對承包商有利的語言在工程量計算中與咨詢共同確認且在扣款原因上也能達成一致,整改后咨詢能夠釋放的額度權限卻全在咨詢方手中,這一環節承包商的話語權微乎其微。希望本文能為國際工程管理學中IPC 相關研究及國際工程領域的合同管理和工程計價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