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芬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興安鄉政府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黑龍江 集賢 155903)
整地:大豆田整地主要包括深翻、耙平、耪地及壓實等環節,這些整地過程都是在播種前進行的,整地的目的是增強土壤的疏松性,打破犁底層,打碎大土塊,將土壤耙平,或起壟等,為播種創造良好條件。可根據大豆栽培的實際情況選擇整地的方式。
灌溉:對于春季旱情比較嚴重的地塊,可以采取在播種前1 天進行澆水的方法,緩解旱情,提高墑情,有利于播種后種子迅速萌發。
除草:對于大面積栽培的大豆田,人工除草的勞動量過大,無法保證除草的及時性和除草質量,所以應采取大田封閉除草的方法,確保除草效果,節約除草成本。封閉除草主要是運用農業機械噴施除草劑,除草劑可選用氟樂靈、拉索等,兌水后進行噴施,可除掉當年生的禾本科雜草及闊葉草。
避免重茬種植:要注意不要與豆類作物重茬,可以在禾本科作物的下茬種植。多年重茬會引起有害物質在土壤中大量聚集,會導致大豆植株生長不良,病蟲害嚴重,造成大幅度的減產。因此,栽培大豆應與禾本科作物進行合理輪作,輪作時間應至少在三年或以上。
精選:優良種子的突出特點是顆粒飽滿、表皮光澤度高,而且發芽率和發芽勢好。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精選,將病粒、小粒、碎粒及雜質挑出,留下優良的種子,提高種子的純度。種子量少可以采取人工挑選的方法,以保證質量。但種子量大時,應采用選粒機械進行篩選。精選后應使大豆種子的純度和凈度均達到97% 以上。
處理:種子處理主要包括曬種、浸種、催芽等環節。對種子進行精選后,可放置在陽光下曬種3 小時以上,用紫外線將種子表面的病菌殺死。曬種后進行浸種,用溫水浸泡種子12小時并撈出后,選用辛硫磷或多菌靈等藥劑拌種,以預防苗期根腐病、蠐螬、地老虎、潛根蠅等苗期病蟲害。藥物拌種后進行催芽,當種子33% 以上咧嘴后,可以用于播種。
由于栽培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不同,而且管理水平及栽培的大豆品種也有差異,因此栽培密度也會有所不同。應首先根據種植的大豆品種確定栽培密度,植株繁茂、株型舒展的品種應減少栽培密度。分枝少、收斂型的品種,應增大栽培密度。土壤肥力好、墑情足的可減小密度,土壤肥力差,且干旱的地塊,密度應適度加大。一般來說,肥沃土壤每畝應保苗8,000—10,000 株,瘤薄地塊應保苗16,000—20,000 株。高寒地區栽培的大多為早熟品種,應保苗20,000—30,000 株。
適宜期:決定大豆播種適宜期的條件主要是地溫,當8 厘米左右土層中的溫度達到并維持在8℃以上時,可具備播種條件。播種適宜期的日歷時間大約是在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適期內播種可以保證出苗整齊、健壯生長,過早播種或過晚播種,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播種方法:現主要采用的播種方法主要有窄行密植、等距穴播、雙條播、精量點播、原壟播種等。所謂窄行密植就是行距40—50 厘米播種法,這是目前采用比較廣泛的播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可有利于出苗整齊、植株旺盛生長,增產率可達近20%。等距穴播是采用機械播種的一種方法,此法可保證植株合理分布,個體均衡生長,具有顯著增產效果。雙條播就是利用機械進行平播的一種方法,此法可以播種效率高,出苗整齊,播種后進行起壟。精量點播是利用播種機進行點播的方法,此法可以保證播種深度一致、粒數均勻、出苗率高,可省去出苗后的間苗定苗環節。原壟播種是在原壟上進行播種的一種方法,此法具有保墑、防旱、保苗的作用,因是起壟播種,還可以提高地溫、消除雜草、降低作業成本,此種方法被更多地應用在干旱的地塊。
苗期管理:此期應以保證苗全、苗壯為管理的主要目的。及時進行間苗、補苗和定苗,將擁擠苗和弱苗拔除,保證幼苗均勻分布。對缺苗進行補種或補栽。在基肥充足,土壤墑情較好的情況下,苗期可不用追肥和澆水,如果土壤異常干旱,而且基肥不足,應進行澆水并施肥。苗期還應根據土壤板結和雜草情況進行中耕除草,增加地溫、疏松土壤、清除雜草。同時,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開花結莢期管理:此期管理的主要目標為控制植株長勢,增加花莢的數量。主要采取的管理措施為,在開花期至花落后的10 天內,根據大豆植株的長勢情況,進行適量的追肥。土壤缺肥嚴重,植株長勢弱,應增加施肥量,反之可適當減少施肥量。一般來說,每畝可追施尿素5—10 公斤,用量可根據植株長勢情況進行適度調整。為了防止大豆植株出現旺長,導致秧壯但花莢數量少,應及時采取在開花初期噴施多效唑的措施,有效抑制植株瘋長。此期間要針對可能發生的病蟲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鼓粒期管理:此期管理要達到的主要目標是,延長綠葉的光合功能,防止出現落莢,提高籽粒的重量。為延長葉綠時間,防止落莢,保證粒重,可在此期及時噴施微肥或調節劑,并根據土壤墑情,確定是否澆水及澆水量的多少,增加水分供應可以確保玉米灌漿期對水分的需求。但此期的澆水量一定要適度,澆水后要及時將田間過量的積水排出,防止因風大導致植株倒伏。此期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豆天蛾等病蟲害。
大豆根腐病: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此病,是為害十分嚴重的一種病害,可導致大豆減產50% 左右,甚至會造成絕產。此病的主要表現是,大豆植株的莖基部最早出現黑褐色的病斑,并逐漸向上擴散,植株呈現葉片低垂,長勢纖弱,枯萎致死等狀態。可選用瑞毒霉錳鋅,或克露等農藥進行拌種,起到預防作用。
大豆蚜蟲:害蟲吸食植株組織中的汁液,導致葉片卷縮,減少結莢量,導致大豆減產幅度增加。可采取清除雜草破壞其生存環境,利用蚜蟲趨黃性特點,設置黃板進行誘殺,利用瓢蟲、食蚜蠅等天敵進行捕殺。選用克蚜星、或抗蚜威、樂果等農藥進行噴施防治。
在進行大豆栽培之前,應做好土地準備和種子準備,進行精細整地和認真選種,對種子進行適當處理,采取適宜的播種方式,確保苗齊、苗壯。并做好各個生長期的管理,有效防治大豆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