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志華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齊齊哈爾種畜場有限公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糧食安全是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幾代農業科學家和農業生產勞動者的努力和付出,如今我國的糧食問題已經基本得到了解決,在我國的四大農作物(水稻、小麥、玉米、大豆)中,玉米以其營養豐富、產量高、適應性很強的栽培條件,栽培規模和玉米產量長年處在高位。近些年來,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逐步普及,我國的玉米栽培水平與原來相比已經有了顯著提高,這是高產栽培技術帶來的成果。雖然如此,玉米也會因國家政策、栽培技術、行業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使玉米栽培的狀況出現波動。因此,農業科研人員和玉米栽培者應繼續提高栽培水平,進一步推動玉米產量和質量的提升,使玉米的市場供應更加充足,為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新貢獻。
在我國農業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市場上不斷有各類玉米新品種推出,比如一些雜交玉米品種的出現,使玉米品種選擇余地更大。盡管如此,對于玉米栽培者來說,也不要盲目選擇。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土壤條件及栽培管理水平等進行謹慎選擇。優良的玉米品種應具有產量高、適應范圍廣、抗病抗逆性強、生物學特性鮮明等特點,不要過于相信種子經銷商的宣傳,還應對照品種在當地栽培情況、產量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以達到玉米健康生長,實現優質高產的目標。
對玉米種子進行適當的處理,可以提高種子的純凈度,激發種子的活力,提高種子的抗病性,是確保玉米健康生長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將成熟度不夠、癟粒、病粒和其它雜質挑出,留下顆粒飽滿、外表有光澤、顆粒均勻的玉米種子,使種子的純凈度達到97% 以上。然后進行曬種,將種子攤放在陽光下,晾曬3 天后即可播種。另外,還應該用藥劑拌種或包衣,以達到預防土傳和種傳病蟲害的目的。
播種適期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確定,當氣候保持在12攝氏度以上,地下5 至10 厘米的溫度穩定在8 攝氏度以上時,就是播種的適期,日歷時間大致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適期內播種可以避免早期低溫和后期的高溫,確保農時,使玉米如期發芽、生長和成熟,不貪青,也不早衰。
栽培的密度要合理,使植株間保持適宜的距離,有利于通風和光照,可使玉米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減輕病蟲害的威脅,促進產量的提高。密度的確定應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條件確定,株型比較大的品種,應適當稀植,反之宜密植;肥沃的土壤可適當密植,瘠薄的土壤宜稀植。一般來說,玉米種植的密度為株間距35 厘米或45 厘米。
保持土壤肥力充足,是促進玉米健康生長的基本條件,玉米施肥要確保科學合理,不可盲目施肥,避免造成肥效不足或形成浪費。施肥時應根據土壤的肥力、玉米生長的不同時期,確定施肥種類和施肥量。原則上應做到,施足底肥、施好種肥、適時追肥,肥料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適當補充氮磷鉀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適當補充氮肥,結合整地將肥料施于土層深處。種肥是在底肥不足、土壤肥力不高時施用的,種肥要施在種子下部或一側的5 厘米至8 厘米處,不可與種子接觸,避免燒種。追肥可在苗期、拔節期、穗期進行,一般選用復合肥、尿素、磷鉀肥,進行溝施或噴淋。科學施肥可以確保玉米在各個生長期養分充足,促進玉米健康生長,為高產創造條件。
玉米生長離不開適宜的水分,水分缺少會導致玉米生長緩慢,甚至導致植株干枯;但水分過多,也容易使土壤透氣性差,影響根部發育,易引發病蟲害,影響玉米植株生長和產量的提高。播種時如果地塊比較干旱,應提前1 至2 天進行適量灌水,使土壤處于適度濕潤狀態,可為播種后種子發芽和出全苗提供條件。玉米是適應性較強的農作物,苗期對水分的需求不大,只要適度保持土層濕潤即可,水分過多反倒對其生長不利。玉米的抽雄期是需水的臨界點,如果未能及時補充水分,會導致玉米抽雄困難,花粉量少,因此,應進行及時灌溉,為玉米提供充足的水分,滿足其生長對水分的需求。一般來說,在雨水正常的年份內,可無需對玉米進行澆水,自然降雨一般都可以滿足玉米生長需要,除非是干旱的年份,必須進行水分補充。還應注意的是,在抗旱的同時還要進行防澇,如果雨水過大,田間積水過多,應及時排水,避免發生洪澇災害。
玉米出苗以后,要進行對出苗情況進行檢查,發現缺苗問題要立即進行補栽或補種,以保證苗全。補苗可結合間苗進行,利用間下來的壯苗在缺苗處進行補栽,栽后要澆水,使其與正常苗長勢一致。對于大面積的缺苗斷壟,應采取用原種進行補種的措施,將苗補齊。播種后要適當澆水,確保成活。間苗可在玉米6 至7 片葉時進行,將病苗、弱苗和擁擠苗拔除,在穴內留下1 株長勢好、株距合理的苗。間苗可使玉米植株分布合理,有利于田間通風良好,增強光合作用,減輕病蟲害的威脅。間苗的同時,還要做好田間除草工作。雜草會與植株爭奪養分、水分和光照,對玉米生長的影響比較大。除在苗期進行除草外,還應在生長期進行2 次至3 次的中耕,一方面向植株根部培土、使土壤疏松,增加植株根部的地溫,增加土壤的透氣;另一方面也可同時將雜草清除,為玉米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中耕時要做到深淺結合,既不傷根,還要促進根系發育,防止玉米倒伏。
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玉米莖葉變黃,苞葉松散,玉米粒變硬,就可以收獲了。應采用玉米收獲機械進行收獲作業,減少浪費,同時脫粒歸倉。
在玉米栽培中,應注意做好栽培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選擇優良的品種,對種子進行挑選并晾曬,在適期內播種,保持適宜的栽培密度,進行科學施肥和合理灌溉,加強田間管理并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確保玉米在良好的條件下健康生長,以取得高產,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