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霞,張文貞
(永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永靖 731600)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有水窖、交通便利、坡度不超過15℃水平梯田地為宜,前茬作物以豆類、馬鈴薯、小麥為宜,忌重茬。
安全隔離:鮮食玉米種植區域與其他玉米種植區域周邊相距400m 以上,或鮮食玉米和其他玉米分期種植,一般種植錯開15 天左右,使其傳粉期錯開。
利用頂凌覆膜造墑保墑,或以路面、集雨場水窖蓄水造墑。
在3 月中下旬對經過造墑地塊土壤進行犁耕打耱施肥, 一般畝施腐熟的有機肥4500kg、配施尿素15kg、磷肥30kg、鉀肥12kg,將有機肥和化肥均勻混合后犁施在土壤內,犁耕和施肥同時進行,同時用5% 的敵百蟲制毒土、消滅地下害蟲和噴除草劑除去雜草。
采用全膜雙壟溝種植,大壟壟高7cm、壟寬70cm、小壟壟高10cm、壟寬40cm,將壟面修復整潔,除去雜草根茬等物、打耱平整,進行覆膜,膜選寬1.2m、厚≥0.01mm 的白膜,覆好的膜兩邊壓實,并每隔4m 處打上橫帶,以防地膜被風揭起。
根據市場需求、依據城鄉居民喜愛的口味,選擇品相好、口感好的優良鮮食玉米品種,如水果品種朝甜603、糯米品種甘甜糯、張甜、京科黏、粘甜818 等。
要求種子發芽率≧85%,對選好的種子在播種前3 天的晴天每天晾曬2 小時、忌暴曬。除去病粒、蟲粒、雜粒。
根據市場需求,按照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要求確定播種時間。一般為提前播種或延后栽培兩種。
及時查看出苗情況,保留健壯幼苗、剔除病、弱、雜苗,每穴只留一株健康幼苗。
當發現玉米有分蘗時及時掰除,以減少營養消耗。一般在7-8 片葉時出現分蘗。
當幼苗長至40-50cm 時即拔節期用追施尿素8kg, 同時用蓄水池的水抽灌水一次,大喇叭期時期追施尿素15kg , 同樣灌水一次,同時噴施鋅肥2kg。灌水采用滴管為宜。
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防治原則,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最好將病害杜絕在初期。
選用高抗、多抗品種;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翻暴曬;及時檢出前茬殘留作物及田間雜草;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嚴防積水;在生長過程中將殘枝敗葉和雜草及時清理干凈,保持田間清潔;及時拔出病株,帶到外面及時燒除,并用石灰填補病穴。
每公頃懸掛(25 cm×40 cm) 黃板或籃板450 塊-600 塊或每2 公頃-4 公頃設置一盞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蚜蟲、白粉虱等害蟲。
玉米莖腐病防治方法:施得樂1000 倍噴莖基部,青枯靈或青枯停1000 倍灌根。
玉米紋枯病防治方法:達科寧800 倍噴霧。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發病初期用70% 白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 倍液連續噴3 次、間期為7 天,或70% 的甲基托布津600-800 倍液連續噴3 次、間期為7 天。
黑穗病防治:發病初期用70% 的白菌清800-1000 倍液連續噴3 次、間期為7 天。
玉米螟防治:大喇叭期用2.5% 的高效氟氯氰菊酯1200-2000 倍液噴霧,連續噴3 次、間期為7 天。
黏蟲防治:千蟲克1000-1500 倍液噴霧,每7 天噴一次連續噴3 次。
蚜蟲防治: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 倍噴霧,
以農民增收為目的,爭取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原則適時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