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強
(萊陽市羊郡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山東 萊陽 265224)
我國化肥的年使用量已經超出了六千萬噸,已經穩居在世界首位,利用率相對較低。肥料較低的利用率以及施肥技術都較為落后。并且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勞動力成本明顯增加,農業發展模式已經開始出現了較大的轉變。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的運用,能夠極大的提升水肥的利用率,更好的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水肥一體化技術主要是將灌溉和施肥緊密的聯系起來,在最短時間里將溶液輸送到作物根部的一項新技術,和傳統的水漫灌技術相比,這項技術具有突出的優勢。尤其是在最近幾年,不管是大田作物亦或是果園中都開始大范圍的運用了這項技術。調查結果顯示,這項技術的運用,至少節約了40% 的水分。李金旺學者在研究水肥一體化技術中,分析紅地球葡萄節省的水分高達31%。張凱則發現如果對馬鈴薯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水資源的節約率更是達到了50%。
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水分以及肥料的流失,肥料的利用率可以保證在30% 到50% 左右。涂攀峰在確認香蕉種植過程中,如果運用了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滴灌施肥的情況下,氮肥的利用率達到了70%,磷肥的利用率達到50%,鉀肥的利用率甚至是高達80%。這要比日常使用各類肥料的利用率超出了一半不止。趙偉杰指出,在保證種植物產量的情況下,滴灌技術的應用能夠節水38%,節肥29%。
最近幾年,勞動力的價格明顯提升,水肥一體化措施主要是通過管道將水以及肥料按照一定的比值輸送給作物,勞動力得以節省。高祥照在對水肥一體化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分析之后,可以看到,水肥一體化技術相比較常規的澆水,節省了90%。同時根據“徐聞科技小院”的調研可以看到,單位面積里給菠蘿施肥需要耗費的人工費用在1350 元/hm2,如果采取水肥一體化的技術人工費用大概是900 元/hm2。
戈壁、沙漠和鹽堿地這些保水保肥性比較差的區域,如果采用傳統的灌溉方式不只是會造成水分的浪費,同時植物正常的生長需求得不到滿足,但是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運用,確保了作物根部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而且少量多次的方式,能夠促進作物的吸收,植物對水分以及養分的需求量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其中,以色列南部的沙漠地區采取的就是水肥一體化的技術,對辣椒和番茄等植物進行種植,取得了突出成效,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菜籃子”,也成為重要的鮮花供應產地。
高標準的水肥一體化技術需要對不同類型的作物以及不同的生長環境進行深層次的調研,需要根據相應的情況,調查不同作物需水需肥的基本規律,構建完善的灌溉需肥系統,形成健全的水肥一體化技術體系。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地域遼闊,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存在有明顯的差異,目前水肥一體化技術處于發展初期,不同地區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加強水肥的技術管理還存在有明顯的不足。此外,水肥一體化技術需要將滴灌和施肥的工作緊密的聯系起來,滴灌設備和水溶性肥需要巧妙結合,但是,目前國內企業規模比較小,技術水平比較低,工藝差等,也沒有性價比相對較高的滴灌施肥配套技術和自動化管理體系,這些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水肥一體化將灌溉、栽培以及肥料等學科知識巧妙的融合進去,學科和學科之間的區別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并沒有設置專門的服務技術人員。此外,水肥一體化技術,前期需要耗費較大的資金投入,很多農民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都是抱著觀望的態度,而且農民的整體素質比較低,對傳統知識的延續以及現代農業技術等都存在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很多農民只能進行簡單的再生產,他們認為,如果增加生產成本的投入,就得經受著來自市場和自然環境帶來的風險。所以,更多的情況下,會選擇傳統的方式開展生產,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出現了重重困難。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節水、省肥同時又是節省人工的新技術,我國一直以來水資源較為短缺,這項技術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這項技術不只是能夠節省水資源的投入,而且還能有效的保護環境。很多歐洲國家雖然不缺水,但因為這項技術優勢明顯,所以還是大范圍的采用了這項技術。
水肥一體化技術大范圍的運用,不管是中國農業亦或是世界農業而言,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它的重要性不單單是表現在水資源的節約上,伴隨著技術的推廣,我國的農業也從傳統農業朝著現代農業的方向轉變。中央文件中明確的指出,要大力的推廣節水技術,將節水灌溉的行動落實下去,加強示范帶動作用,巧妙的抓住機遇,促進現代化農業的升級轉型,更好的促進農業的發展,真正意義上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