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楠,祝令順,王維強
(汶上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山東 汶上 272500)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同時我國也是農業產業大國,我國的林業是農業生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些年來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以及農業產業的不斷擴大,林業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加大我國工業經濟體系的建設,導致部分森林被開采以及破壞,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針對這些問題,國家出臺了很多的相關森林保護政策以及退耕還林政策,加大對森林的保護力度以及營造林的建設。在這種形勢下,改進傳統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的不足,加強新型無公害防治技術的運用,來更好的促進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以及農業的發展,林業事業的發展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工營造林原始森林相比較而言,體系構成以及植被種類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雖然隨著近幾年來人工種植也盡量的選擇多樣化的品種進行栽種,但是與原始森林的多樣化還是不可對比,這些不足因素在林業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不斷的顯現出來。首先,在營造林的種植方面,要考慮營造林的經濟價值以及相關收益,按所選擇種植的品種以生長速度快、成材率高為首選。在樹苗選擇方面,所選種類單一,種植間距過密,這些因素會導致生態系統出現不平衡現象,造成林地內透光、透水、通風等不足,為一些有害病菌及其病蟲大量繁殖提供條件,并且人工營造林的生態系統單一性造成相應的病蟲害抵抗能力弱。所以,導致一些病蟲害容易爆發,而且蔓延速度快,對相鄰區域的森林造成破壞,導致其地區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并帶來相應的經濟損失。
根據以往的病蟲害防治經驗來看,一般都是選擇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通過化學農藥的噴灑對相關的病蟲害進行撲滅。然而這種方法存在著治標不治本的問題,尤其是在人工營造林的多次農藥噴灑過程中,一些病蟲害存在了一定的抗藥性,導致病蟲害撲滅不徹底,存在復發的可能。同時在農藥的使用過程中,不僅對病蟲害進行撲滅,同時也導致了一些捕食昆蟲的鳥類以及其他小型生物的死亡,導致病蟲害的天敵減少。人工營造林的單一性導致建立病蟲害天敵系統出現困難,并且隨著病蟲害防治化學藥劑使用的過于頻繁,導致這一系統癱瘓,并出現惡性循環,這種惡性循環是嚴重的限制著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以及相應的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手段來進行改善這種惡性循環。
按物理型的方式進行對殺蟲劑的分類,可分為干制劑和試劑兩種類型。干制劑主要是由粉末劑、顆粒劑、煙劑等不加水分進行調和使用的藥劑,粉末劑和顆粒劑的使用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通過對林地病蟲害發生地點進行地面揚撒,對地面病蟲害進行消滅。煙劑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病蟲害防治藥劑,這種藥劑需要在點燃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在點燃后會產生大量的煙塵,釋放無數的細小顆粒,在空中的漂浮時間較長,對林地樹體以及地面的病蟲害進行消滅。這些干制劑的使用應注意大風天氣對其帶來的影響,使用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大風天氣,確保干制劑的使用效果。濕制劑是通過與水混合調配濃縮藥劑或乳油藥劑,這類藥劑具有覆蓋均勻,對分散性病蟲害的殺滅效果比較明顯,這類藥劑能夠對樹體葉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提高蟲害的接觸率來提高消滅蟲害的概率。
按照致毒的方式分類可分為內殺劑和觸殺劑兩種。內殺劑是通過蟲體進食進入蟲體胃部,使害蟲中毒死亡,這種藥劑需要對有害蟲體進行誘捕,所以在相關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使用較少。觸殺劑使有害昆蟲接觸藥劑或藥劑落在蟲體表面,使害蟲發生中毒死亡,這類藥劑具有毒性高,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在使用過程中要嚴格的做好自身防護,避免出現人員中毒的現象。
隨著近些年來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殺蟲劑的選擇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殺蟲劑的選擇方面,低毒無殘留以及生物農藥使用正在被大力的推廣,這樣能夠在消滅病蟲害的同時更好的保護環境。
在殺蟲劑的使用過程中,粉劑和煙劑在大風天氣不利于使用,能及時的避免。因為大風天氣能夠使此類殺蟲劑擴散范圍增大,同時藥效會相應的降低,尤其是周邊地區有房屋出租的情況下,會對其生存環境造成危害,所以在大風天氣盡量不要使用這兩種藥劑。濕制劑應當避免在陰雨天或即將有降雨的天氣使用,由于樹體表面的藥劑被雨水沖刷掉或雨水稀釋降低藥劑的濃度,導致殺蟲效果不佳。
在需要用水來進行調配的藥劑使用過程中,需要著重的根據相應的比例來進行調配,并對其進行均勻的攪拌,切勿私自更改調配比例。
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殺蟲劑的使用是一種最為有效的防治措施,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運用,同時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環境污染及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針對不同的病蟲害和環境,采取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應對措施,加強無公害防治技術的運用,把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