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笑語,劉 寧,宋闊東
(蒙陰縣農業農村局,山東 蒙陰 276200)
蒙陰縣農民具有栽培中藥材的傳統,生態環境優越,當地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具有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獨特優勢,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觀光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帶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中藥材的發展仍存在比較效益不明顯、種植水平低、標準化基地少、市場行情不穩定等一系列限制因素。發展中藥材產業要穩妥,要以農民為主導,政府加以適當引導,并出臺一些適當鼓勵、扶持政策,提供資金、技術、市場服務,以確保中藥材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山區以其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氣候適宜多種藥用植物生長發育,例如山東省蒙陰縣,已經成為山東著名的中藥材產區,中藥材資源非常豐富,僅分布普遍的中藥材多達36 種,約占全省道地中藥材種類的50%。其中丹參、金銀花、桔梗、徐長卿、黃芪、黃芩、何首烏、紫草、葛根、全蝎等品種產量較大。
蒙陰縣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8℃,極端最高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21.1℃,年平均無霜期200 天,年平均降水量820 毫米。
蒙陰縣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積累了一定的種藥經驗,如丹參的雙行起壟種植法,有效地避免了平種雨季因排水不良形成的澇災和單壟春季因雨少風大形成的旱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然災害對最終產量的影響,保證了豐產穩產。
蒙陰縣有一些比較成功的企業,如蒙陰神農飲片有限公司、山東蒙山釀酒有限公司和山東新銀麥啤酒有限公司。神農飲片有限公司主要以中藥材飲片加工和種植為主,所生產中藥產品多數為中藥飲片。蒙山釀酒有限公司開發的十足全蝎酒,擁有很大的市場份額,是我縣中藥材利用的一個成功典型,該公司在2011 年成功申請了“蒙山全蝎” 地理標志,享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目前,蒙陰縣共成立各類中藥材研究所、中藥保健品開發中心、中藥材技術協會、中藥材合作社等中藥材開發推廣機構30 多家,還先后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等20 多家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蒙山建設了院士科研基地和蒙山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基因庫,基本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為中藥現代化科技示范基地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蒙陰縣蜜桃、蘋果種植面積較大,每畝效益在5000 元左右,而中藥材在2000 元左右。雖優于糧食的畝產效益,但與果園,蔬菜(10000 元/ 畝)相比較效益低。因此,極大影響了農民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
在固定區域連續種植特定品種發展基地的難度大。比如新地塊第一年種植的丹參一般不會發生病蟲害,重茬地則有可能發生金針蟲、蠐螬、根腐病、枯萎病等病蟲害,需要根據生產及市場情況適時調整種植品種。
農民缺乏種植中藥材的專業知識,不能夠規范化種植,生產水平低,質量參差不齊。近年來,國家明確提出中藥材必須建立規范的GAP(種植標準化)生產基地,產品才能進入市場。而我縣標準化基地少,大部分種類與品種尚未制定GAP 標準。
蒙陰縣的中藥材加工企業規模小,產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只能對中藥材原料進行簡單粗加工,中成藥以原料藥材、中藥材粗提物或中藥材粗加工產品為主。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差,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中藥材的發展需要,且未形成客商直接來蒙采購的模式,多數時候是經由小商販轉手銷售出去,存在“賣藥難”、“買方市場” 等現象。
應結合當地縣域總體規劃、農業發展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基礎上,制定提出全縣中藥材種植、加工的合理規劃和布局,充分發揮中藥材資源方面的區域比較優勢。同時,制定出臺有利于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從事中藥材種植、加工的業戶和企業能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適當優惠。
蒙陰縣具有地理、氣候優勢,生產的丹參、徐長卿主要成分和理化指標優勢明顯,重點發展丹參和徐長卿,短時間內形成規模和品牌優勢,建設一批取得GAP 認證的國家級、省級示范基地;鼓勵引導縣內外中藥加工企業、科研單位、具有制劑資質的中醫機構,嚴格按照中藥材種植標準規范引導縣內中藥材生產,集中連片種植,形成全縣一品或者一鄉一品;鼓勵“公司+基地+農戶”、“公司+科研+基地” 等多種發展模式。
在培育發展我縣現有中藥材企業同時,要下大力氣引資引技,制定激勵政策,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和科技人員參與中藥材產業的升級,引導中藥加工企業加大投入,建立中藥材GAP生產基地。加強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鼓勵縣內企業與縣外加工企業共同進行系列化開發,擺脫只賣原料、缺乏精深加工的問題,延長產業鏈條,讓中藥材成為富民富財政的產業。
農業、科技、林業、教育等部門及中藥行業社會化組織,要在人才培訓、技術推廣、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等方面為我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搭建良好的服務平臺,提供高質量的社會化服務,為縣外大型中藥材加工貿易企業落戶蒙陰提供良好投資環境。
建議通過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同時根據山區中藥材種植特點和優勢,結合生態觀光旅游、美麗鄉村建設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共同繪制好我縣中藥材發展藍圖,為我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