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今

張禮東
自從接手蘇州民族樂器一廠,張禮東已經三次參加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了。二十幾把總價值200多萬元的高檔“虎丘”牌二胡,一登場就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這批被命名為“虎丘至臻版”的新版二胡,采用印度老山檀香、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為材,設計新穎,雕琢精細,音色優美,令參觀者贊嘆不已。
“中國二胡看蘇州,蘇州二胡看‘虎丘。‘虎丘是一個老品牌,是蘇州的一張名片。”43歲的張禮東談起“虎丘”品牌時,語氣充滿崇敬。“2015年11月18日,我作為一個蘇北到蘇州的打工者,接下這個1954年就建立的老廠做的所有事,就是不斷維護和擦亮這個品牌,讓‘虎丘重放光彩。”
張禮東是響水人,14歲跟父親學木工, 做床柜,打八仙桌。聽說“虎丘”牌二胡名揚天下,他很想進廠當一名做樂器的工匠,可樂器廠是國有集體企業,張禮東在蘇州呆了三個月也沒進得去,只好留下來打工。有了一點積累后,張禮東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開了一個箱包廠,為樂器廠做包裝配套。再后來,他又開了一個紅木家具廠,在進紅木木料的同時,也為樂器廠供應材料。一來二去,憑著良好的信譽,張禮東成了樂器廠忠實的合作伙伴。
2015年,張禮東實現夢想的機會終于來了。
經歷多年輝煌的蘇州民族樂器一廠,在2000年合并改制后陷入經營困境,產品質量下滑,“虎丘”品牌蒙上了濃濃陰影。當時的企業經營者找到了多年給廠里供貨配套的張禮東,問他愿不愿接手。
“在和張禮東合作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他一步步踏實地發展起來,對他的為人和實力,以及搞活企業的智慧還是很信服的。”
張禮東喜出望外,三天就簽了全面接收樂器廠的協議,承擔了樂器廠的全部債權債務,并負責包括60名內退職工在內的全廠職工的工資福利。他做夢也沒想到以這樣的方式進入了年輕時心心念念的樂器廠。
“那些天經常夜里兩三點就醒了,想到工廠負擔那么重,感到責任重大,睡不著覺。”張禮東談起剛進廠的情況感慨萬分,但當時的他非常有信心,因為“虎丘”品牌的影響還在,傳承技藝的手藝匠人還在。
進廠第一年,張禮東沒有設董事長辦公室,他的全部時間都是泡在車間里,天天和工人在一起,學習樂器制作技藝。一年下來,他對琴頭、琴桶、琴桿、蒙皮的制作都得心應手,還請來專業師傅來改進廠里的設備,進一步完善了傳統樂器的加工工藝。
針對過去工廠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他制訂了一整套新的管理規程,讓一線工人多勞多得,增加收入;設立了15%的質量獎,鼓勵大家“人人做管理、人人是品管、人人當老板”;建立了年終考核、分紅獎勵等辦法。張禮東說,要想辦法成就別人,讓別人有錢賺,這樣才能有自己的“福報”。三年下來,樂器產量、質量大大提高,產銷兩旺,扭虧為盈;職工的工資不斷增加,技術好、貢獻大的員工工資漲了三到五倍。
抓好內部管理的同時,張禮東在加大品牌宣傳、抓好營銷上,做了四件大事。
第一件,2017年5月,在工廠一幢二層小樓里新建的“蘇州民族樂器博物館”開館了。1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陳列著公司自主研發制作的拉弦、吹管、打擊、彈撥等四大類共300余件民族樂器。開館不久,音樂家譚盾即帶著經紀人和學生專程前來,“虎丘”品牌再次得到提升。兩年多來,已有來自世界各地一萬多人參觀了博物館。蘇州民族樂器博物館成為展示蘇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陣地。
第二件,張禮東主持操辦了被譽為“中國樂改大家”的老藝人張子銳的百歲大壽活動。張子悅老先生在60余年的從業生涯中,經手改良和恢復的民族樂器近百種,載入中華樂器大典。隆重的生日慶典使大家看到了“虎丘”新掌門對老匠人的敬重,許多大師級匠人開始匯聚到“虎丘”旗下。張禮東還借勢將每月16號定為退休員工的“回廠茶敘”日,并在每年春節前夕請退休員工聚餐。一些老職工握住張禮東的手高興地說:“張總,廠有希望了,‘虎丘又要輝煌啦!”
張禮東還邀請宋飛、于紅梅、吳玉霞、朱昌耀等42位國內知名演奏家、教授擔任公司技術顧問,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張禮東不會制琴,也不會演奏,但他用尊重手藝尊重人才的人格魅力,聚攏大師級匠人,在音樂界廣交朋友,使“虎丘”品牌越來越亮。他說,企業家的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
第三件,樂器廠與中央音樂學院聯合舉辦2018年“二胡藝術節”活動,上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2019年器樂電視大賽”。張禮東說,企業發展要面向年輕人才有希望。公司招收了90后的學徒,組建公司樂隊;邀請音樂大師來蘇州開設公益課程,并以此為契機,搭建人脈資源平臺,促進銷售。
第四件,搭建網絡銷售平臺。接手樂器一廠后,張禮東和妻子易慧銀立即動員在上海做網絡銷售的小舅子來幫忙,搭建二胡的網絡銷售平臺。剛開始,網絡銷售投入大,銷售利潤低,主抓營銷的易慧銀希望控制規模。張禮東說,網上信息傳播快,品牌影響大,企業要大發展,一定要有大布局。如今,二胡的網絡銷售數量和銷售額已經占公司的半壁江山,“虎丘”品牌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蘇州民族樂器博物館
公司還在網上開辟了民族樂器教學平臺,免費提供教學服務。張禮東說,雖然一年投入的費用很高,但這些學員都是樂器廠的潛在客戶,是虎丘品牌的義務宣傳者,得益的還是企業和品牌。
“一把高檔二胡,首先是用來演奏的,但同時也應該是一件藝術品,具有收藏價值。”2019年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上展出高檔二胡的效果使張禮東信心大增。為此,他特意購進了一批高檔的海南黃花梨木、印度老山檀、印度小葉紫檀、老撾老紅木等。他要讓這些名貴材料發揮最大的效能,做出讓演奏者、收藏者都滿意的二胡。
四年來,蘇州民族樂器一廠的銷售額以30%的速度遞增。“虎丘”品牌的知名度也恢復輝煌。蘇州市政府把樂器一廠定位為“全市十大重點文化企業”。
張禮東說:“‘虎丘這個品牌是好幾代領導和員工共同創立的,我接手之后,就是重新擦亮了一下。目前廠里的廠房還很陳舊,職工的生產條件還有待改善,要走的路還很長。”
“樂器廠的長遠目標是打造一個集生產、旅游、學習、演藝為一體的開放式工廠。廠內有可供觀摩的生產車間,供人參觀的博物館,供市民學習樂器演奏的教室和觀看小型演出的演藝廳,成為蘇州一張靚麗的名片。”這是張禮東的心愿。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曹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