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生

美國股票投資家彼得·林奇寫了一本叫作《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的書,系統地講解了股票投資的方方面面。彼得·林奇是華爾街的傳奇人物,當代投資大師之一。任職富達基金公司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期間,他創造了13年26倍的回報,折合年復合增長率為29%。
和一般教人投資的書不一樣,這本書沒有高深復雜的數學知識、K線圖形等,只涉及到一些基礎的加減乘除。
在書中,林奇首先講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選股高手的。作者在大二時買了人生的第一支股票飛虎航空,后來該股從7美元漲到30多美元。林奇賣了這支股票后支付了他到沃頓商學院讀研究生的學費。
很多人以為,像林奇這樣的高手,一定能躲開股市暴跌,或者有能力預測未來的經濟走勢。林奇坦言,他也沒有能力預知股市即將發生暴跌,1987年大暴跌的時候,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股票下跌。同時他告訴讀者,他并沒能力預測經濟衰退,未來大盤走勢。與其關心這些問題,不如多關心一下上市公司的生意如何,產品賣得怎么樣,把注意力放到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上來。
林奇強調,股票的背后是一家家上市公司,普通投資者只要留意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上市公司,就能夠發現身邊的十倍股。這一點在中國也很適用。誰不知道騰訊這家公司呢?因為QQ、微信的流行,騰訊的股價在過去十幾年間漲了幾百倍。過去十幾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火熱,很多人面對房價上漲只能望房興嘆,但是期間很多房地產公司的股票也漲了很多倍,如果買了房地產公司的股票,也能搭上這波房價上漲的順風車。
林奇提到他選股的13條準則,其中有一條是看公司高管是不是在大量買進自家的股票。公司高管是最了解公司經營狀況的人,如果公司的高管們都在大量買進自家公司的股票,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那么大概率是能賺錢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股民只要拿出智能手機,就可以看到最新的股票交易行情,無數投資者為每天的股價漲跌神經緊張,尤其是遇上市場連續下跌的時候更是食不甘味,寢食難安。但是林奇告訴讀者,如何使用市盈率這個指標判斷股價的高低,從而做到低買高賣,同時指出,驅動一個股價長期不斷上漲的核心因素是不斷增長的企業利潤。
縱觀A股、港股,那些上漲了上百倍、幾十倍的大牛股,基本上都是企業經營利潤長期保持高增長的公司,因為企業的利潤不斷增長,也推動著股價不斷上漲。所以每當股市大跌的時候,不用恐慌割肉賣出。因為公司良好的經營狀況,不斷增長的業績最終會推動它的股價大漲并且創出歷史新高。
林奇還在書中講解了如何把握買入和賣出的時機,做到低買高賣,賺取利潤,也駁斥了諸如股價已經跌了這么多不會再跌了、股價已經漲了這么多了不會再漲了之類的錯誤觀念。
最后,林奇告訴大家,做到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因為在華爾街,如果你在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那就肯定賺不到錢。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