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慧杰
《求是》雜志2020年第7期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給全國人民戰“疫”提振了必勝的信心,對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為今后疫情救治防控、復產復工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宣示了共克時艱的必勝信念和信心
中華民族是一個不畏艱險、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的民族,以自信的步伐走過了輝煌的歷程,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擔當起大黨大國的責任,使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秉承著中華民族自信的精髓,向世界宣示著中華兒女戰“疫”必勝的信心: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武漢必勝!湖北必勝!全國必勝!”
這不是幾個簡單的排比句式的疊加,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歷經磨難、化危為機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真實寫照!是中國人民自強不息、浴火重生、齊心合力愛國愛民愛家的真實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堅信,有黨中央堅強領導,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支持,有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團結奮戰,英雄的武漢人民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一定能夠浴火重生,一定能夠創造新時代更加輝煌的業績!”這段話用了三個“有”,指明了抗疫領導核心的重要作用,以及抗疫主體的全力出戰和配合,三個“一定”向我們傳達出必勝的信念和信心。把自信以科學有效的策略之舉寫在歷史的長卷上,落在抗擊疫情的實戰場地。
這篇講話宣示的自信來自于廣大黨員、干部在這場大考中表現出的“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四心合一形成合力,才會以“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胸懷,“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正如馬克思所言:“奮斗!只有奮斗,才能治愈過去的創傷;只有奮斗,才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在此次疫情中,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成功做法,再一次說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能夠把集中力量辦大事上升為制度,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制度并長期發揮重要作用。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中國共產黨的宗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歷史,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們的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在這場戰“疫”打響之后,都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應對空前的疫情,政府一聲令下全民居家防控隔離。基本生活物資供應不斷,社會秩序井然有序,萬眾一心防疫情,眾志成城戰病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扛起責任、經受考驗,以更嚴作風、更實舉措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積極有效落實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實踐證明,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判斷是及時準確的,各項工作部署是適時有效的,采取的舉措是科學有力的,在這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中,展現出的中國速度、中國效率和中國精神匯聚成的中國力量,再次讓世界驚嘆,再次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昭示了人民抗疫中領導核心的鼎力擔當
一個國家在應對風險的關鍵時刻,領導核心越是堅強有力,就越能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力量。在疫情發生時,黨中央對疫情工作高度重視,及時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統籌施策,既要求對疫情防控工作“抓緊抓實抓細”,又要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厭戰、不松勁,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提出了“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打好群防群控的人民戰爭”“加強力量薄弱地區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形成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補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短板”等六個方面的具體防控疫情、復工復產和經濟持續發展的策略,這是講話的精髓所在,也是今后一個時期的施策綱領。
及時指導和督導是策略落地生效的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在關鍵時刻派出了中央指導組,同湖北人民和武漢人民并肩戰斗,加強疫情防控第一線工作的指導。”指導組對疫情的嚴密防控抓實抓細,對醫療救治統籌安排,對物資保障快速到位,依法依規嚴格督查問責,為解決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中的緊要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場人民戰“疫”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是湖北和武漢,“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湖北和武漢的疫情防控,不僅事關一省一城,更關乎全國大局”。 有重點地抓住主要矛盾以解決主要問題,是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思想的傳統,也是實事求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有主有次地抓好防控工作是關鍵所在,果斷科學有效的決策部署,使黨凝聚起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能力經歷了一次嚴峻的大考。人民戰“疫”中,堅強核心力量的集中統籌領導到位、各項政策到位 ,再次彰顯了領導核心的鼎力擔當和全面集中統一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
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思想
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思想是我黨的宗旨和執政的內在要求。疫情發生后,黨中央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理念,體現在救治、防控、有序復工復產、發展經濟和人民群眾生活等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科學精準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人文關懷不僅體現在政策上,而且落在了實處。不僅有救治上的硬措施,千方百計建院增床,實現了從“人等床”向“床等人”的轉變,更有生活細節的溫暖關懷:“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多組織供應”,還有對全體社會成員的關心和愛護:“對因疫情防控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困難兒童、特困人員、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要落實包保聯系人,加強走訪探視,及時提供必要幫助”“要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尤其是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病亡者家屬等的心理疏導工作”。細致到位的措施使“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成為防控的成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為民情懷。
展示了人民戰“疫”的團結相助精神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武漢絕不是一座孤城,湖北絕不是一座孤島!” 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給予了高度的贊揚:“人民解放軍、中央和國家部委、各省區市鼎力相助,派出340多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火線馳援,19個省區市對口幫扶除武漢以外的16個市州,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和英雄的人民在應對困難時的一種自覺——團結就是力量!
“一寸丹心圖報國!”為了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整個國家開足馬力,社會各界廣泛動員。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再現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即動、勇挑重擔”,再次給武漢人民以堅強支持;“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再現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踴躍參與的壯舉。在人群中,處處可見沖鋒在前的黨員干部、逆行疫情一線的普通百姓。14億中國人民在共克時艱中勇敢堅毅奮力前行,凝聚成中華民族的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力量,“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正如馬克思所言:“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責任編輯/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