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記
摘 要:我國作為小麥食品的消費大國,當前大量的農業區通過種植小麥獲得更高的收益,然而當爆發小麥的病蟲害時,則會導致農戶獲得的收益和當地的經濟體系遭受嚴重影響。基于對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誤區的探討,本文提出了針對當前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讓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取得更好效果。
關鍵詞: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管理技術
在小麥病蟲害的防治過程,要能夠通過對于當地小麥病蟲害常見類型和房展路徑的分析,建立專業化的管理方案,以防止對當地的農業經濟體系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另外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類型來說,其爆發時間、防治方法都具有差異,需要采用合理地方法解決當前防治體系中的問題。
一、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誤區
(一)防治時間誤區
從病蟲害的防治時間上來看,當前大量農戶采用的思路是,病蟲害爆發后才采用化學農藥噴灑等方式進行病蟲害的消滅。該問題一方面會導致原有的生態系統遭受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在高烈度、高毒性的農藥噴灑時,會導致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遭受不可逆的破壞,另一方面在防治過程中依然會給予病蟲害的一定爆發時間和影響時間從而導致小麥大規模減產,可以說在當前的防治時間方面,由于農戶未建立專業化的防治思維和管理工作思路,導致實際的防治水平大規模下降。
(二)防治方法誤區
小麥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三種,當前由于防治時間方面存在誤區,導致農戶在發現小麥出現病蟲害時,只能夠使用見效最快、短時效果最好的化學治療方法,其會對原有的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另外對于生物防治系統也是一種嚴重的負面干擾。當前防治方法由于過于單一和只注重短時效應,一方面會導致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另一方面會對其他優質防治方法造成負面干擾,導致小麥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開發停滯不前。
(三)防范工作誤區
防范工作誤區是未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且當地的農業技術站和農業資料管理部門,要可以根據當前的小麥病蟲害發生類型和隱患,為當地農戶提供專業化的指導,并且在后續工作的落實過程要可以進一步提高對于各類防范工作開展水平的分析。當前的防范工作誤區在于,一方面只是按照長期的工作規劃方案和固有的經驗,意圖讓所有的小麥病蟲害無法大規模爆發,或者在爆發之后采用相關手段填補問題,另一方面防范工作項目由于過于獨立,只是讓農戶采用自主化的操作完成各項任務,導致采用的方法科學性無法保障,自然不利于新型工作技術的規范和實用。
(四)環境維持誤區
在小麥的病蟲害防治中,需要通過合理地環境維持工作,防治小麥的病蟲害同時,讓小麥田地周邊和其本身的生態系統也要得到合理建設,以形成專業的生態防范體系。當前的工作誤區在于,一方面新建成的環境維持工作中,未能采用專業化的工作手段,導致環境保護工作無法取得較高的成效,另一方面對于小麥的種植區域來說,其建立的新型工作體系與小麥的實際才能和栽種質量目標不符。
二、小麥病蟲害的防治綜合技術建設
(一)防治時間設定
在防治時間的設定過程,新的工作思路為當地的農業技術部門按照往年的病蟲害發生類型和氣候因素,確定在實際種植和管理過程中,小麥可能出現大規模病蟲害爆發問題的時間,并讓農戶采取專業化的應對手段。比如在小麥生長階段,可能出現的一個病害為土壤溫度過低導致根系損傷進而無法獲得更多養分,該小麥病害的出現會大規模的降低小麥的產量,則對于防治時間的分析過程,當地的農業技術部門要根據實際的氣象條件,向小麥種植用戶發放專業化的管理技術體系方案,例如某地區的春季小麥栽種階段,當地的土壤溫度較歷年較低,在土壤中含水量較低時不會凍傷小麥的根系,則獲得了該數據之后需要向農戶發布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重點為,防止在春季中對小麥澆水導致土壤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并且在有條件的區域可以通過覆蓋地膜等方法保護土壤溫度,采取該方法可以大規模防范根系凍傷問題。另外在農業技術管理部門的工作中,需要記錄并存儲所有的病蟲害信息,并總結該問題的成因,比如對于上文中提及的土壤溫度過低問題,酒需要發生時間、后果、處理方式、影響消除時間的順序準確記錄,當出現同類型的氣象因素時可在最短時間內選擇優質處理方案。
另外要求在各類病蟲害的分析過程,需通過對于歷史數據的查找和研究,分析病蟲害歷年爆發數據,比如對于某類型小麥害蟲,其爆發時間多為小麥的成熟期,則在爆發之前要求當地的農戶和農業技術站儲備足夠的害蟲消滅藥品,讓農戶能夠在發現蟲害的爆發端倪時,通過對專業化藥物的使用防止農業害蟲的大規模爆發。
(二)防治方法選擇
在防治方法的選擇過程,當前開發出的專業化工作手段有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三種,其中為了能夠達到防患于未然效果,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是其中最為關鍵有效的手段。在今后的小麥種植過程,首先要研究小麥種植區域中的硬件設施儲備水平,包括供配電系統的建設、灌溉系統的建設、原有線纜和通訊系統的建設情況等,從而將已經建成的綜合性系統應用于物理防治體系的構造階段,包括夜間燈具、田間氣象參數的調查設備等使用,讓其在運行過程可以進一步精準預測可能出現的病蟲害爆發類型,基于此才可以讓建成的綜合性管理方案具有使用價值。而對于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是針對蟲害的防范,要求在小麥的種植區域中通過釋放寄生蜂蟲卵、常見蟲害的性信息激素等,一方面可以降低小麥害蟲的交配成功率,另一方面投入的捕食者也可以降低蟲害的密度,在這兩項工作的共同落實階段,也要求農業管理部門和信息化部門探討不同小麥生長時間段內的環境變化參數,并持續跟蹤寄生蜂等害蟲天敵的繁殖情況和發育情況,從而讓建成的綜合性防治技術體系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
(三)健全防治工作
首先要求當地的農業技術部門、氣象部門、小麥的病蟲害綜合防治部門履行職責,全面探討當前可能出現的大規模爆發蟲害類型,并以此為指標落實后續的專業化指導工作。其次是要根據歷年獲得的小麥病蟲害爆發數據,研究當前是否具備害蟲爆發環境,要求建立的專業化工作系統和相關數據采集體系可以總結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以最大限度防范爆發的病蟲害在過大范圍內對小麥造成侵蝕。最后要求建成的綜合性管理和防范體系要能夠正確發揮應有作用,包括對于專業化管理指標的建立、當前已經出現病情植株的分析等,要求在爆發日期臨近時,當地的農業技術部門發出風險預警,讓農戶到田間找到是否存在病原體,并分析當前小麥的綜合性成長指標,當發現實際獲得的工作指標和實際的管理規范不符,則可確定目前的防治工作存在疏漏,甚至可以說生物防治系統和物理防治系統已經無法應對病蟲害爆發問題,則當地的農業技術部門和農戶之間要建成合作關系,通過對于相關藥物的發放和使用,讓形成的綜合性工作系統具有使用價值。
(四)環境維持方式
在環境的維持工作中,首要工作是維持當地的土壤環境,其次是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發出綜合性的預警和防范信息,最后需要大規模研究和探討當前的環境,方可讓建成的綜合性管理體系可更好發揮應有作用。在具體的工作中,首先要根據當地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研究當前建成的防治工作環境是否會無法應對病蟲害爆發問題,通過對于專業化參數的分析和探討,可以讓建成的工作體系具有更高的使用價值。其次需要在發現出現風險時第一時間將該信息提交給當地的農戶,通過該方法可以讓其更好研究今后一段時間內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重點,基于此才可以讓形成的綜合管理工作形式具有更高的利用價值,比如在農業技術部門工作中,通過對于當地歷史病蟲害暴發數據和相關資料的研究之后,確定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爆發枯葉病的風險較高,則其將該信息通過發放資料等方法,由當地的媒體部門宣傳,讓農戶在接收到該信息之后,分析如何采用專業化的方式進行防治,并告知可購買藥物的店鋪,讓農戶可以儲備資源。
(五)防治體系構造
在防治體系的構造過程,一方面要根據當地的常見病蟲害類型建成生態防治系統,另一方面要考慮到在疫情已經爆發可以采用的處理,通過這兩個工作體系的協同運行,可以讓建成的綜合性防治體系更具有應用價值,對于生物防治系統和物理防治體系,需要研究當前常見的蟲害爆發因素和其天敵類型,主要包括寄生蜂、田間地棲生物等,通過合理投放可以降低當地的害蟲密度。其中物理防治手段和生態防治手段的理念基本相似,都是通過利用害蟲的一些生物學特征降低交配成功率,而對于化學防治手段,通常是在該地區的病蟲害疫情無法防范時才可使用,并且要求當地的農業保護部門第一時間參與分析工作,在消滅病蟲害時減低環境影響。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當前存在的誤區包括防治時間、防治方法、防治體系建設誤區等,都會導致小麥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難以達到預期目標。解決方法包括建成提前預警系統,讓農業技術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獲得小麥的病蟲害爆發信息,并將該信息提交給媒體讓其宣傳,基于此才可以讓小麥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李艷麗.小麥病蟲害防治的誤區與綜合防治技術分析[J].農業科技通訊,2020(01):184-186.
[2]張玉霞.小麥病蟲害防治誤區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9,39(24):106-107.
[3]任明霞.小麥病蟲害防治的誤區及綜合防治技術對策[J].新農業,2019(2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