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食品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越來越重視營養的均衡搭配,由此促使了蔬菜種植行業的飛速發展。在大棚蔬菜種植的過程中,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是影響蔬菜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種植者要給予充分地重視,從而推動大棚蔬菜種植產業的飛速發展。本文以青海地區為例,主要探究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
關鍵詞: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蔬菜中含有人體成長所需的營養成分,并蘊含著豐富的營養價值,從而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為了較大程度上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食用需求,種植者通過采用大棚蔬菜種植方式,能夠較大程度上提供各類蔬菜品種,以滿足人們的蔬菜需求。因此提高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蔬菜種植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大部分蔬菜種植技術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種植者要充分地結合種植環境,從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性地改進種植措施,防治蔬菜種植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提高蔬菜種植質量與質量,從而推動蔬菜行業的發展。
一、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一)品種選擇
在大棚蔬菜種植的過程中,對蔬菜種子的品種進行選擇是保證蔬菜種植產量的最為關鍵的一步,因此種植者應當充分地結合青海地區的實際情況,選取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種子,在較大程度上保證種子的先天條件,提高種子的成活率,并且能夠較大程度上增加產量,避免病蟲害的發生。
(二)種植地選擇
在蔬菜大棚種植的過程中,為了較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透氣性能,因此土地的深度維持在一厘米以上,之后在太陽下暴曬三十天。如果采用溫室種植的方式應當對有機蔬菜的種植地區進行有效的管理,避免與普通土地相混淆,從而阻止發生土地混合的狀況,導致有機蔬菜種植質量與產量的下降。并且在種植的過程中施加肥料應以農家肥為主,保證肥料與土地較大程度上的融合,確保蔬菜在生長的過程中從土壤中吸收到成長所需的充足營養成分,從而促進蔬菜產量與質量的提高。
(三)蔬菜種植技術管理
蔬菜種植技術是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關鍵的一環,為了較大程度上提高蔬菜種植產量與質量,對蔬菜種植技術進行有效的管理,并配以配套的設施,能夠較大程度上推動蔬菜種植行業的發展。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肥料是蔬菜種植過程中重要內容,因此在蔬菜種植前,種植者應當對土壤中的各成分含量進行有效的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配以一定的成分比例的肥料,以此來補充土壤中缺失的營養成分,從而確保蔬菜成長過程中所必需營養物質種類的豐富。
(四)大棚內溫濕度控制
大棚內溫濕度的控制對于蔬菜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大棚溫度的變化與田間一致,但晝夜溫差變化幅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蔬菜的生長,因此可以通過通風或者加熱的方式來對棚內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將溫度維持在蔬菜生長所適宜的溫度,促進蔬菜的健康生長。比較常用的通風方式為揭下通風換氣膜,這一種方式的使用時機大多在白天,并且棚內溫度比較高時,以此來降低棚內溫度,防止溫度過高對蔬菜的生長造成影響。在大棚建設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選擇遮陽材料,能夠較大程度上減少棚內光線的接收量,從而對棚內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大棚建設過程中,種植者通常采用塑料薄膜,這類薄膜的密封性比較好,但同時也為通風這一環節制造了一定的麻煩,使得土壤中以及蔬菜葉片中所蒸發的水分很難發揮出去,因此造成棚內濕度過大,對于蔬菜光合作用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同時促使病原孢子發生概率的提高。因此應當對蔬菜大棚內濕度進行有效的控制,通過采用滴灌結合覆膜栽培技術能夠較大程度上降低棚內濕度,使得棚內濕度維持在蔬菜生長所適宜的濕度環境中,從而促進蔬菜產量與質量的提高。
二、大棚蔬菜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農業防治措施
采用農業防治措施對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進行防治,能夠較大程度上促使蔬菜的正常生長。蔬菜的病蟲害類型多種多樣,因此種植者需要充分地結合病蟲害發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地分析,從而根據蔬菜的品種以及病蟲害發生的類型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及時地清理大棚蔬菜中的雜物,并對棚內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能夠較大程度上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同時輪作的耕作方式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也有著非常明顯的效果。
(二)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常用的防治措施,例如在大棚蔬菜內放置殺蟲燈吸引病蟲害,從而進行有效的消滅;將害蟲扼殺在幼蟲階段,防止病蟲害的大面積繁殖。這些防治都能夠達到很好地病蟲害防治效果,從而確保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長,促進質量與產量的提高。
(三)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的新型病蟲害防治措施,有著較高的防治效果。其主要方式是通過利用有益微生物或者生物產物進行針對性地病蟲害防治,比如在大棚蔬菜中養殖青蛙,能夠較大程度上防止病蟲害的進一步擴大,降低蔬菜病蟲害防治成本,同時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對于蔬菜的質量與產量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小,是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主要使用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對于推動蔬菜種植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
(四)藥物防治措施
在遇到大面積的病蟲害時通常采用藥物防治的方式進行防治,以保證大棚蔬菜的正常種植。在種植的過程中種植者發現病蟲害出現時,通常首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但仍有一小部分病蟲害并不能通過這兩種防治措施進行消滅,這時應當及時地采用藥物防治,噴灑一定量的殺蟲劑、植物源殺菌劑等藥物,進一步控制病蟲害的危害范圍,防止病蟲害擴散。定期在蔬菜大棚內噴灑一定量的高錳酸鉀溶液,能夠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較大程度上殺死蟲卵,使得病蟲害在幼蟲初期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保證蔬菜的健康生長。在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種植者應當樹立以預防為主,以治療為輔的防治理念,推動大棚蔬菜行業的更好發展。
三、結束語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在農業種植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提高大棚蔬菜產量的關鍵性技術,對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種植者經濟收入有著非常積極地促進作用。種植者應當不斷地探究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從而推動蔬菜行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麗紅.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種子科技,2019,37(12):113+117.
[2]劉敏.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31(04):70-72.
[3]黃春華,全國龍.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9,39(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