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印
摘 要:鄉鎮畜牧業的發展與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的提高有密切聯系,現今我國畜牧獸醫行業雖然較以往發達許多,但仍有諸多不足。本文從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帶來的積極影響談起,聚焦于“如何為畜牧業帶來更好發展”這一主題,從獸醫人才質量與畜牧養殖環境兩個方面著手,簡析當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改進措施進行探究,希望能為相關從業及研究人員提供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獸醫人才;養殖環境
畜牧業與種植業并列為當代中國農業生產的兩大支柱。從2019年最新發布的“全國各省牧業總產值排行榜”可查,山東畜牧業總產值在2018年已躍居全國第一,畜牧業的發展對山東經濟增長起到重要作用,而獸醫技術的進步則是這一成就的有力保障。現今我國鄉鎮畜牧獸醫行業已漸漸走向成熟,但其中仍有諸多不足,本文將對此做出探討并提出改進建議,望能對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一、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的積極影響
科學技術的全面覆蓋、革新與推廣對鄉鎮獸醫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提高了動物養殖的成活率與質量,為鄉鎮畜牧業帶來更高經濟效益,讓養殖戶切實體會到獸醫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得到廣大養殖戶的信任與支持;第二,在運用先進的獸醫技術為養殖戶解決疑難問題時,促進管理人員與養殖戶間友好交流與理解,共同構建和諧進步社會;第三,獸醫技術緊隨科技發展,符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基本原理,與我國的發展方向相一致,為養殖業的長久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現今人口總數超過14億,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對由種植業及畜牧業組成的現代農業仍有很大需求,其中畜牧業以產出結果多元化這一特點在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現今畜牧業發展如火如荼,由于其集中化、規模化等特點,通常在鄉鎮進行養殖,除了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外,還要有先進科學的獸醫技術為養殖質量保駕護航,爭取為鄉鎮養殖戶創造更高收益,為我國全面邁進小康社會的歷史目標建立穩定可靠的基礎與保障。
二、在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體現的不足
(一)技術人才缺乏
不過,隨著鄉鎮畜牧獸醫行業的拓展與進步,一些不足也隨之暴露出來,其中最首要的就是技術人才缺口問題。在一些地區,鄉鎮畜牧獸醫行列的從業者仍出身于舊式的培訓模式,通過在自家飼養過程中耳濡目染地學習禽畜基礎醫療技術,或通過自學及詢問長輩等方式進入獸醫行業,主要治療方式依賴耳熟能詳的經驗多于科學系統的理論指導,這是造成獸醫從業群體中人才質量良莠不齊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原因則是我國現階段仍缺乏合理完善的獸醫人才培養機制,對專業人員的福利待遇也缺乏妥善安排,導致鄉鎮畜牧獸醫這一群體既少新鮮血液涌入,又難以留住有經驗肯鉆研的高技術人員,人才缺口越來越大,長此以往,對畜牧業的良性發展絕非益事。
(二)養殖環境不良
養殖環境的不良亦對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與阻礙。很多人對于畜牧養殖業的認知仍停留在從前以經驗為主的時代,大量精力僅放在保證禽畜的基礎生理需要上,對養殖環境、防疫理論缺乏深入了解。即便在政府大力扶持鄉鎮畜牧業科學發展的今天,一些偏遠地區在畜牧業的資金投入上仍有不足,以致獸醫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難以順利進行,影響偏遠鄉鎮畜牧業的整體發展質量。
在畜牧業醫療發展過程中,最讓獸醫和養殖戶擔憂的問題莫過于禽畜疫情爆發。禽畜因生長環境不良而滋生病毒,或以外來傳染為核心將病毒擴散,均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與經濟效益提升帶來惡劣影響,往往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失。疫情的檢測與防控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程,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完善的禽畜疫情處理機制與基礎應急設施,這也是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過程中另一個必須得到重視的問題。
(三)相關保障制度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鄉鎮地區畜牧獸醫站雖然數量不少,但彼此間技術交流與統一管理仍有不足,接近于摸索成長狀態,因缺乏集中教學與經驗分享,加之相關保障制度并未全部落實到位,鄉鎮獸醫的工資收入不均等,社會接受度較低,研究人員的積極度被打擊,亦對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的推廣造成很大阻礙。此外,因為部分養殖戶對獸醫檢查禽畜健康這一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理解,阻礙獸醫檢查工作順利進行,也是降低鄉鎮獸醫從業者工作熱情的原因之一。
三、針對畜牧獸醫技術不足應做改進措施
(一)科學培養高水平高素質技術人才
1.提高人員素質與認知。高素質的人才是為鄉鎮畜牧獸醫行業的優質發展與技術推廣帶來不斷進步關鍵。而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重點,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提高鄉鎮畜牧獸醫從業人員的科學理論積累與專業醫療技能,相關負責人可采用舉辦訓練營集中學習、邀請專家及優秀養殖者宣講理論與經驗、根據培訓內容進行考核等方法進行對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如2019年,山東省動物衛生技術中心就于9月10日至11日在濟南舉辦了全國職業獸醫資格考試山東考區考務管理培訓班,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杜明宏同志出席開幕式并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考點加強監督,嚴肅考風考績,堅決負責到底,為國家輸送高質量的畜牧獸醫從業人才,打造一個人才濟濟的高水平鄉鎮畜牧獸醫團隊,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添磚加瓦。第二,提高鄉鎮畜牧獸醫從業人員的思想與認知,建立一個以“勤于做事,敢于負責,甘于奉獻,不懈研究”為背景精神的獸醫團隊,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在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能做到對養殖戶耐心細致,認真負責,拉進養殖戶與獸醫群體間距離,使獸醫技術推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與進行。
2.建立科學統一培訓機制。禽畜的養殖與醫療培訓并不僅僅包含日常飼養及傷病處理,還包括飼料與成長環境的篩選與分類、繁殖過程中的救治與保障、應對禽畜疫情時的用藥與防治等。傳統的獸醫培養機制以各自傳授經驗為主,對問題的分析與判斷趨于主觀片面,如果能夠建立科學統一的培訓機制,將治療所依靠的科學理論作為統一基礎,不僅方便獸醫間溝通與分享,更能促進整體畜牧業養殖質量飛躍,是獸醫人才培養的重點方式之一。
(二)養殖環境與基礎設施改善
1.動物生長環境與營養改善。自2017年起,山東省臨清市已將城鎮居民聚集處、重點風景區、水庫周邊等禽畜養殖點盡數關閉搬遷,將規模養殖場與養殖專業戶的分布重新進行布局,不僅保障人的居住環境免受污染困擾,對養殖禽畜的生長環境也做出一定改良,對城市環境建設和畜牧業健康發展均做出極大貢獻。
禽畜的養殖環境和飼料選擇需要被廣泛重視,這不僅是對所飼養動物的生命負責,亦是對未來經濟回報與行業發展的長遠考慮。養殖戶只有嚴格遵循禽畜生長繁衍的環境與喂養飼料要求,先保證自身科學飼養,才能在遇到問題向獸醫人員求助時盡快得到切實可靠且有針對性地答復,既保證了時效性,也為畜牧業獸醫技術的推廣提供支持與配合。
2.加大資金投入,基礎設施改善。2019年2月20日,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農村農業部接到中國動物疫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后,及時與萊蕪區某養殖場確認并協助處置,封鎖疫區的同時對疫區內染病發病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將這一危害極大地禽畜疫情及時遏制,為養殖環境的健康發展做出保障。
對禽畜疫情的檢測與處理機制是獸醫技術推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設施,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引入高科技設備與技術,培養專業處理團隊,及時在源頭遏制疫情傳播,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此外,相關部門亦可在知識普及、飼料采購、聯合畜牧產品銷售單位集中檢測等方面投入資金,加大重視程度,促進畜牧業“繁殖成長產出一條龍”結構緊密聯合,推動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的推廣與普及,引領畜牧業走上更加繁榮的道路。
(三)完善保障制度,強化服務精神
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成長需要有力的引導和完善的制度規范。首先,可通過宣傳等手段讓養殖戶意識到讓禽畜接受畜牧獸醫人員專業檢查的重要性,對于違規抗拒檢查者應予以一定處罰,著力使鄉鎮畜牧獸醫行業從事人員的工作意義得到廣泛認同;其次,提高獸醫行業工作人員待遇,構建公平公正的管理機制,可使用福利發放或獎章評選等方式提高技術人才工作與學習的積極性和負責態度,保證鄉鎮畜牧獸醫團隊在一個專業高效的氛圍中良性運轉;最后,應強化獸醫行業工作者的服務精神,以為廣大養殖群眾負責為核心,利用互聯網技術擴大交流與咨詢指導范圍,將技術服務進行公開化、高效化、負責化,為養殖人員的問題解決和獸醫行業的經驗融合與增長提供便利,促進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的推廣與使用,為鄉鎮畜牧業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鄉鎮畜牧獸醫技術的推廣為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和經濟騰飛帶來重要影響與進步,為提高整體經濟效益以及加強行業質量,必須高度重視在獸醫技術的推廣和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予以細致分析并進行針對性地解決,有關單位不僅應為技術人才的培養和保留做出努力,也應加強對所覆蓋養殖戶的知識普及和政策扶持,令養殖戶與獸醫工作者團結一心,共同推動畜牧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康卓吉.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20,36(02):66.
[2]俞建璽.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中存在問題及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07):21-22.
[3]丁孟松,吳光興,王福增.如何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1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