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各行各業都用自己的方式貢獻力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越來越多的“科技援軍”大顯身手,它們出現在醫院、超市等場所,讓人類不再孤軍作戰。
地點:醫院
科技援軍:智能機器人
疫情發生后,醫院成為最易感染病毒的場所。為了提高醫院運營效率,減輕醫務人員負擔,減少人員交叉感染,越來越多的智能機器人被應用在抗“疫”前線。
廣東省人民醫院引進了兩臺機器人,可獨立實現開門和關門、乘電梯、躲避障礙、充電等功能。在醫院里,它承擔著運送藥物、食品、醫用設備和醫療廢棄物等工作。
在武漢、上海的一些醫院,移動消毒機器人已經投入使用。移動消毒機器人將過氧化氫設備與機器人結合,通過在機器人內部安裝消毒系統產生消毒氣體,能在無人環境下實現自主導航、移動,高效、精準地對室內進行360°無死角消毒,還可代替人進入疫情嚴重區域,減少消毒人員感染病毒的風險。
地點:超市
科技援軍:無接觸自助收銀機
為了更好地緩解超市類商戶的經營壓力,方便社區居民的生活,京東數字科技在疫情較嚴重省份的200多家超市鋪設了700多臺無接觸自助收銀機。社區居民可自主完成商品價格掃碼、電子支付等環節的操作。
據了解,每隔半個小時就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無接觸自助收銀機進行消毒,保證社區居民使用時的衛生、安全。利用無接觸自助收銀機的屏幕,還可以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提醒社區居民做好自身防護。
地點:社區
科技援軍:大數據
社區防控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環節,疫情發生以來,數百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壓力日益增大。
在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街道,每天中午12點,新冠肺炎密切接觸人數、居家隔離人數、社區志愿者上崗人數、企業復工數量等9大類的社(小)區級防疫數據會準時更新。街道29個社區、85個小區的防疫綜合指數排名實時顯示在街道防疫指揮辦公室的大屏幕上,并按高、較高、中、低風險和一般地區5個等級著色,動態呈現各社區、小區疫情防控綜合態勢。
這是北京郵電大學以學院路街道為試點打造的社區疫情防控等級管理系統,該系統依托時空大數據、城市計算、深度學習等技術,基于街道社區統一GIS平臺建設,通過科技讓防疫工作智慧化、數據化和精準化。
“我們結合大數據,以可視化方式呈現社區防控風險級別,可有效聯動民政、衛健等相關部門,形成全流程街道級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機制,還可通過量表測量逐步指引后續工作,為今后社區精細化治理打下基礎。”學院路街道社區建設科科長趙雨竹說。
地點:地鐵
科技援軍:智能人體測溫設備
為提升疫情防控水平,保證返程復工客流高峰時期乘客進站體溫監測的速度和準確率,福州地鐵引進了人體測溫聲光攝像機。
這套體溫遙測系統會捕捉每位乘客的體溫,體溫正常者頭頂會顯示綠色的體溫度數。對于體溫異常者,攝像頭不僅會語音提示“體溫異常”,電腦監控畫面也會在乘客的頭頂以紅色字體顯示其體溫度數。
智能人體測溫設備的使用既避免了測溫工作人員與被測溫對象近距離接觸,提升了測溫工作的安全性,還能實現多人同時測溫,大大提高了乘客進站效率。同時,該設備還能對測溫全過程的影像資料及測溫數據進行保存,便于事后追溯和篩查。
地點:火神山
科技援軍:5G網絡
在全國人民“云監工”下,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在10天極限工期內建成火神山醫院的背后,離不開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科技元素。
火神山醫院信息系統共有5大類17個系統,為其快速運營提供了強大的軟、硬件基礎。通信方案全部選用最高配置,通過搭建4/5G無線網絡及專線網絡,滿足智慧醫療的遠程指揮。
參建單位為火神山醫院量身打造了3套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分別連接兩個指揮會議室和主管方會場,為遠程視頻會議及醫療會診建立了基礎。此外,醫院還配備了先進的“遠程會診平臺”,該平臺擁有高清視頻會議終端,支持 1 080P 的高清畫質。
通過這一平臺,外地優質醫療專家資源可通過遠程視頻,與火神山醫院的一線醫務人員一同對病患進行遠程會診。
地點:收費站
科技援軍:無人機
“準備,1、2、3,起飛!”2月27日下午,一架搭載著消毒液的無人機在滬杭甬高速杭州收費站上空飛翔,進行防疫噴灑作業。
在專業人員的操作下,無人機時而疾速飛行,時而懸停盤旋,旋翼下的噴頭不斷噴出霧狀的消毒液,對杭州收費站現場、辦公大院等重點公共區域進行全方位消毒。與此同時,還有一臺小型無人機對消殺區域進行三維建模,為無人機運行規劃航線,并進行空中喊話,提醒周圍人員及時避開,確保消殺安全。
相比傳統的人工消殺,無人機噴灑消殺減少了人力成本,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時立體式的噴灑方式增大了消殺空間,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地點:企業
科技援軍:各種信息化設備
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各地企業陸續按下復工復產的快捷鍵,一場場企業“復工抗‘疫戰”集中打響,“一手趕生產,一手抓防范”成為企業在精準復工復產大潮中的生動寫照。
三一重工復工首日,工廠18號廠房里的“硬核”防疫氣息撲面而來。
各個角落的工作畫面被實時投射在門口的巨屏上,車間里的攝像頭不僅能輔助生產管理,還能自動識別和抓拍未戴口罩、人員聚集等行為;繁忙的生產線旁只有寥寥數人,不遠處機械臂自動焊接轉塔,鋼花四射;新安裝的吊掛系統取代了人工托運,把各種部件運送到流水線工位……得益于智能化、信息化設備的大量應用,企業的復工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變得精準而高效。
地點:家里
科技援軍:線上教育
疫情肆虐影響了學校正常開學,為保證學生“停課不停學”,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重慶聯通協同阿里釘釘,在疫情期間為全市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提供信息化疫情防控支撐服務,守護全市師生的工作、學習安全。
智慧沃校平臺通過直、錄播等手段,打造“停課不停學”的線上學習空間。平臺能精準、及時地向區域教職工和學生傳達疫情相關信息;“疫情上報”功能能實時掌握區域學校老師、學生的出行與健康信息;“遠程視頻會議”則是部署工作及召開緊急會議的重要技術支撐。
除以上功能外,平臺還可實現線上發布作業并在線統計作業完成情況。“在線答疑”可供師生便捷互動,讓學習更簡單。通過“教材視頻資源管理”,老師可為學生量身定制課程,方便學生在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