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鐘文

大洋彼岸的美國也開始戰“疫”了,與此同時,民眾還要迎接另一種挑戰——槍支泛濫引發的槍支暴力案件有增無減。
2月10日至16日,美國連續發生3起槍擊案,當地時間16日凌晨,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一家夜總會發生槍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4人受傷。當地時間2月13日傍晚,在首都華盛頓市中心發生槍擊案。據目擊者稱,一名持槍犯罪嫌疑人在市中心第8街和700街區附近向另外一人開數槍射擊,隨后警方在三個街區外的11街附近,開槍將逃跑中的嫌疑人打傷。案發地處華盛頓中心地段,案發時正是下班高峰,所幸,沒有造成更多傷亡。警方確認,其中一人送至附近醫院不治身亡。
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阿肯色州福雷斯特城的一家沃爾瑪超市發生槍擊事件,兩名警察受傷,嫌犯被打死。
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在接受采訪時,均拒絕就此類事件對美國槍支管控現狀置評。因為他們知道,在美國,有一股勢力連美國總統都不敢惹,那就是NRA(美國全國步槍協會)。這個已有百年歷史的組織被稱為美國國家權力第四極。
NRA也控槍
很多人都知道,雖然美國國內呼吁槍支管制的聲音一直高漲,但只要有美國全國步槍協會在,即便總統,也無法實質性地推出任何管制槍支的法案。那么,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又是如何做到這般強大的?
已有140多年歷史的美國全國步槍協會,最初只是一個槍支愛好者俱樂部,宗旨是“在科學的基礎上提高步槍射擊水平”。
歷史上NRA的第一個射擊場就是由政府幫助修建的。多年以來,NRA一直受到優待,能以折扣價購買武器彈藥。
可能讓很多人感到意外,最初的NRA并不反對槍支管制。
加州大學法學教授亞當·溫克勒爾指出,早期的NRA領導人還幫助政府草擬槍支管制法案。NRA支持聯邦的第一部主要槍支管制法律,也就是1934年出臺的著名的《國家槍械法案》。在國會聽證會上,NRA的前領導人卡爾·弗雷德里克被問到:《憲法第二修正案》是否構成對《國家槍械法案》的障礙,他的回答是否定的。
弗雷德里克認為,美國《憲法》中并沒有保護持槍權的條款。
20世紀70年代,NRA中的強硬派進行了一次“造反”,奪取了領導權。
強硬派認為槍支不應該主要用來打獵,而是為了自衛。進而,他們確定了NRA的中心任務——反對槍支管制。
1975年,NRA成立了立法行動研究所(ILA),進行院外游說,積極參與政治活動。
時至今日,自稱為“美國首屈一指的《憲法第二修正案》的捍衛者” NRA,已成為美國最強有力的利益集團之一。截至2013年初,其注冊會員逾450萬人。有8位美國總統都是NRA的會員,他們分別是:麥金萊、塔夫脫、艾森豪威爾、肯尼迪、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小布什。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20世紀80年代執政的里根總統,在其任內通過的《武器擁有者保護法》,被反對者稱為“美國槍支管制運動的一次嚴重倒退”。
里根上臺后不久遭到槍擊,即便如此,他留下了一句名言——“不是槍殺人,而是人殺人”。
無所不能的“政治金主”
統計顯示,美國3億多人口私槍保有量逾4億支。美國人對于是否持槍的態度十分矛盾——一方面不想失掉自衛的權利,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槍擊案所造成的血淋淋現實。
擁有500萬會員、在美國底層民眾和政治高層中都有很強影響力的NRA利用了這種矛盾心理,不遺余力地進行宣傳、游說議員,進而造成美國歷史上數次槍支管理法案流產。
另外,NRA試圖將一切可能的“控槍舉動”扼殺在搖籃中。1938年,美國政府就試圖頒布法律,遏制槍支犯罪。但迫于NRA的壓力,不得不取消了這些法律的制定。
1963年,參議員杜德提出一項嚴控手槍買賣的法案。NRA隨即對杜德展開圍攻,動用宣傳力量將杜德法案描繪成一個“共產黨妄圖解除美國武裝的陰謀”。
為了讓這個說法聽上去更靠譜,NRA還別出心裁地出資贊助了一部名為《紅色黎明》的電影,該片向公眾講述美國人民如何扛槍保衛祖國的熱血故事。
在強大的宣傳攻勢面前,法案最終胎死腹中。
“信槍哥、贏選舉”,這是該組織賣力塑造的口碑。組織下屬基金會有專門對政客的“評分指南”,越贊成擁槍評分就越高,自然也最可能獲得該組織的支持。
由于在位者具有現實權力和連任優勢,該組織往往大力支持具有擁槍立場的在位政客。
這個組織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美國國會山莊有兩個影響力最為強大的游說團體,一個是有關外交的以色列游說團,另一個就是操縱內政的全國步槍協會。
協會對美國總統大選、國會、州、郡議會選舉都有著能夠左右選情的力量。
因為共和黨基本上是捍衛美國《憲法》規定的持槍權利的,所以,NRA支持的總統大部分是共和黨,被稱作共和黨的“傳統金主”。
2000年大選被很多人認為是NRA左右總統選舉的例證。一些觀察人士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在大選中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支持控槍,失去了一些偏遠州的支持者。小布什是NRA的會員,也反對槍支管制,因此得到了NRA的大力支持。
除了影響總統選舉,NRA還干預大法官任命。當總統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時,NRA都會調查候選人過往對持槍權的態度。
例如當2009年奧巴馬提名索尼婭·索托馬約爾接任退休的蘇特大法官時,NRA就公開號召參議院否決這一任命,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候選人是反對持槍的。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翰·斯特拉耶爾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NRA會揪住那些它認為將推動對其不利政策的政治人物不放,同時聲援那些步槍協會的支持者。因此,很多政治人物對步槍協會心存畏懼,避談控槍問題。”
2013年初,奧巴馬繞過國會簽署了23項控槍總統行政命令。然而這一被稱為近20年最全面、最徹底、最嚴格的控槍方案卻成效甚微。奧巴馬坦言,無力推動美國控槍制度改革是其任期內的“最大挫折”,畢竟他12%的競選資金來自全國步槍協會。
2019年9月3日,美國舊金山市政府、舊金山市監管委員會全票通過一項決議案,將NRA定義為“國內恐怖組織”,并加以嚴厲譴責。
然而,這仍不能改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