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彬
審議意見的辦理質效如何,是地方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整體實效的客觀反映。遼寧省阜新市人大常委會緊緊抓住審議意見的形成、交辦、督辦、追責等工作環節,制定了《常委會審議意見落實督辦辦法》,補齊監督短板,打造工作“閉環”,以期更好實現正確監督、有效監督,提升人大工作的整體實效。
一是抓源頭,確保審議意見形成的高質量。建立中心發言制度。每次常委會會議,都要事先安排6~9名組成人員,圍繞議題作重點審議發言,其他組成人員都在會前提交書面發言提綱。組成人員不是簡單“參會”,而是事先深入調研做到心中有數,審議發言有備而來有的放矢,為會議提出高質量的審議意見提供有效素材。圍繞議題深入調研。議題牽頭承辦的有關委辦室,由分管副主任帶隊,一般都要提前1~2個月開展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經主任會議審議后,形成參閱材料,印發常委會會議,供組成人員會議審議參考,形成審議意見草案稿。審議意見直面問題。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多采用“審議意見+問題清單”的形式,使“一府一委兩院”對需要整改回應的問題一目了然。
二是抓交辦,確保辦理過程的高質量。做好溝通對接。審議意見下發后10個工作日內,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或常委會工作機構要開展與“一府一委兩院”有關部門的工作對接,對審議意見相關表述作出進一步解讀,對審議意見的辦理原則提出要求,開展跟蹤了解,對“一府一委兩院”辦理情況提出意見。最后,由相關委辦室出具審議意見落實情況評價報告,向主任會議報告。
三是抓問效,確保整改落實的高質量。專委會出具評價意見。“一府一委兩院”在審議意見辦理規定時限內,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審議意見落實情況書面報告。在辦理期滿前5個工作日,承辦部門要將辦理情況反饋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或常委會工作機構,征求意見。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及常委會工作機構要對“一府兩院”辦理情況開展調研評估,提出評價報告,提請主任會議審議。主任會議提出再審意見。主任會議認為確有必要的,可將“一府兩院”辦理情況報告作為常委會會議議題,提交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作者系遼寧省阜新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