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霞
剖宮產在臨床領域也被稱為剖腹產,該方式指的是通過外科手術形式對產婦的腹部行切開干預后,分娩腹中胎兒。行剖宮產干預的產婦大都是由于經陰道分娩會危及胎兒或者產婦生命健康,比如胎兒宮內窘迫、產程延遲、盆骨狹窄、盆骨對稱性差、胎位異常或者多胞胎等情況,均會影響產婦的正常分娩。而剖宮產后,產婦哺乳時間延遲,乳量分泌不足[1],嚴重影響母乳喂養率。母乳喂養方式能夠增加新生兒抵抗力,使其獲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是其他喂養方式不可取代的,所以合理護理方式,提升母乳喂養率是十分重要的,本實驗就全方位護理對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展開論述分析。
隨機抽取98例剖宮產產婦將其納入實驗研究范圍,其均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入我院接受剖宮產干預,應用等量數字隨機方式進行平均分組,實驗組中,最大與最小年齡為43歲和21歲,均值為(31.36±4.89)歲,患者孕周均在36-41周,孕周均值為(38.12±0.67)周;對照組中,最大與最小年齡為41歲和23歲,均值為(31.79±4.72)歲,患者孕周均在36-42周,孕周均值為(38.42±0.71)周。數據不存在較大差異,P>0.05。
對照組產婦在分娩后及時采用流質食物進行干預,采用24小時母嬰同室方式進行干預,開展母乳喂養重要性的宣教等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實驗組產婦應用全方位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基礎護理
在剖宮產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更換產婦的枕頭,枕頭越低越好,選擇產婦的平臥位。
1.2.2 乳房護理
在產婦分娩后的三天時間內,護理人員必須每日對產婦乳房進行兩次按摩,在手術后短期內,可采用溫度在45攝氏度左右的濕毛巾對產婦的乳房進行熱敷干預,熱敷時間應保持在5分鐘,進而,由專業的按摩師,以中醫按摩方式,分別對產婦的少澤穴、合谷穴、中府穴及膻中穴進行揉捏,揉捏時間以1分鐘為宜,揉捏完成后,采用右手部分的無名指、中指和小拇指的指腹部位,沿患者的乳房根部逐漸向乳暈部位進行螺旋式按摩[2],力度應以產婦舒適為主,不可力度過大使產婦感受到疼痛。
1.2.3 運動指導
在剖宮產術后兩小時,應對產婦進行鼓勵,并輔助產婦進行屈伸下肢干預,根據產婦的耐受程度,可在其身體恢復后,下床活動。
1.2.4 心理疏導
為提升母乳喂養率,在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開展必要的心理疏導,首先,告知患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要合理休息時間,以保證精神狀態佳、睡眠質量佳;其次,必須合理分析產婦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根據產婦自身情況,結合職業、社會地位等因素,開展合理的疏導,比如開展母乳喂養能夠保證新生兒的營養供應,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是一個母親的職責,在母乳喂養后,不會對形體產生較大的影響,以此緩解產婦焦慮不安的心理狀態,使其能夠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母乳喂養[3]。最后,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存在的疑慮及時進行疏導解決,比如產婦不了解母乳喂養的具體方法,那么護理人員就需要進行針對性的介紹,在新生兒與產婦共同進入母嬰室之后,護理人員可以協助產婦開展初次哺乳,以便于母嬰能夠盡早接觸,使新生兒能夠盡早吮吸,提升泌乳時間。通過解決疑問以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
1.2.5 飲食干預
在手術后6小時,可以適當采用低脂肪的流質食物開展干預,若是饑餓感嚴重,可以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進行干預,待患者排氣前,可以采用促胃腸蠕動的食物以盡快輔助產婦排氣,排氣后,以營養豐富的食物,比如鯽魚湯、雞湯等,為產婦增加營養使其盡快泌乳。
①對兩組患者的泌乳始動時間及初始下床時間進行觀察記錄[4]。
對②兩組患者產后24小時、48小時及72小時泌乳充足產婦數量進行觀察記錄。
將兩組效果錄入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檢驗行t,表示用(x±s),計數資料表示用百分比(%),檢驗行X2,P<0.05是統計學意義成立的依據。
經研究,實驗組的泌乳始動時間及初始下床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據見下表1:

表1:泌乳始動時間及初始下床時間對比分析(x±s,h)
經研究,手術后后24小時、48小時及72小時實驗組泌乳充足產婦數量顯著多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據見下表2:

表2:泌乳充足產婦數量對比分析
所謂母乳喂養,指的是通過母乳對嬰兒進行喂養,由于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和豐富的維生素,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免疫力更強,智力水平更高,嬰兒發生猝死的概率更低,且有利于對嬰兒期肥胖及過敏性病癥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所以母乳喂養更為安全和健康。但剖宮產手術及產婦自身心理因素等影響,極大程度降低了母乳喂養率。采用全方位護理干預方式對患者病癥進行干預,有利于通過基礎護理,穩定產婦術后狀態,通過乳房護理及運動指導,盡快在術后恢復患者的機體健康,提升泌乳時間,通過術后心理疏導,能夠對產婦的心理情況進行了解,從產婦的社會背景及文化程度出發,以適合產婦的形式紓解產婦的負性心理情緒,解決產婦分娩后存在的疑慮,增加產婦母乳喂養的信心和積極性,通過產后飲食干預,有利于為產婦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盡快分泌乳汁[5]。
研究表明,實驗組的泌乳始動時間(28.23±6.53)h及初始下床時間(23.12±3.61)h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手術后后24小時、48小時及72小時實驗組泌乳充足產婦數量26例、32例及42例顯著多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可見,應用全方位護理方式對剖宮產產婦進行干預,有利于提升產婦泌乳時間,盡早使產婦下床活動,保證乳汁的充足。
綜上所述,全方位護理對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具有積極影響,值得推廣。
[1] 胡潔卿, 陸紅霞, 屠蕾. 高齡產婦二胎剖宮產母乳喂養的早期保健干預及效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19,16(15):3419-3422.
[2] 郭玉心. 微信平臺干預對初產婦產褥期母乳喂養知識和喂養方式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7, 23(7):905-908.
[3] 徐莉莉, 盧中秋, 林衛紅. 手術室積極保暖干預措施對剖宮產術后手術源性低體溫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8, 34(25):1942-1946.
[4] 季華. 大黃、芒硝中藥貼敷對產婦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和疼痛的影響[J]. 安徽醫藥, 2018, 22(4):725-728.
[5] 王濤, 李萍, 趙倩, 等. 術前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對剖宮產產婦術后感染及血清感染標志物水平的影響[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9(1):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