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丹


農產品加工業是連接農業、農村、農民和工業、城市、市民的一個大產業,也是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力量。
黑龍江省計劃到2022年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00億元以上,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把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做成黑龍江第一支柱產業。
五大理念的提出,消費結構升級,高新技術的不斷變革等為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巨大的發展空間。黑龍江省要實現農產品綜合生產加工能力的穩步提高,數量規模逐年增長,質量安全穩定可靠,切實為國家糧食安全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一、黑龍江農產品加工業現狀
2018年,黑龍江省食品、農副產品加工業保持10%以上的增長;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產量均居全國首位。2018年1~9月,黑龍江省1339戶規模以上食品加工企業增加值增速達14.7%。2018年1~11月份,黑龍江省食品制造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同比分別增長120.8%和28.6%。
初步形成農產品集聚區發展規模。2018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依托綠色生態農業基礎大力發展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近兩年來,黑龍江省新形成玉米加工能力100億公斤,并形成25個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園區。在全省范圍內打造4個省級綠色食品產業園區,40個以食品產業為主導的專業園區,食品各類園區工業產值占全省工業比重大幅提升。
依托重點園區,實施一批食品加工、交易批發、倉儲物流、原料規模化種植(養殖)等產業大項目,推動重點產業擴容提質和集聚發展。開發區對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開放型經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2018年版《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顯示,黑龍江省共有91家開發區納入公告目錄,其中,國家級開發區17家,省級開發區74家。包括黑龍江巴彥經濟開發區、哈爾濱木蘭工業園區、大慶德力戈爾工業園區、撫遠中俄沿邊開放試驗區等在內的26家單位以農副產品加工、農產品加工、農畜產品加工和農副食品作為主導產業。
農產品加工業“百大項目”的投資情況。2018年,黑龍江省食品加工業在全省百大項目建設中積極發揮著領跑作用。在“原字號”產業項目中,“農頭工尾”項目共有70項,總投資535.9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474.1億元,至2017年年底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6.9億元,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171.7億元,新開工建設27項,繼續建設43項,計劃建設20項。2018年,黑龍江省食品行業大項目落地優勢明顯,在乳制品加工和肉類加工方面,總投資規模分別達到52.5億元和190億元。
積極加快培育農產品加工品牌優勢。黑龍江省是中國最早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試點省份之一,2013年至2017年五年間,全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使用資質的企業比過去十年增長76%;截至2018年1月,黑龍江省409家企業已經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使用資質。
截至2019年9月底,黑龍江省新增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企業81家,新增使用綠色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雙標志企業155家。“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中,伊春藍莓、梅里斯大八旗圓蔥、慶安大米、方正大米、樺南大米、綏化鮮食玉米、肇州糯玉米、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海倫大豆、九三大豆、連環湖鳙魚、東寧黑木耳入選,其中價值500億元以上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有4個,黑龍江省五常大米排名領先于其他另外三個品牌。
2019年,“全國第二批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公開征詢意見名單”中,黑龍江省的雙城區、訥河市、穆棱市、同江市、肇源縣、鐵力市、寶清縣、蘿北縣榜上有名。
二、存在的幾個問題
分析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現狀,筆者認為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亟須關注和化解。
農產品加工率仍亟待提升。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率與農業大省所擁有的富集農產品資源還不相稱。目前,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和農業總產值之比僅有1∶1,不僅遠低于全國的2.2:1,加工食品占飲食總消費25%的比例更是大大低于發達國家90%的比例。而對于同樣是農業大省的山東省,其2020年的發展目標是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3.76∶1,將更為接近發達國家水平。2018年,山東省有效用標綠色食品企業比黑龍江省多出近500家,產品數量高出黑龍江省接近于1000個。
2019年全國農產品加工業100強企業中,黑龍江省僅有2家企業入圍。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和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排名第2位和第20位。
農產品品牌影響力還不夠強。近期,中國區域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公布了“2019年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入圍名單”。根據名單顯示,23個參與評選的省市在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入圍數量中,山東省、浙江省、江蘇省排名全國前三甲,重慶市和四川省分別排名第4和第5名,而黑龍江省只有2個品牌入圍,同貴州省、北京市、湖北省并列排在8位次。根據“2018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顯示,黑龍江省“寒地黑土”品牌以74.56的評選指數排名全國第四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浙江省的“麗水山耕”,內蒙古自治區的“天賦河套”和福建省的“武夷山水”,黑龍江省“寒地黑土”的評選指數分別比第一名和第二名評選指數低22.2和17.75,相差數值較大。
部分食品加工企業存在環境污染。食品加工業不僅存在資源有效綜合利用率利用能力偏低,能耗、水耗大和投入偏高的弊端,并且較高的污染排放物也對周圍環境造成了污染,加大了節能減排的壓力。黑龍江省內各市縣以及市縣周邊的村鎮里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數量不在少數,這些食品加工小作坊由于缺乏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管,其加工出來的食品不僅存在安全隱患,加工食品產生的廢水、廢料也對周圍水土環境造成污染。
三、發展路徑與突破
新時代、新任務、新目標、新征程。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業將如何突破瓶頸,勠力前行,以下路徑可以進行實踐和探索。
加快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科技水平進步。加快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科技水平進步,增強農產品在原料、技術、工藝、設備等核心要素方面的科技創新能力,積極穩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通過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科技水平,提高農產品的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通過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科技水平,加速食品物流從“靜態保鮮”向“動態保鮮”轉變;通過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科技水平,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通過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科技水平,培育健康食品新興產業;通過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科技水平,降低農產品加工制造過程中碳排放的環境污染等。
充分發揮優秀企業家的帶領作用。民營企業的出現促進了農產品加工與商品貿易由農業向農業與加工商貿業共同發展轉變,而民營企業家不僅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主體,也在創業就業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黑龍江省十大知名企業家中,有半數以上從事食品業、乳業、藥業等,這其中的飛鶴乳業、珍寶島藥業、北大荒農墾集團、完達山乳業排名靠前。充分發揮這些優秀企業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帶領作用,讓他們的創造活力充分迸發,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為農產品加工業做出積極的貢獻,為龍江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借助最北自貿區推動“龍江綠”發展。201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的批復將進一步推動龍江對外開放,實現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也為“龍江綠”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帶來更多的機遇。待黑河片區的集現代倉儲、運輸配送、多式聯運、國際貿易、展覽展銷為一體的國際物流運輸體系建立后,將會為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提供更為廣大的發展空間,借助最北自貿區的推動,“龍江綠”的生產加工,產品交易,與對口省份的合作等將會更為順暢與便利。通過有效利用最北自貿區的優惠政策,在綠色食品加工、大型牲畜生產加工、林特產品加工、蔬果保鮮加工、高端乳制品加工等項目上加大投資力度,同時不斷增加對俄食品加工貿易出口額,進一步夯實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能力。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責任編輯/韓建平